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834737e+09
1704834737
1704834738
1704834739
1704834740
1704834741
1704834742
1704834743
1704834744 伦敦大英博物馆 丢勒
1704834745
1704834746 《启示录中的四骑士》1498
1704834747
1704834748
1704834749
1704834750
1704834751 木刻版画39.4×28.1cm来自德国,威廉·米歇尔的赠予
1704834752
1704834753 这件作品是意式的,清晰的构图与德式版画强烈的表达能力,让丢勒的新意象跨越国界。
1704834754
1704834755 丢勒于第一次意大利之旅后致力于更新木刻的线条,欲将已经在木刻形式上达到极致的北方表现主义融入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意象中。他自己出版了对开本《启示录》,含有图像、拉丁文与德文的对照及十四幅全页的巨幅版画图书。四骑士的作品是丢勒为此书刻制的第一幅版画,以惊人的意象道尽圣约翰所写的前八句诗句(《启示录》第六章1—8)。北方具戏剧张力与暴力感的版画线条被置入意大利的结构中。分割的画面与构图,以及场景的发展,同时也强调了信息的传递。
1704834756
1704834757 画面中生生不息的动态感来自特殊的人物重叠运用:底层的人物,向将要成为妖怪餐点的受害者丢掷三叉枪;中间则有巨大超自然的人物,以倍增的方式往无垠的天际线增加。生硬的细节写实与整体的意象呈现,让这幅版画成为最具说服力的图像之一。
1704834758
1704834759
1704834760
1704834761
1704834762 伦敦大英博物馆 米开朗琪罗
1704834763
1704834764 《主显节》约1550—1553
1704834765
1704834766
1704834767
1704834768
1704834769 纸板铅笔、炭笔素描232.7×165.6cm1893年由温费尔·马孔赠予
1704834770
1704834771 画中人物有力、厚重的身躯宛若被抽空了似的,失去了《最后的审判》一图中的生命力。玛利亚的脸部呈现出痛苦、忧郁的表情,她与对话的青年两人的肩膀几乎相触,而前臂又呈分离的状态。
1704834772
1704834773 这幅素描是米开朗琪罗一系列知名的纸板素描中仅存的两幅之一,另一幅现藏于拿波里。这些素描被当时的艺术家争相模拟,引起他们的争吵、抢夺,以致移动时受到损毁,有些甚至是米开朗琪罗自己放火烧毁的。米开朗琪罗的传记作者阿斯坎尼奥·康迪维认为,这些纸板是为一幅现在已经遗失的画作所准备的前置素描。
1704834774
1704834775 画中一名小孩俯卧在圣母展开的膝间,像在寻找避难所。圣母以右臂驱逐一名男性,也许是耶稣的养父圣约瑟,而一旁的施洗者圣约翰则看似在寻找耶稣。右侧身份不明的年轻人向圣母暗指场景外的某样东西,而另一名年长的人物在她身后借机混入。
1704834776
1704834777 这件作品的象征意义未明,可能与米开朗琪罗内心的信仰有关,也可能是4世纪的希腊作者埃比芬尼亚所写的关于圣母玛利亚贞操的作品。埃比芬尼亚的著作提到耶稣兄弟的出生,并澄清他们应是来自圣约瑟的前一段婚姻,所以玛利亚并没有失去贞操,这同时解释了图中玛利亚两只手臂的姿势所代表的意涵。
1704834778
1704834779
1704834780
1704834781
1704834782 伦敦大英博物馆 蒋嵩
1704834783
1704834784 《携琴访友图》明朝,约1500
1704834785
1704834786
[ 上一页 ]  [ :1.7048347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