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183468
老板回答:“从30元到50元不等。”
1705183469
1705183470
小男孩伸手到口袋,但掏出的只有些零钱,他说:“我只有两块三毛七,我能看看小狗吗?”
1705183471
1705183472
老板微笑地点了点头,然后吹了一声口哨,从走道那端跑来一只狗妈妈,后面跟了5只毛茸茸的小狗;前面4只跑起来像是会滚动的球,但最后一只却是一跛一跛地往前走。小男孩一眼就看到了那只不良于行的小狗,他问道:“这只小狗怎么啦?”
1705183473
1705183474
老板解释说,经过兽医检查,这只小狗后脚残缺,这辈子注定要当跛脚狗了。小男孩听了之后兴奋异常:“我就要买这只小狗。”
1705183475
1705183476
老板开口了:“这只狗不用买,你若真想要,送你就好了。”
1705183477
1705183478
然而这话却使得小男孩十分不悦,他双眼直视着老板,语气坚定地说:“我不要你送我,这只小狗和其他小狗一样值钱,我会付足价钱买下。我现在只能给你两块三毛七,但以后每个月我会给你五毛,直到把钱付清。”
1705183479
1705183480
老板摆了摆手:“你何必买这只小狗呢?它又不能像其他小狗一样陪你跳,陪你玩?”
1705183481
1705183482
这时小男孩弯下腰,拉起左边的裤管,露出严重扭曲的左腿,他能站着全靠金属支架支撑。他抬头看看老板,轻声说:“我自己也跑不快,这只小狗正好有个同病相怜的主人。”
1705183483
1705183484
(故事的悬念到最后一刻才揭开,这种猜谜式的结构会让读者有兴趣看下去,并自己找到答案。)
1705183485
1705183486
《小狗待售》这个故事很简单——利用生活中的对话、事件,模拟一个特别真实的场景,展示一个积极向上的理念。比如这篇文章中,跛脚的小男孩遇见跛脚的狗,他要尽其所能,还狗一个尊严,因为他也希望别人同样尊重自己。这个道理作者不是通过说教传达的,而是通过一个看似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悟出的结论。
1705183487
1705183488
通过拆解文章了解了这种模式以后,任何人都很容易模仿写出一篇类似的文章,甚至还可以摆脱国外这类文章的影子,写出一篇植根于现实的,中国味十足的哲理故事。
1705183489
1705183490
标题:《到底应该把家业传给谁?》(概括故事内容的标题,让读者一目了然。)
1705183491
1705183492
导语: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让读者带着预设的结论听故事。)
1705183493
1705183494
有一个老员外,想看一下两个儿子谁能继承家业,就让他们去卖库存的布匹。
1705183495
1705183496
大儿子亲自上阵,走街串巷,风里来雨里去,到月底一共卖掉了五匹布。
1705183497
1705183498
二儿子呢,看了一下布料,发现花色已经过时。他就请了镇上最有名的裁缝,全部做成了衣服,一个月不到,衣服全卖完了,跟裁缝二八分账,自己拿了一大笔钱回来。
1705183499
1705183500
大儿子勤劳,二儿子好像什么事都没做,就在家指挥了一下。
1705183501
1705183502
但把家业传给谁,老员外心里已经有数了。
1705183503
1705183504
(预设结论跟故事的结论相符,都是说明动脑比盲目的勤劳有用。虽然最后没有给出结论,但聪明的读者一定可以回答标题中的问题。这也是这类鸡汤文带给读者的趣味性之一。)
1705183505
1705183506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用以说明熟悉某种套路后可以很轻易地模仿出一篇类似的文章。其实不只这种小故事,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各种文章都可以模仿。通过归纳,我把常见的文章归纳为四种类型,简单套入以下四种模型即可。
1705183507
1705183508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套路模仿这种方法,我归纳出“四大写作套路”。了解了这些套路的真相,大家就可以愉快地模仿了。
1705183509
1705183510
1.模仿是模仿套路,不是剽窃内容;
1705183511
1705183512
2.模仿的第一步是拆解文章;
1705183513
1705183514
3.参考附录“四大写作套路揭秘”的内容。
1705183515
1705183516
在接下来的附文中,有“四大写作套路大揭秘”,专门讲解如何按照四种套路模仿文章。
1705183517
[
上一页 ]
[ :1.70518346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