1704764154
1704764155
表的作用是以规范的形式列出详细的数据,虽然没有图那么直观,但是一张设计合理且精美的表同样可以让读者对材料有更深刻的了解。在学术上往往采用三线表,这种表能简洁直观地展示数据,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1704764156
1704764157
如何能提高自己提取信息的能力?其实通过培养“看图说话”的能力就可以做到。看到一张图表后,你可以先自己提取出图表中出现的“显式信息”(坐标轴、单位、数据间隔、有无断点等),然后分析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折点等背后隐含的意义(即“隐式信息”),然后再对照作者的诠释,看看你们之间的解读有哪些差异?谁的解读更为合理?刚开始可能你只看得懂简单的柱状图,慢慢你就会发现自己对图表类信息的解读能力越来越强。
1704764158
1704764159
另外一种训练提取信息能力的方式就是动手画。对于谱系、概念群或者具有固定流程的事物,最好自己亲手画出关系图(维恩图)或者流程图,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推荐大家使用Mind Management这款思维导图的软件。
1704764160
1704764161
2.重视书中例题和课后习题
1704764162
1704764163
在高中我们对题海战术感到深恶痛绝,以至于觉得到了大学还要做作业有点匪夷所思。现在几乎每本课本都有配套的学习手册,手册里往往都有课后习题的答案。有些时候,同学们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多翻翻书去认真做题,直接抄答案交上去了事。这对自己专业素质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1704764164
1704764165
大家不要小看课后习题,这些题目其实是现实中曾经出现过的问题的简化版本。大学做作业和高中的时候不一样,高中做题是非常机械地操练某一个知识点,而如今的做题就不仅仅考察你对知识的熟悉程度,更考察你对知识掌握的灵活程度,甚至是信息的搜集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不单是为自己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课后习题和例题往往会被老师改编成期末考试题甚至是考研题,如果平时不努力,考试靠RP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因此,熟练掌握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其实是完成了一类问题的建模过程,这种积累会帮助你培养未来解决问题的直觉和能力。
1704764166
1704764167
所以,拿到习题不要一味抄答案,做完习题后不妨把课后习题归归类,并和例题比较:这些题目的共性是什么?差异出现在哪里?(前提发生了改变?适用环境不同?变量发生变化?数据规模不同?等等)为什么有差异?如果是现实情况中还会有什么变化?如果你是这样的有心人,我相信你对于一门课程的理解将会非常深刻。
1704764168
1704764169
3.粗中有细,不要遗忘
1704764170
1704764171
浏览的过程实际上是大量吸收信息的过程,这个时候不应该过分纠结细节。略读教科书的时候不能像平时看小说那样随意,因为在书上每个知识都有它所适用的范围,都有它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式的囫囵吞枣,结果往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是一种危险的情况。在进行略读和速读的过程,应该仔细看清楚以上几项,这并不是要求你把这些细节全部记忆下来,而是大致留下印象,这样在之后再次深读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回顾这些要点。
1704764172
1704764173
在略读和速读时可以多关注总结性语句,比如每段的首位两句,段落中“因此”、“所以”这类总结性的转折词也是关注的重点。还有要关心那些转折的词语:“然而”、“但是”、“即使”等,这说明某个知识点发生了变化,不可不察。当然这里只是总结了最简单的几类关键词,你可以根据你的阅读经历来总结一些关键词来提高你的阅读效率。
1704764174
1704764175
慢读和精读——读透教科书理清学科体系
1704764176
1704764177
略读和速读是大脑将大量信息输入潜意识的过程,并没有形成长期记忆。如果要形成长久的记忆则必须要更为持久的刺激,这就是慢读和精读的心理学基础。
1704764178
1704764179
慢读和精读的目的是让你能更为深刻地理解一门课程中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当你完成精读之后,你应该能回答出“这门学科是什么”的问题了,也基本能了解“这门学科有什么用”。因此精读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章节中,我们为你提供一些精读的方法,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是能更有效地吃透课本内容。
1704764180
1704764181
(一)关键字
1704764182
1704764183
1.怎样寻找关键字
1704764184
1704764185
(1)章节的“本章要点”或类似栏目
1704764186
1704764187
有些教科书在每个章节的最后会给出“本章要点”或者类似的栏目,或者在最开始设置“学习目标”等,这些栏目都简明扼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本章节中的核心概念。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就留个心眼去关注含有这些关键字的内容,那么就能更有的放矢了。
1704764188
1704764189
(2)加注英语的关键字
1704764190
1704764191
为响应课程双语化的建设,现在很多教科书会在介绍一个概念后紧跟着它的英语。这样既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专业英语,同时还能提示关键字的所在。加注英语是为了帮助学生在阅读本领域的英语文献时能准确理解概念,同时还能在英语的文献搜索引擎中找到相关文献。这些足够说明这些关键字的重要性。因此善用这些关键字能在专业的学习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704764192
1704764193
(3)具有特殊格式的关键字
1704764194
1704764195
在有些教科书中会采用醒目的特殊格式,比如粗体、斜体、下划线等,或者采用和正文不同的字体,比如黑体、楷体或仿宋等,将概念与正文区别开来,这是作者向同学们给出了友情提示:这些关键字很重要。
1704764196
1704764197
2.怎样利用关键字
1704764198
1704764199
(1)做名词解释
1704764200
1704764201
名词解释是考试中最经典的题型,文科更爱考,原因是可以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概括能力。我们可以用来做对关键字理解的自测。完成一个概念的描述需要介绍这个概念的前提、要件、适用范围、外延、例子等,这些信息都可以从教科书的描述中提取出来。如果在完成概念复述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表述和书本上的有出入,那就说明你的理解还是有漏洞的,就要立刻返回书本分析差错出现的原因,及时纠偏。这点在考研和执业资格考试(比如注册工程师的基础考试)中尤其重要,因为这两类考试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在考查过程中特别强调概念的辨析。如果对概念的理解稍有偏差就会答错试题。
1704764202
1704764203
(2)完成概念地图
[
上一页 ]
[ :1.7047641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