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088562
1705088563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碰到想表达的东西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当场就卡壳了,但过后经别人提醒又想起来了,哦,原来可以用这个词。问题就在于,我们以前学这些词的时候一是没学透,二是没按规矩。啥叫规矩?就是像管理图书一样,你得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放好,用的时候才能很快找到。当然,这儿的分类可不是我们传统所做的简单按词性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再分可数、不可数的,动词分及物、不及物的,形容词分定语、表语的,那都太表象,没能看到骨子里去。
1705088564
1705088565
我在这本书里给词汇做的分类是按血缘关系来分的,是从出生之后就排了族谱的。谁和谁是一辈的,父辈是谁,祖父辈是谁,亲戚都有谁,分得一清二楚。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谁和谁是近亲,不能结合,谁和谁又是最优秀的基因搭配。学英语最难的除了词义外,就是语法。在这本书里,我们没有按传统的方式专门把语法拿出来讲,而是从语言表情达义的根本出发,把语法渗透到词汇的学习中去。词法中本来就隐藏了语法,学好了词汇及其搭配,大部分语法就已经学好了。
1705088566
1705088567
回到正题上来,先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词汇精确分类对口语表达的重要作用。
1705088568
1705088569
被老板骂了
1705088570
1705088571
比如说,有个合同没能签下来,虽然主要责任并不在你,但是老板却骂了你。你觉得冤屈,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外国友人听,但一时想不起“骂”应该怎么表达。在你没有采取我在这本书里介绍的学习模式之前,你头脑中可能会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印象,“骂”好像是s打头的,s什么来着?s……s……s……别嘶了,再嘶成眼镜蛇了。嘶到最后,如果你记性还不坏,可能会一拍脑袋,哦,想起来了,是scold!My boss scolded me!悲摧了,好不容易想起来一个词,还用错了。scold虽然有骂人的意思,但更多的是针对孩子,老板不可能把你像个孩子一样大声斥责。这个地方的骂更多的是“责怪”的意思,应该用blame这个词。但如果你是用我教你的方法来学习的,那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1705088572
1705088573
R词汇表中对所有的动词都按一定规则进行了科学分类。就拿“说”这个动作来讲,我们把它做了以下分类(部分):
1705088574
1705088575
表达意见(say):agree approve deny cancel promise
1705088576
1705088577
告知信息(tell):suggest claim warn introduce recommend
1705088578
1705088579
提出要求(ask):beg charge order
1705088580
1705088581
带有情感(say):argue blame praise encourage complain insist kid shout
1705088582
1705088583
而在“带有情感”这一类中,又可以分为:
1705088584
1705088585
生气地说:argue shout
1705088586
1705088587
开心地说:kid
1705088588
1705088589
否定地说:blame complain
1705088590
1705088591
肯定地说:praise encourage
1705088592
1705088593
坚定地说:insist
1705088594
1705088595
而在“否定地说”当中又分出责怪(blame)和抱怨(complain)两种。
1705088596
1705088597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先训练学习者用say, tell, ask这样不带任何附加成分的基础词进行表达,然后再做分类练习,让他们把“感情色彩”加进去之后再进行表达。这样就可以在他们的头脑中培养出一个丰富的关于“说”的词汇网络,既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而且它们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还非常清晰,方便在第一时间找到所需要的最合适的词。
1705088598
1705088599
就上面的那个例子,学员在表达“老板把我骂了”这个意思时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应该是这样的:脑子里最先出现的是汉语“骂”这个概念(大多数学员都要经历这个阶段,还做不到直接用英语思维),但第一时间没找到对应的英语单词,然后迅速反应出这是一个关于“说话”的词,当然他可以直接用say这个词来表达,说成是My boss said it was my fault.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这个学习者平时的训练效果够好,他会很快反应出这是一种“带有否定情感地说”,可以迅速地找到blame这个词:My boss blamed me for that.
1705088600
1705088601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种分类训练一下子帮学员找到了两种解决方案,其一是往上找,找更容易的表达方式,其二是往下找,找更准确的表达方式。是不是比前面那个把“骂”与scold这样一个自己都还没搞清楚的概念一一对应起来要合理得多、有效得多?
1705088602
1705088603
传统的“背单词”仅仅是背诵某一个对应的汉语词义,既不知道用法,概念又模糊。在我们这儿,则不仅仅要知道它的基本词义,还要知道它的具体词义,既要知道它是“谁生的”,父辈是谁,又要知道它自己具备什么样的“基因”,血缘关系非常清楚。当然,除此之外,有些词汇还要我们教大家如何与其他词搭配使用,也就是说,如何与其他词“联姻”,这一点会放在后面讲,请大家耐心看下去。
1705088604
1705088605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你一个blame要分三级才能找到,但我说话就是分分秒秒的事,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回忆,去思考啊?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原因有二。其一,这三级词汇我们解释起来似乎比较长,但如果平时的训练足够充分的话,是可以很快反应出来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主张要多进行语言输入训练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找外教“多说多练”,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其二,就上面这个例子来说,不管用了多长时间思考,如果这个学习者最后成功地想到并用上了blame这个词,我相信他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就像骑自行车,一旦学会,永世不忘。
1705088606
1705088607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训练学员进行语言输出的时候,需要给学员一个这样的阶段,就是让学员放慢速度来说,边想边说,或者干脆给足他们时间,让他们想清楚了再说。以前学英语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上课的时候笔记记了一大本,当时感觉很有用,一旦轮到自己说的时候,就只图流利,还是用之前早就习惯用的那些词,而忘记把新学的用上去了。这是一种浪费。
1705088608
1705088609
车灯很刺眼
1705088610
1705088611
为了进一步说明词汇分类对口语表达的积极作用,我再举一个形容词的例子。比如说,晚上开车的时候你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不顾别人的感受开着大灯,“车灯很刺眼”,你想用英语表达这么一个意思。当然,如果你的词汇量够丰富,马上能想到用dazzling这个词最好,但如果你不知道这个词,就得想办法用我们万能的R词汇表来解决问题。
[
上一页 ]
[ :1.7050885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