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814236e+09
1704814236 回首再看,你会发现,相比开始前的纠结,这一路领略的风景,要比那些小纠结,精彩好几个等级,你甚至会怀疑,为什么当初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这是因为,参与和投入才是最大的变量,是让我们通往新世界的明灯。
1704814237
1704814238 (本文文章编号518,首发于2015年6月4日,首次修订于2016年12月10日,再次修订于2017年2月15日)
1704814239
1704814240
1704814241
1704814242
1704814243 刻意学习 [:1704813301]
1704814244 刻意学习 从过程型能力进化到结果型能力
1704814245
1704814246 在网络上有这样一些观点:
1704814247
1704814248 中国的教育很糟糕,不会教人独立思考……
1704814249
1704814250 中国的教育没希望,不会教人学习缜密的思维……
1704814251
1704814252 中国的教育没前途,连快速阅读都不会教……
1704814253
1704814254 正好有一部分人,的确缺失了这些特质。于是,一系列的“教你轻松独立思考”“快速帮你建立缜密思维”“十分钟学会快速阅读”的课程和产品,很受人欢迎。
1704814255
1704814256 这些产品的大致逻辑是,你缺一种能力,我通过一个产品卖给你这种能力。买到产品的人很开心,因为感觉自己好像马上就会有这种能力;卖出产品的人也很开心,因为成交了一单。至于你最终有没有获得这种能力,好像没有人在意。
1704814257
1704814258 再问一个问题,当你要上大学,报考学校的时候,大学会不会承诺你将有什么样的能力?当你在大学里面选课的时候,授课老师会不会向你承诺,上完他的课你就会有某种能力?
1704814259
1704814260 但是为什么你去看所谓的在线教育,包括最近很火爆的“微课”,好像都喜欢让你在很短的时间掌握一种能力?
1704814261
1704814262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用半小时就能学会一种能力,那为什么大学还要上四年?
1704814263
1704814264 哦,所以中国的教育很水,因为他们没有用这些在线教育人士所采用的方法,所以才学得那么慢。所以中国的教育从业者,都是一群笨蛋?
1704814265
1704814266 网络上有许多所谓记忆大师的训练方法,好像只要上了课就拥有了记忆神术。我再问你,你觉得这个是否靠谱?如果这个靠谱,那中国的教育体系为什么没有纳入这些训练?所以你是觉得记忆大师是中国教育的未来,还是认为教育体制里是一群笨蛋?
1704814267
1704814268 今天我想提两个概念,一个叫“过程型能力”,一个叫“结果型能力”。
1704814269
1704814270 所谓“过程型能力”,侧重一件事情的演进过程,指我们具备能力以便对过程进行掌控,使其符合预期。
1704814271
1704814272 在大学里上课好好听讲,这就是过程型能力,因为要求你做到专注不走神,需要你的心力投入。上好一节英语课,记下知识要点,复习巩固,这也是过程型能力,你做了还是没做,只有自己知道。持续行动是一种过程型能力,因为你可以把控自己今天做了没有,明天做了没有,后天做了没有。
1704814273
1704814274 这种过程型能力往往面向过程,关注流程掌控,关注细节,而且也便于培训和训练。
1704814275
1704814276 “结果型能力”就是,这个能力的习得,更多是一种结果,而不是直接的目标。这是一种二阶的能力,二阶的能力往往不能直接优化,因为会出现问题。
1704814277
1704814278 如果你在大学好好学习,专业课程学习到位,那你有很大概率会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具有完整知识体系的人。如果你自身不断提升价值,能对他人提供帮助,往往可以成为能赚钱的那一种人。
1704814279
1704814280 这些能力就是结果型能力。结果型能力来自过程型能力的概率累积,两者未必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但是过程型能力的构建,可以让我们不断增大结果型能力获得的概率。
1704814281
1704814282 这里有个问题,结果型能力往往很吸引人。比如,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很能赚钱的人,或者一个视野开阔的人,这些品质,其实就是结果型能力。
1704814283
1704814284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结果型能力是没有办法直接教授的,能教授的只有过程型能力,需要每一个人去持续行动累积结果出现的概率。
1704814285
[ 上一页 ]  [ :1.7048142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