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129717
1705129718
Michael Lewis在《实用语言教学技巧》一书中,把外语词汇教学的八种最常用技巧这样按顺序列了出来:
1705129719
1705129720
1705129721
1705129722
—使用图片Use pictures
1705129723
1705129724
—使用实物Use real objects
1705129725
1705129726
—示范Demonstrate
1705129727
1705129728
—表演Mime
1705129729
1705129730
—定义Define
1705129731
1705129732
—举例Exemplify
1705129733
1705129734
—使用同义词Use synonyms
1705129735
1705129736
—翻译Translate
1705129737
1705129738
其中排在前几位的教学手段,都是使用图片和实物等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共同输入作为主要的词汇教学方式。具体地讲,就是在给出一个外语单词发音的同时,让学生看到这个声音所指代的物品的图像。
1705129739
1705129740
那么在学习单词的时候,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图像去和声音结合呢?学习或者教学的时候,制作单词学习的图像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这里面的关键点需要我们做到完全理解,才能知道如何正确地应用这种方式。而这个关键点看似很简单,实际却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大家一定不要着急,要仔细思考才能明白这背后原来有很多讲究。我们先来假设这样一种情景:
1705129741
1705129742
用图像来学习英语单词是要讲究条件的。
1705129743
1705129744
假设你来到一个原始部落,见到一个当地的土著人,这时你和土著人同时看到了旁边有一只兔子跳起来的景象,土著人指着兔子喊道:“Gavagai!”
1705129745
1705129746
1705129747
1705129748
1705129749
这个词会是什么意思呢?当然可能会是“兔子”的意思,但也可能会是其他一些意思,都能有合理的解释。比如可能是“晚餐”,“跳”,“长耳朵”,“兔子脚”,“草丛里有东西”,“又来了一只”,甚至是“有狼来了”,“要下雨啦”等等意思。所以尽管你看到了一幅清晰的图像,但你不能确切地知道听到的这个声音指代的事物到底是什么。这就是语言学家Quine曾提出过的一个在语言学和心理学上都非常知名的挑战人类语言指代关系明确性的问题。
1705129750
1705129751
然而真实的语言情况没有Quine认为的那么悲观。他描述的Gavagai情景尽管存在指代的不确定性,但人的认知习惯造成人在看到图像时,对某个画面可能代指的不同事物的可能性高低,心理上是有明显次序的,一般会首先把可能性最高的物品认定为指代对象。什么样的物品是指代可能性最高的呢?首先就是“事物的整体性”。也就是说,上面那个图像中的指代,最可能是整只的“兔子”,而不太可能是“兔子耳朵”、“兔子脚”或“部分兔子”;其次是相对独立的物品,所以最可能是指“兔子”,而非“兔子与草”;第三,最可能是指代基本种类,比如这个人比较可能是在说“兔子”,而不是在描述其次级种类“长毛兔”,“白色的兔子”,或者更高级种类“哺乳动物”等;最后,词汇在生活中出现频率的高低,也是词汇可能含义的线索。大脑认知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通过图像来学习词汇十分有利,也是我们明确图像指代的最基本依据。
1705129752
1705129753
在用图像结合声音来学习词汇的时候,只要能理解上面所说的词汇与指代物之间的确定关系,就有了使用图像与单词相结合的基础。所以在具体应用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注意。下面就具体介绍通过单词与图片结合来学习单词时,要求图像必须符合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705129754
1705129755
1.指代明确性
1705129756
1705129757
作为合格图像的首要评判原则,就是图像表达的含义清楚,不会被误解。我们来看一下在某些词汇学习软件和教学课件中教“自行车”这个单词的图片:
1705129758
1705129759
1705129760
1705129761
1705129762
左边的第一个图像显然指代模糊。到底是想表达骑自行车的人,自行车运动,还是自行车?还是野外活动?很多人的答案会不一致,显然不符合标准。看到第二个图像的人估计分歧会小些,但背景信息仍然比较混杂,有些人会认为是“海边”,“大树”,或者“沙滩排球”,有些人会认为是“自行车靠在树上”等等,主体还是不够突出和明确。第三章照片的指代相对来说最清楚,显然是这三张照片中表达“自行车”这个概念最不会产生混淆的。所以图片一定要去掉不必要的“背景”和“干扰信息”,突出想表达的主体,大幅度降低看图片的人把这个物品与其他物品混淆的可能。
1705129763
1705129764
2.画面精细程度
1705129765
1705129766
我们用图片的目的是传递基本概念,当然应该用最方便、最简单、最迅速的方式来实现目的。然而这个精美的照片未必能实现“最简洁”。尽管背景干扰可以被屏蔽,但照片中物品本身仍然可能信息过多,需要进一步“简约”。视觉认知研究发现,过于精细复杂的图像会降低人的辨识速度、信息确认能力以及对图像的记忆牢固度。如何对照片进一步简化呢?我们看下面这个实例:
[
上一页 ]
[ :1.70512971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