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044948e+09
1705044948 这段言论直指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讲清了“性欲”与“美”之间的关系——恋爱的能力给予我们的观照一种光辉,没有这光辉,观照往往不能显示美。性未成熟的男性,对美女的观察只停留在浅层和表面,不会用心,不会动情,不会欣赏,不会痴迷。比如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对于美女,就缺乏认识。一定要男孩说出美女之美,那就难了,由于没有“性欲的放射”,他对美女的评价至多停留在“鹅蛋脸、肤白、眼亮、鼻挺”等悦目的层面上,尚未达到赏心的地步。什么叫“赏心”?以白居易《长恨歌》为例,有这样两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其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一句,就是赏心悦目之笔,动情之笔,沉醉之笔。写杨玉环的如此佳句,只能是一个性成熟的诗人的手笔。缺乏性欲的“放射”,客观存在的美,就不可能取得它的“热力”。
1705044949
1705044950 2.4.4 美感观照下的翻译实践
1705044951
1705044952 审美意识,美学态度,或曰美感,会给予我们对原文和译文的观照一种光辉,没有这光辉,美文显不出其美,俏句显不出其俏,丽词显不出其丽。跋涉译林,只有披荆斩棘之苦,而绝无细赏奇花异草之乐;攀援译山,只有手足并用之累,而绝无静观云海奔泉之趣。如此跋涉,何佳译之有?如此攀援,何美译之有?
1705044953
1705044954 当审美主体的译者,获得了美学的“催化剂”,获得了美学的“性欲”,当翻译美感渗透并作用于他的翻译实践,译文肯定会因形形色色的美感而发生变化。
1705044955
1705044956 2.4.4.1 音韵美感
1705044957
1705044958 The electronic devices are used in computers as switches that simply turn on and off.
1705044959
1705044960 a.这些电子器件在计算机中起开关作用,只是开开关关而已。
1705044961
1705044962 b.这些电子器件在计算机中起开关作用,只是打开和关掉而已。
1705044963
1705044964 Only a very slight and very scattering ripples of half-hearted hand-clapping greeted him.
1705044965
1705044966 a.欢迎他的只有几下轻轻的、零零落落的、半心半意的掌声。
1705044967
1705044968 b.欢迎他的只有轻微的、分散的、三心二意的掌声。
1705044969
1705044970 Mother jawed and cried, but papa didn’t say much.
1705044971
1705044972 a.妈妈唠唠叨叨,哭哭啼啼,但是爸爸没有说什么。
1705044973
1705044974 b.妈妈唠叨着,哭着,但是爸爸没有说什么。
1705044975
1705044976 Alliteration(头韵)是英语的骄傲,是英语获得音韵美的台柱(pillar of support/mainstay/leading light),而汉语的叠音词则是另一道更加绚丽的音韵风景。译文a与译文b相比,不难发现译文a因使用了汉语表达的叠音词而朗朗上口,其音韵美又为意境的营造推波助澜。以上译文中译文b并非误译,但读来逊色。需注意的是,英语原句并不存在此类音韵美。
1705044977
1705044978 2.4.4.2 节奏美感
1705044979
1705044980 节奏,是客观事物运动进程中形成的轻重缓急的规律性,因此是机械、化学、生物、人体、思维、社会等各种物质运动形式所共有的。它们各有各的节奏。客体节奏为人的感官所把握,内化为人的节奏感。客体节奏所形成的节奏感,如果与人的生理和心理运动节奏相契合,形成一种心物之间的相契相应的关系,就会给人带来身心感受的愉快,其中即包孕着审美欣赏的幼芽。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客体事物的某些节奏在人们头脑中多次重复,逐渐成为与人们的生活实践发生普遍必然联系的节奏,于是它就有可能成为具有普泛适应性的令人获得审美快感的对象。这样,节奏感就变成了人的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这是艺术节奏得以形成的最终的共同根源。
1705044981
1705044982 One of my friends is lucky enough to be housed in a building constructed in the age of Henry VIII. Almost every other day, groups of tourists will congregate outside his window, peering in curiously, as if he were part of the history.
1705044983
1705044984 a.有一位朋友有幸住在一幢亨利八世时代的古老建筑里,隔三差五窗外就有一批指指点点的游客,把他当成古董一并参观了。
1705044985
1705044986 b.有一位朋友有幸住在一幢亨利八世时代的古老建筑里,隔三差五,窗外就驻足一批游客,指指点点,把他,连同这古屋,一并当古董参观了。
1705044987
1705044988 In the doorway, lay at least twelve umbrellas of all sizes and colors.
1705044989
1705044990 a.在门口至少放着尺寸不同、颜色各异的十二把伞。
1705044991
1705044992 b.门口放着一堆雨伞,少说也有十二把,五颜六色,大小不一。
1705044993
1705044994 乍读之下,译文a和译文b似乎无甚区别,但是,诵读,特别是出声朗诵之后,两译区别旋即浮出水面。译文a局促,无节无奏,译文b则从容,不紧不慢。节奏,徐疾有致;表达,从容不迫。上句译文b散淡的节奏中还透出几分诙谐(fun),而下句译文b的从容口吻流露出些许闲逸(leisureliness and comfort)。同样,原句并不能读出汉译的韵律来。
1705044995
1705044996 2.4.4.3 简约美感
1705044997
[ 上一页 ]  [ :1.7050449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