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856142e+09
1704856142
1704856143 这个明年就欢庆八十五高寿的书店,美国最年长的诗歌专门书店,堪称大牌,因为它可以讲述多篇“我与著名诗人×××的故事”,像T. S. 艾略特、伊丽莎白•毕肖普、艾伦•金斯堡。目下的店主,也是史上第三任店主Mankiti教授,来自尼日利亚,在哈佛大学拿到哲学博士,其后在著名的卫斯理学院教了三十年哲学。虽然与卫斯理学院相隔甚远,教授仍然选择住在离哈佛广场不远的戴维斯广场,因为他不能离开哈佛广场。在Mankiti教授看来,网上书店与电子读物虽然方便,但无法提供实体书店与纸书的亲近感,对诗歌来说,这尤其重要。一本诗集,可以呈现诗人与装帧设计者、摄影师之间的艺术碰撞,可以让读者在书的边缘写感想,这就建立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此外,“格罗利尔诗歌书店”还资助许多诗人,包括非美国的诗人(当然有中国的!)。所以,Mankiti教授感慨道:这不仅是一个书店,还是一个“文化机构”。它在那么多爱诗的人的心中,怎么可能消失呢?
1704856144
1704856145
1704856146
1704856147
1704856148 创办近八十年的哈佛书店依然在坚持着
1704856149
1704856150 很多人都会感叹哈佛园内外的风景,是怎样的少变化,很有可能半个世纪过去了,楼还是那个楼,饭馆还是那个饭馆,咖啡店还是那个咖啡店。艺术史家巫鸿教授曾经提到,他父亲很多年前读过哈佛,在自己儿子就要奔赴哈佛时,向他介绍过去的饭馆,没想到儿子到达时,那些五十年前的饭馆果然都还在。然而,就这样顽强延续传统、把自己塞进时光不朽机的老校园,也不能不面临网上书店的兴起与由此带来的实体书店的纷纷倒闭。对此,书店所有者每每颇为感伤。比如,在热爱剑桥小镇的Mankiti教授看来,书店从哈佛广场纷纷消失,乃是剑桥历史上悲哀的一章。与此相对照,学者们的态度似乎更务实。别忘了,这是出产杜威的国度,这还是出产皮尔士的校园。曼老师自己承认,如今他几乎所有的书,不是由出版社赠送,就是来自于网上书店。而东亚系的包弼德教授,对在何处买书之问题的回答更干脆:他只在网上买。
1704856151
1704856152 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文化书店/书店文化从哈佛广场消失,世界将会怎样!我所访问的书店从业人员,大部分乐观地表示,应该不会发生!当然,这些务实的书店管理者,也不得不在网络时代“与时俱进”,以多种手法,应对网上书店的挑战。比如,哈佛书店更新了可以预订书的网页,针对读者懒于出门而只上网点击购买的“宅时代”的新习惯,哈佛书店推出“自行车快递”服务,一般一天就可以送到,比网上邮寄还快呢。而这个“自行车快递”,又相当贴合哈佛的自行车文化——这个紧凑的校园,自然不适合开车,而适合骑车。
1704856153
1704856154 与美国学者相比,中国学者似乎更念旧也更怀旧。也许因为我们有着漫长的“敬惜字纸”的传统,中国文人的“书之情缘”,也同样连绵不绝。在波士顿大学艺术系任教的白谦慎教授告诉我,他很少逛书店,特别是美国的书店。在过去,他偶尔去哈佛大学出版社的书店,因为他的《傅山的世界》是哈佛出版社出的,所以他买所有哈佛出版的书,都可以得到作者折扣。对白教授来说,平时买英文书,基本是网上买,买中文的书,也是托国内的学生在网上买。但白教授也说,在国内时,他却喜欢逛逛书店,因为可以翻书。翻书的地点呢?在上海,是福州路的几家书店;在北京,则因为住在北大附近,主要去万圣书园。
1704856155
1704856156 白教授特别说,因为每天练书法,对纸就很有感情。并且,他看书的时候,喜欢在书上写写画画,所以,基本上都是读纸本的书。图书馆的书不能画,也会复印下来重要的内容,在复印的纸上写上自己的批注。因此,如果需要经常翻看和批注的书,白教授就会考虑买。这不仅是书法家的兴味,也是学者的习惯了。
1704856157
1704856158 刊于2011年5月29日
1704856159
1704856160
1704856161
1704856162
1704856163 似是故书来 [:1704855057]
1704856164 似是故书来 墨大旁的书店街
1704856165
1704856166 张伟劼
1704856167
1704856168 5月29日的《上海书评》做了一回令人印象深刻的书店巡礼,尤其是那篇《梧桐砍了,先锋还在》,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先锋书店的回忆。先锋书店的总部早先开在南京大学南门口,搬迁到五台山下后,离南大还是不算远。一所大学就像一个放射源一样,会在它的四周有意无意制造一个辐射区,于是周边的咖啡馆、酒吧、书店,都会慢慢地与这所大学的气质浑然一体。当然,这些弥漫“小资”情调的地方,反过来也会参与构建大学的精神气质和身份认同。书店和大学之间,总有某种割不断的内在联系的,就像博物馆之与城市,赌场之与黑社会。梧桐砍了,先锋还在;要把南大拆了,先锋何去何从?
