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784772
1704784773
2004年6月印刷的课本,课文开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的确地震了,6.6级的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然而地震时当地时间是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怎么会有学生?
1704784774
1704784775
2005年6月印刷的课本,课文开头改成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面的情节更是假得出奇,我反感这样杜撰的课文。你呢?
1704784776
1704784777
维维安:看,你已经在做教材研究了,写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初中教材里,我对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特别感兴趣,因为它写透了旧读书人的困窘癫狂,也写出了传统乡土中国的人情关系与权力游戏。对七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特别疑惑,文中写到“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的负担,他们一两一两地计算,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只携带氧气筒、防寒睡袋、铅笔、日记本、电影摄影机和登山队委托他们带到顶峰的一面五星红旗、一尊高约20厘米的毛泽东半身石膏像”,这尊作为当年生活必需品的石膏像,为什么在课文导语和课后练习中都没有一点历史的说明呢?
1704784778
1704784779
西里尔:他们缄口不言,也许是想让下一代继续扛着这偶像吧。有哪些资源库是你经常使用的?
1704784780
1704784781
维维安:我有一张浙江图书馆的卡,需要哪本书,还可以先在浙图网站上查询是否在架,挺方便的,可惜普通读者卡一次最多只能借五本,而且很多你需要的书,都没有库存。所以最好营造一个属于你的私人小型图书馆,不求包罗,只求某一类、某一主题的齐全。我的一位朋友,特别喜欢《小王子》,把汉译的《小王子》都搜集齐全了,大概有四五十个版本;同时,圣埃克絮佩里的其他作品,关于他的传记等等,也是见一本就买一本,她就这样成了《小王子》的权威。
1704784782
1704784783
西里尔:看来成为权威并不难。纸媒之外,你借助网络多吗?
1704784784
1704784785
维维安:当然,通过网络来买书,博库网、卓越网、当当网,检索、购买新书都很方便,直接送货上门。一些港台或英文原版的书,可以上淘宝网去找找;最迷人的还是孔夫子旧书网,只要不怕贵,几乎任何你想要的旧书,都可以在孔夫子下单。相关的论文查阅,可以用知网空间。
1704784786
1704784787
西里尔:成为一个研究者,首先要成为一个资料搜集者。
1704784788
1704784789
维维安:指向教材的研究,文本资料特别重要,就像一个拼图游戏,你想要研究的问题,会随着材料的累积而逐渐浮现,越来越明晰地凝聚在你的周围,最终真相大白。研究者是一切的核心,就像福尔摩斯所说:“伦敦的空气因为有了我,才变得清新。”
1704784790
1704784791
至于别的研究,材料侧重点会不同:可以用持续的影像记录(照片或录影),直观地呈现整体教学生态的变化,以及某个孩子个体的学习轨迹;也可以先录音,再整理实录,研究某一节课的微观教学状况。
1704784792
1704784793
总之,要么花钱购买材料,要么花力气创造材料。
1704784794
1704784795
西里尔:除此之外,对于研究者而言,还有什么是必不可少的?
1704784796
1704784797
维维安:写作的习惯。包括文摘、临场随感的记录、都需要固化为文字,佩索阿《惶然录》的第一句,透露了一个至为重要的秘诀:“写下就是永恒。”
1704784798
1704784799
西里尔:写下就是永恒,但是发表才是动力呀。
1704784800
1704784801
维维安:有报纸杂志让你开个专栏,自然是最大的动力;如果没有,你可以自己开网络专栏——博客,按照既定的主题,一周更新一两次,只要坚持一年光景,就会略有小成。
1704784802
1704784803
西里尔: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你对教师做研究的看法吗?
1704784804
1704784805
维维安:穆旦《幻想底乘客》中的诗句:“化无数的恶意为自己营养,他已开始学习做主人底尊严。”
1704784806
1704784807
1704784808
1704784809
1704784811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 自我惩罚者的痛苦及其意义
1704784812
1704784813
读过布罗茨基,一定不会忘记这个俄罗斯北方监狱里的故事:
1704784814
1704784815
早上七点,牢门打开,看守宣布大家进行社会主义竞争,把堆在放风场里的木材劈光。“要是我不想参加呢?”一名囚犯问道。“嗯,那你就没饭吃,”看守答道。营养不良的囚犯们干到中午时分,筋疲力尽,但是那个提问题的家伙继续挥舞斧头。下午四点,囚犯们都停下来了,但是那家伙仍在挥舞手中的斧头。有好几次他被人要求停下来,但他不予理睬。到五点,到六点,那柄斧头仍在上下挥舞。看守和囚犯们开始认真地瞧着他,脸上嘲弄的表情变为迷惑继而恐惧。到七点半,那男人停下来,蹒跚地走进牢房,倒头大睡。在他以后坐牢的时间里,再也没人号召囚犯进行社会主义竞争了。
1704784816
1704784817
“可以通过过量来使恶变得荒唐。”〔19〕这是布罗茨基针对第一个故事得出的结论,受害者通过大幅度的顺从来压垮恶的要求,让自己处于十分积极的位置,把那种伤害变得毫无价值。
1704784818
1704784819
读《大江大海》,第三十三节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1704784820
1704784821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一日,解放军的士兵踩着大步进入沈阳。三年前苏军当众奸杀妇人的沈阳火车站前,几乎是同一个地点,现在地上有一个草席盖着的尸体,尸体旁地面上草草写着一片白色粉笔字:
[
上一页 ]
[ :1.70478477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