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868024e+09
1704868024 [81] 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定位与当代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第95页。
1704868025
1704868026 [82] 曹洵,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罗昕,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讲师。
1704868027
1704868028 [83]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1704868029
1704868030 [84] 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页。
1704868031
1704868032 [85] 同上,第286页。
1704868033
1704868034 [86] 方英:《消费社会中女性的身体消费》,《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1704868035
1704868036 [87] 高亚春:《符号象征与波得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1704868037
1704868038 [88] 同上,第74页。
1704868039
1704868040 [89] 唐嘉潞、鲁慧清:《整容类真人秀节目热浅析》,《当代传播》2007年第4期。
1704868041
1704868042 [90]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
1704868043
1704868044 [91] 彭逸林:《真实·人文的宿命——思想 传播 叙述 意义》,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1704868045
1704868046 [92]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1704868047
1704868048 [93] 《美丽新约》选手专门博客,http://user.qzone.qq.com/622009381/blog/33,2007,2007-09-24
1704868049
1704868050
1704868051
1704868052
1704868053 大众传播与媒介批评(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704863533]
1704868054 大众传播与媒介批评(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国外媒介批评
1704868055
1704868056 大众传播与媒介批评(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704863534]
1704868057 当代美国媒介批评的特点与态势评析
1704868058
1704868059 韩运荣 于 盟[1]
1704868060
1704868061 摘要 当代美国媒介传媒批评呈现出新的不容忽视的特点与态势。特点如,批评焦点集中于对传媒商业体制并呈扩大之势,媒介批评力量呈多元之势,媒介批评作品呈丰富之势。最新态势如,日益左右传媒本身的系统变革,动员公众参与,媒介批评家境遇提高等。
1704868062
1704868063 美国媒介批评的激进潮流在美国新闻史上的地位不可轻估。美国现代媒介批评始于19世纪晚期,总体而言,在较大的社会动荡期,美国媒介批评比较兴盛,不同的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704868064
170486806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闻业正逐渐由政治性的新闻体系向羽翼待丰的商业新闻体系过渡,商业主义战胜了党派主义成为左右报刊的中心力量,期间,媒介批评主要关注媒介商业化所引发的社会文化恶果,此一阶段为“商业主义批评”阶段;20世纪30年代,随着报刊的竞争,媒介垄断程度加剧,报刊越来越集中在少数“报阀”手中,媒介批评指向报阀,此一阶段为媒介的“报阀”批评阶段;第三次激进媒介批评浪潮自20世纪70年代末渐起,80年代兴盛,90年代末达到高潮,延续至今并日趋成熟。
1704868066
1704868067 当今,传媒批评再次成为媒介研究重要议题之一,这一阶段媒介批评的对象主要针对新闻界现存的危机,即硬新闻的日益减少,新闻调查的缺乏,人员缩减,日益集中的传媒结构,独立报纸的倒闭,新闻版面越来越多充斥着广告、娱乐新闻和假以“平衡”名义的偏见,而且这一局面日益恶化。当代美国媒介传媒批评思想令人惊叹,而且媒介批评自身也呈现出新的不容忽视的特点与态势。
1704868068
1704868069 一、媒介批评焦点的集中之势
1704868070
1704868071 近百年来,在几次美国媒介批评的激流中,其焦点总是有所不同,事实上,媒介批评焦点的不同,体现了人们对于导致媒介存在种种弊端根源认识的差异。
1704868072
1704868073 早期的媒介“商业主义批评”阶段,人们认为,由于商业的趋利动机导致新闻界为广告商所操纵,也正是由于商业的趋利动机,不可避免导致政界与新闻界的相互勾结,滋生腐败的经济链条。因此,媒介批评的众矢之的是新闻界本身。厄普顿·辛克莱在1919年出版的《无耻收买》中对报业为了商业利益而无耻出卖自己的行径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是你们这些人在编写、印刷和发行我们的报刊,在你们的钱袋里,每个星期都能发现一份Brass Check。Brass Check是你们羞耻心的标价——你们把那么多的真相拿到市场上去拍卖,你们背叛了人类贞洁的希望,把它抛进了财团的黑窟。”总之,这一阶段,媒介批评将媒介弊端归罪于新闻界,即由于新闻界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不顾廉耻地出卖自己。[2]
[ 上一页 ]  [ :1.70486802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