1704856169
1704856170 坐落于墨西哥合众国首都墨西哥城南郊的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旁边,有一条书店街。
1704856171
1704856172 这座大学的名字乍看上去就很有说头:“国立”,还让你“自治”。国家养着你,你还非要独立自由不可。事实上,“自治”的头衔是这所国立大学的师生通过不懈的斗争争取来的。这帮读书人一直不太安分。根据墨西哥作家毕托尔的讲法,西班牙语的“书”(libro)与“自由”(libre)源自同一拉丁文词根。书是人创造出来让我们自由的器具之一。爱书者必爱自由。在这所校园建筑已列入联合国人类遗产名录的自治大学里,若要买专业书,各个院系乃至研究所都设有自己的书店,一般都规模不大,在显赫位置放上各院系“大牛”的著作;若要淘旧书,文哲系楼前有学生跳蚤市场,杂七杂八摆一大摊,除了色情杂志,什么书都有。
1704856173
1704856174 若要以闲适的心情翻翻杂书,喝喝东西,那就该去大学旁边的米盖朗赫尔•德•克维多大街,沿街有不少书店和咖啡馆。该街与大学路交叉的那个地段,则是人气最旺的书店区。这里集中了墨西哥三个连锁书店“巨头”,从东往西依次是:埃尔索塔诺、甘地和基金。
1704856175
1704856176 “埃尔索塔诺”(El Sótano)意为“地下室”。书店街上的这家,看上去真的像个巨大的地下储藏室。铺天盖地全是书,门类齐全应有尽有,如此一来,空间就显得狭小了。门口就设摊卖影碟和口袋书,进门后,右手边是励志、电脑、理财类书籍专区,左手边则是字典区,再往前走一点,是课本区。墨西哥的中小学生可不像我们的孩子拥有那么多教辅书。这是墨国教育的幸运,还是不幸?顺着旋转楼梯往下走,下面一层就真的是地下室了,像一个大仓库,摞着画册、摄影集、社科和文学书。在文学区穿梭一定要小心,稍不留神,一胳膊肘就把垒得高高的略萨、村上春树、昆德拉等一批世界级大师一股脑打翻在地了。全都是书,连安放屁股的地方也没有。不过,站在这地下室逼仄的一角,躲在高高的书堆后,还真能静下心来翻几页世界名著,只是看到头眼倦怠、腿脚麻木之时,想坐下来晃着腿喝杯咖啡,却找不到地方。
1704856177
1704856178 于是就得顺着旋转楼梯爬上去,出书店门往西走,去甘地书店喝点东西。过了大学路,米盖朗赫尔•德•克维多大街就显得清雅了些,往西一路都是林荫大道。甘地书店就掩映在绿树之后。它的格局比“地下室”要开敞好多,还带一个后花园,有时候在小小的草坪上会举行赠书、拍卖之类的小型活动。书店一楼基本上是卖艺术类书籍和外国出版社出的文学名著。搭扶手电梯上二楼,能看到一幅圣雄甘地的巨像。到二楼再往上走几级台阶,上头有个简易吧台,可以要一大纸杯美式咖啡,坐在栏杆边,一边解渴,一边俯瞰书店二楼。
1704856179
1704856180 二楼的一半卖文学社科书籍,另一半是儿童书专区。国外出版社出的书一般都比较贵,一百页的书,是不可能低于两百墨西哥比索(约相当于一百元人民币)的,本国出版社出的书自然相对便宜一点。甘地书店自己还做书,就好像大超市自制的商品,质量不会差到哪里去,价格却相当诱人。有一套贴着甘地书店牌子的口袋书系列,全是不那么名著的名著,比如某大文豪不为人知的诗集,比如差一点就助作者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长期被大出版社忽略的作品,价格基本上都在八十比索以内。
1704856181
1704856182
1704856183
1704856184
1704856185 甘地书店
1704856186
1704856187
1704856188
1704856189
1704856190 甘地书店里的甘地像
1704856191
[ 上一页 ]  [ :1.7048561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