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139236e+09
1705139236 (8)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 )自给。
1705139237
1705139238 (《明史·海瑞传》)
1705139239
1705139240 例(7)省略的是“于”,例(8)省略的是“以”。
1705139241
1705139242 5.4.8 容许变格
1705139243
1705139244 文言作品,多数是在诗词里,为了适应字数整齐、对偶、押韵等要求,句子的组织还可以打破常格。如:
1705139245
1705139246 (1)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1705139247
1705139248 (杜甫《春日忆李白》)
1705139249
1705139250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705139251
1705139252 (马致远《天净沙》)
1705139253
1705139254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705139255
1705139256 (李清照《声声慢》)
1705139257
1705139258 (4)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1705139259
1705139260 (杜甫《秋兴八首》)
1705139261
1705139262 例(1)(2),名词性词语独自作叙述句,例(3),形容性词语独自作描写句,例(4),“香稻”和“鹦鹉”换位,“碧梧”和“凤凰”换位,这在现代语里都是不允许的。
1705139263
1705139264 5.5 篇
1705139265
1705139266 表情达意,围绕一个中心,写完,情意没有遗漏,文首尾齐全,有标题或可以加标题,我们称为“篇”。文言的篇也有一些特点。
1705139267
1705139268 5.5.1 篇幅较短
1705139269
1705139270 读文言作品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篇幅简短的多,洋洋万言的很少见。以记事的为例,《左传》记战事,有些是很复杂的,可是总是简而得要;《史记·货殖列传》记由远古到汉朝的经济情况,头绪那样纷繁,可是字数并不很多。史以外的零篇文章,如我们常读的《师说》《永州八记》《醉翁亭记》《赤壁赋》等当然更是这样。篇幅简短,有原因。旧时代事较简,书写印刷困难,习惯于照前人的规格作等等,这是客观的。还有主观的,是以简短为上,如刘知几《史通·烦省》引晋张辅《班马优劣论》说:“迁叙三千年事,五十万言,固叙二百四十年事,八十万言,是班不如马也。”唐宋以来的古文家甚至以简繁争高下。这结果是,文言作品与白话作品相比,在篇幅方面常常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文言的有些体裁,还特别以短小精悍见长。如:
1705139271
1705139272 (1)论赞——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圣,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1705139273
1705139274 (《史记·齐太公世家》)
1705139275
1705139276 (2)短札——卿事时了,甚快。群凶日夕云云,此使邺下一日为战场,极令人惆怅,岂复有庆年之乐耶?思卿一面,无缘,可叹可叹!
1705139277
1705139278 (王羲之《杂帖》)
1705139279
1705139280 (3)小记——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705139281
1705139282 (苏轼《东坡志林》)
1705139283
1705139284 (4)题跋——往观明允《木假山记》,以为文章气旨似庄周、韩非,恨不得趋拜其履舄间,请问作文关纽。及元祐中,乃拜子瞻于都下,实闻所未闻。今令其人万里在海外,对此诗为废卷终日。
1705139285
[ 上一页 ]  [ :1.7051392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