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834341e+09
1704834341
1704834342
1704834343
1704834344
1704834345 灰绿色页岩38.7×23.5×20cm位于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为狄格顿·波洛克的遗物
1704834346
1704834347 犍陀罗是印度的一个古国,位于阿富汗的东南和巴基斯坦的西北部地区。公元前6世纪,犍陀罗被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征服,后来,又被亚历山大大帝统治,古希腊文化开始在这一地区盛行直至公元190年。犍陀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古希腊文化和亚洲文化交汇的所在。公元1世纪到5世纪,犍陀罗处在贵霜帝国的统治下,这里的文化艺术非常兴盛,“犍陀罗艺术”就专指这一时期的艺术形式。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种艺术形式的形成受到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中亚和佛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建筑风格、浮雕壁画的空间表现和人物形象的结构设计等方面。
1704834348
1704834349 这尊佛头天庭饱满,由于光照的原因,额头的棱角看起来并不清楚。高耸的螺型发髻、大弧度的长眉,都流露出佛祖的宽厚与仁爱。从眼窝的设计可看出,佛祖内心清净,排除世俗一切干扰,潜心于冥想修行。
1704834350
1704834351
1704834352
1704834353
1704834354 伦敦大英博物馆 罗马晚期的基督教艺术
1704834355
1704834356 《普罗杰塔的首饰盒》约380
1704834357
1704834358
1704834359
1704834360
1704834361 镀金银器54.9×27.9cm于罗马制造
1704834362
1704834363 这件作品在1793年于埃斯奎利诺山的一个贵族家庭中被发现,它被藏匿于动荡不安的年代,或许是在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占罗马城的时候。根据记载,这个首饰盒是新娘普罗杰塔的嫁妆,她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而新郎塞昆德斯却来自一个显赫的异教徒家族。首饰盒上的神话人物浮雕紧挨着基督教人物浮雕,开启了4世纪后半期异教与基督教之间和睦相处的局面。
1704834364
1704834365 在这个时期,仿古主题的装饰开始流行,朴素的自然主义与清晰干净的艺术风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艺术形式在当时只属于宫廷和贵族阶级。在基督教面前,异教那种试图拯救旧世界的想法逐渐消失。异教徒的形象只发挥了简单的装饰作用,然而这已足以说明,如果不考虑宗教的基本价值观,意识形态上的和谐相处是完全有可能的。
1704834366
1704834367
1704834368
1704834369
1704834370
1704834371
1704834372
1704834373 伦敦大英博物馆 拜占庭艺术
1704834374
1704834375 《大天使米迦勒》约252—550
1704834376
1704834377
1704834378
1704834379
1704834380 象牙浮雕可拆合双联板42.8×14.3×0.9cm出土于君士坦丁堡现存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1704834381
1704834382
1704834383
1704834384
1704834385 对雕刻工艺形式上的严格要求,体现出雕刻家在细节表现方面的高度专业性。人物和架构,如体积或空间关系的安排,都不在艺术家的考虑范围之内。
1704834386
1704834387 象牙是一种非常稀有且珍贵的材料,一般被用来制作雕刻精美且极其贵重的物件,随着时间流逝,这些物件的表面会附着一层深浅不一的铜绿。整个罗马帝国时期,尤其是君士坦丁堡的前几个世纪,象牙是制作官方物件的专用材料。在基督教领域,双联板浮雕同样象征着特权,最初被用来制作宗教祭礼上的纪念碑,后来又被拿来制作主教的墓碑,有时候还被用来制作一些特殊陈设物品。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中的双联板是现存最大的拜占庭象牙浮雕,它带有一种庄严的古典主义印记。然而,浮雕中人物与壁龛之间的关系和多处细节描写都说明,古典主义只是浮于表面,这件作品完全属于一种反自然主义和反古典主义的拜占庭艺术。
1704834388
1704834389
1704834390
[ 上一页 ]  [ :1.7048343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