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044321
1705044322
一旦天线倒下,心灵为愤世嫉俗和悲观厌世的冰雪所覆盖,你就有可能年方二十而衰;只要天线不倒,不断接受乐观的电波,你有望年届八十而终,年轻依旧。
1705044323
1705044324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人们的生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实际上早迟快慢并不平衡,所以美感会出现“异代同心”之现象。表面上看,后代人与前代人甚至隔代人美感相同,而实际上美感的深厚浅薄、思想内容未必完全一致。郑板桥的墨竹画,士大夫可以欣赏它的劲节凌霄的君子之风,现代人则欣赏它的气势挺拔,生气盎然,这是因为不同时代人的生活实践存在着差异,对具体美感经验的联想内容也不相同,此所谓“同中有异”也。总之,美感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不能不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从而形成不同范围的共同美感,从这个意义上看,所谓美感的共同性,其中就蕴含着它相对意义上的差异性。所以,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1705044325
1705044326
2.2 客观制约性(conditionality)与主观能动性(subjective dynamics)
1705044327
1705044328
2.2.1 客观制约性
1705044329
1705044330
译者,作为翻译审美实践中的主体,不同于创作家,也不同于单纯的鉴赏家。译者从一开始就背负着双重任务进入审美实践:既要对原文的审美信息解码(decoding),又要对译文编码(encoding),即对原文的审美信息的再现。无论是解码还是编码,都必须以原文为基础,所以原文对译者的客观制约性贯穿于译者的审美实践的始终。
1705044331
1705044332
鲁迅曾经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这个“客观制约性”:
1705044333
1705044334
比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创作时可以回避,翻译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到头昏眼花,好像脑子里面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
1705044335
1705044336
还有人把翻译比作“带着镣铐跳舞”。镣铐者,“客观制约性”也。在原文“镣铐”的束缚下,译者必须忍受其“折磨”,苦苦寻思,反复推敲,追求在译文中获得原文基础上的美的最大化。
1705044337
1705044338
这种“客观制约性”不仅给译者带来了“折磨”,而且对译文也带来“折磨”。罗新璋先生(1983)在《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一文中曾经如此慨叹:
1705044339
1705044340
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挫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
1705044341
1705044342
例如下面一句诗的翻译:
1705044343
170504434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1705044345
1705044346
A silkworm won’t die until it exhausts its silk; a candle won’t go out until it exhausts its wax.
1705044347
1705044348
有人将以上的原文和译文作分析对比:“春蚕”对“蜡烛”;“到”对“成”;“死”对“灰”……
1705044349
1705044350
分析认为,李商隐名句的形式美,在英译中丧失殆尽。就美感言,李商隐名句的美可能不止形式美,“泪始干”三字就堪称妙笔,传递了不可多得的形象美。而这种形象美,在英译时,也绝对受到“制约”。“泪始干”被无奈地译成了until it exhausts its wax。
1705044351
1705044352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认为:“诗歌就是那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这几乎宣判了诗歌翻译家的死刑,同时也道明了诗歌翻译的艰难和译者的尴尬。诗歌被公认为最讲究语言的艺术,亦即最能体现语言之微妙的艺术。假若在议论“客观制约性”的时候,我们老是以诗歌翻译为例证,那是片面的,它将造成一种误解,好像翻译美感的“客观制约性”仅仅局限于诗歌翻译。翻译美感的“客观制约性”其实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正如钱钟书先生所云:翻译必有“失”。此“失”主要指原文美感的流失。所谓翻译美感的“客观制约性”往往是综合的,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
1705044353
1705044354
2.2.1.1 文化因素
1705044355
1705044356
从表面看,很多“客观制约性”起源于文字表达,其实,在其背后,大多有文化因素在起作用。语言文字毕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本身也经常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而文化内涵又是五花八门的。
1705044357
1705044358
The town boasts a beautiful lake.
1705044359
1705044360
这个镇上有一个美丽的湖。
1705044361
1705044362
这是《新英汉词典》boast词条下的例句及译文。而《美国传统辞典》对boast的释义之一是:to possess or own (a desirable feature)/拥有或占据(让人满意的特点)。
1705044363
1705044364
原句中的一个动词boast,有其简洁美,同时,还沾上一点美国人的幽默文化色彩。美感加幽默感,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了制约!这种制约又常常被称为“可译性的限度”(limitation of translatability)。
1705044365
1705044366
During the war he was sent on dangerous secret missions abroad.Very exciting! He was a sort of James Bond.
1705044367
1705044368
在战争中,他被派往国外担任一项危险的秘密使命。太令人兴奋了!他是位出色的谍报人员。
1705044369
1705044370
James Bond系英国作家Ian Fleming所著系列间谍小说中的主人公,代号007。现常用来指大胆干练、敢于冒险的谍报人员。由于影视文化在“作祟”,James Bond的形象美在翻译时也受到制约。
[
上一页 ]
[ :1.7050443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