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178578e+09
1705178578
1705178579 正月蒜苗把肉下,二月葱花拌豆花。
1705178580
1705178581 三月薤头挽把把,四月豆豆满地爬。
1705178582
1705178583 五月海椒结满架,六月黄瓜配苦瓜。
1705178584
1705178585 七月豇豆起挂挂,八月茄子老疙瘩。
1705178586
1705178587 九月南瓜圆了把,十月萝卜放手拉。
1705178588
1705178589 冬月白菜要出嫁,腊月芹菜要打发。
1705178590
1705178591 菠菜打汤营养大,黄豆又好生豆芽。
1705178592
1705178593 芫荽子喜欢羊肉朒,大头菜凉拌吃麻辣。
1705178594
1705178595 莲花白有那背篼大,切成丝子锅头哈。
1705178596
1705178597 味精豆油一起下,另外加点好麻辣。
1705178598
1705178599 这些小菜把饭下,胜过山珍与海虾。
1705178600
1705178601
1705178602
1705178603 中国有八大菜系,而每个菜系的风味不同,烹制手法也不同。川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对其独有的烹饪方式的称谓,便成了颇有四川特色的方言词汇。《蜀语》里早已记录了川菜的一些烹饪手法:“以辛香和食曰萫(音向)”,“以米糤盐椒釀肉鱼曰鲊(鲊,音查上声)”,“以盐渍物曰滥(音览)”,“蒸食物曰蒸焋(音壮)”,“熬曰煎(音箭)”,“微煮曰煠(音闸)”。而作为当代的烹饪书籍,《大众川菜》里也特别记录了以下这些烹饪的方言术语刘建成等:《大众川菜》,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24页。
1705178604
1705178605 煵(nán南)——是烹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类似于炒,但不完全同于炒,它不直接成菜。其目的是将原料煵散、煵干水汽,使之上色、上味。尤其是“烧”一类的菜品,大部分要先煵后烧。
1705178606
1705178607 (kào靠)——是一种烹制方法,它比“烧”用的火力要小(微火),时间要长。
1705178608
1705178609 泹(dǎn胆)——指将蔬菜在沸水锅内煮软,煮熟。煮时锅不加盖,时间短,捞起后还要经过散热、漂冷,以保持蔬菜的本色。
1705178610
1705178611 民国时期,成都小雅轩的老板李劼人在其方言小说里,也记录了一些烹饪方法。如解释“煨、熓、炰、炪”李劼人:《李劼人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45、348页。
1705178612
1705178613 煨熓二字,通常在写用,大家自然明了。字从火从草从卓,韵书从直教切,成都人则读若靠字音,意在靠在火旁,使其继续增热,但又与煨熓少异。字,韵书从户感切,应读为额,破都人读为邯字音,即含之阳平音,意为菜已做好,火候亦到,不妨让其在微火上稍留片刻,或令再加软烂,或使汁水更为浓缩。此外,尚有字,读为川,例如汤。字,读为聊,例如将青菜一,或一,便可作冲菜作辣菜。炰字,本读袍字音,成都人则读为跑字音,意比爆字还要迅急,常言只须在油锅内一炰即得。此数字,皆成都厨房内常用之字而难得写用者。尚有炪字或写作,皆通,但多少人写作炸,比如炪鱼,写作炸鱼,义近爆炸,望之骇然。
1705178614
1705178615 又如解释“明油”“二六芡”:
1705178616
1705178617 明油者,菜已做好,于起锅之际,格外加上一汤勺之热猪油,表示油大之意;刻下一般红锅饭馆和乡厨,依然秉此师承。二六芡者,以二成芡实粉,和以六成之水,调为稀糊,无论何种菜蔬,在下了佐料之后,必加此糊一大勺,问其何以?答曰老师傅所授,谓不如此,则味道巴不上也。
1705178618
1705178619 下面要介绍的是独具四川方言意味的五种烹饪或腌制方法:
1705178620
1705178621 回:回锅肉是川菜里的一道特色菜。“回锅”(简称回)也是川菜里一个独特的烹饪方式。回锅顾名思义是将已起锅的食材再次放进锅里作二次烹制。以回锅肉为例,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放进锅里煮至七分熟,这是第一次烹制。肉起锅后切片,再次放进锅里与蒜苗、豆瓣酱、豆豉(或酱油)同炒,这是第二次烹制。回锅的两次烹制,通常是先煮后炒。除回锅肉外,可以回锅的菜还有胡豆、牛皮菜(也叫厚皮菜)等。
1705178622
1705178623 川西把糯米叫做酒米,把糯米饭叫做酒米饭。做酒米饭有两种方式,一是蒸,二是。“”是川西人的说法,考其本字,大约是“烘”字。酒米饭的过程是这样的:把煮至半熟的酒米,滤去米汤(川西叫“沥米”),根据不同的口味,或掺上红薯丁,或掺上嫩豌豆,或掺上腊肉末放在锅里,加上少许清水,紧盖锅盖用火焖熟。饭尤其要注意火力,火大了饭容易焦,火小了则饭不熟。
1705178624
1705178625 激:在川西方言中“激”读为“滐”,这种烹饪方式相对少见。一般是用以烹制黄豆或胡豆,先将晒干的黄豆或胡豆炒好备用,再烧上一锅汤,放上盐巴、辣椒、葱姜蒜,等汤烧开后直接淋在炒熟的黄豆或胡豆上,将碗盖上十分钟便成了。
1705178626
1705178627 伏:川西人把腌制蔬菜叫“伏”。但取其声,不知是否就是这个字。制作咸菜叫“伏盐菜”,制作辣椒酱叫“伏海椒”。以伏盐菜为例,将晒到半蔫的青菜,剖开菜头抹上椒盐,再挽成团,一层层放进土坛子。在坛沿上加水,让坛子内外空气隔绝。大约密封一月后即可食用。在这期间,决不能让空气进入坛子,也不能沾上动物油脂,否则整坛腌菜都会坏掉。
[ 上一页 ]  [ :1.7051785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