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834441e+09
1704834441
1704834442
1704834443
1704834444
1704834445
1704834446
1704834447
1704834448
1704834449 伦敦大英博物馆 玛雅艺术
1704834450
1704834451 《石头》古典时期,250—900
1704834452
1704834453
1704834454
1704834455
1704834456 石块34×40cm出土于洪都拉斯的科班由维多利亚时代的探险家莫兹利捐赠
1704834457
1704834458 这个雕像的脸部和嘴唇线条分明,而且嘴唇比较丰满,整个雕塑栩栩如生,反映出高超的雕刻技艺。
1704834459
1704834460 明亮的光线从脸上划过,凝结在鼻子和嘴唇上。
1704834461
1704834462 这个时期的雕刻作品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单独的作品,例如石碑和祭坛;另一种是纪念碑似的雕刻作品,例如门楣、门框、墙板等。遗憾的是,正如我们将要介绍的这个头部雕像一样,很多雕像不仅脱离了其原来的建筑结构,甚至与其框架或所属的整体部分分离。这些珍贵而零散的雕塑作品,其艺术价值并非体现在审美方面,而主要在于其蕴含的深层含义。
1704834463
1704834464 很少有雕像被完整保存下来,正因为与其他雕像部分已经分离,所以很难做出正确解读。其中大部分是浮雕,而且使用的颜色都很鲜艳。科班的很多石碑上都描绘了一名戴着各种珠宝的人,他的衣着非常讲究,应该是位达官显贵。由于很难识别碑上的文字,所以我们对所刻画的人物一无所知,甚至连雕刻时间也无法确定。
1704834465
1704834466
1704834467
1704834468
1704834469 伦敦大英博物馆 玛雅艺术
1704834470
1704834471 《亚斯奇兰的二十五个门楣石刻浮雕》古典时期后期,600—900
1704834472
1704834473
1704834474
1704834475
1704834476 石灰石139.5×85.7cm出土于亚斯奇兰由莫兹利捐赠
1704834477
1704834478 这块玛雅浮雕作品已经开始缓慢下陷,它生动地还原了这一时期所盛行的宗教仪式。
1704834479
1704834480 作为古典时期后期纪念碑式雕塑的艺术,亚斯奇兰于19世纪被阿尔弗雷德·莫兹利发现。其中最主要的二十三件雕刻作品,包括这件雕塑,都完成于公元692年至726年间。这一时期实行的是一种严格的神权统治制度,因此,这一时期的艺术和建筑作品大都以此为主题。每个结构上都有三个门楣石刻浮雕,这是玛雅艺术的典型元素。现在要介绍的门楣与其他两个门楣搭配在一起,其中一个描绘的是“割舌”的酷刑。
1704834481
1704834482 这件雕塑的右下角描绘的是玛雅国王的第二任妻子,这很容易让我们回想起特奥蒂瓦坎古城中的羽蛇神,还有纪念国王登基的取血仪式。据说,蛇神象征祖先或王国的创始人,至于从它口中喷射出的东西却无法辨认。
1704834483
1704834484
1704834485
1704834486
1704834487 伦敦大英博物馆 顾恺之
1704834488
1704834489 《女史箴图》(局部)唐朝,6世纪—8世纪
1704834490
[ 上一页 ]  [ :1.7048344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