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169965
1705169966
[8] “有仲尼”句:《史记·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少正卯,春秋鲁大夫。
1705169967
1705169968
[9] “仲之疾也”七句:《史记·齐太公世家》:“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桓公于是举竖刁等三人,管仲以为竖刁自宫,易牙杀子,开方背家,皆非近人情之举,劝桓公不要任用他们。
1705169969
1705169970
[10] 弹冠而相庆:因即将出仕做官而互相庆贺。
1705169971
1705169972
[11] 絷:束缚。
1705169973
1705169974
[12] 五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伯,同“霸”。文:晋文公重耳。
1705169975
1705169976
[13] “灵公之虐”句:晋文公死后,襄公立,襄公之后为灵公。灵公贪暴荒淫,厨师熊掌没有做熟,灵公就将其杀死。孝公,即齐孝公,名昭,为桓公之子,承内乱之余,尚能宽厚待人。
1705169977
1705169978
[14] “文公死”四句:文公之后,晋国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实力,其兴盛达百余年。
1705169979
1705169980
[15] 老成人:指经验丰富,练达世事之人。
1705169981
1705169982
[16] 有臣而无君:有贤能的臣子,而没有知人善用的君王。
1705169983
1705169984
[17] “仲之书”三句:指《管子》里有对鲍叔、宾胥无的评价。
1705169985
1705169986
[18] 逆知,预知。
1705169987
1705169988
[19] 诞谩:荒诞虚妄。
1705169989
1705169990
1705169991
1705169992
[20] “吾观史”二句:史即卫国大夫史鱼,或作“史鳅”。《韩诗外传》卷七:“卫大夫史鱼病且死,谓其子曰:‘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而不能退。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肖,死不当治丧正堂,殡我于室,足矣。’卫君问其故,子以父言闻,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贵之,而退弥子瑕,徙殡于正堂,成礼而后去。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
1705169993
1705169994
[21] 萧何:汉沛人,为汉丞相,临终时举荐与自己不合的曹参为相。曹参:汉沛人,继萧何为相,“一遵萧何约束”。
1705169995
1705169996
[22] 本文不见于《嘉祐集》,历来争议颇多。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讥刺的对象是否是王安石,作者是否真为苏洵。清人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之后,论者多疑为南宋邵伯温为攻击王安石而假托苏洵之名所写。抛开这些争论,本文论点明确,举例贴切,推论合理,论说精妙,亦足以发人深省。
1705169997
1705169998
[23] 理:情理。
1705169999
1705170000
[24] 静者:指静心观察事物的有识之士。
1705170001
1705170002
[25] 月晕而风:月亮周围出现白色的光带,便预示天要起风了。月晕,月亮周围的光环。
1705170003
1705170004
[26] 础润而雨:房中柱下的基石潮湿了,便预示着天要下雨了。础,房柱下的基石。
1705170005
1705170006
[27] 理势:情理和形势。相因:相互袭承。
1705170007
1705170008
[28] 疏阔:宽大广阔。这里指渺茫难以捉摸。
1705170009
1705170010
[29] 孰与:表示选择,哪里比得上。天地阴阳之事:指自然界的一切现象。
1705170011
1705170012
[30] 夺:干扰,牵制。
1705170013
1705170014
[31] 山巨源:即山涛,字巨源,西晋人,曾任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右仆射等。“竹林七贤”之一。王衍:字夷甫。晋惠帝时任宰相,但他终日清谈,不理政事,后被石勒所杀。
[
上一页 ]
[ :1.7051699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