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03930
1705203931
“坚”为牢固坚硬之物。“坚甲利兵”即指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是以“坚”代指坚硬的铠甲。成语“坚不可摧”比喻非常坚固,摧毁不了,语出叶燮《原诗·内篇下》:“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1705203932
1705203933
“坚”由物质坚硬、坚实引申为精神坚强、意志坚定。汪遵《杞梁墓》:“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坚心”即坚定的心志;陈宓《谢长溪张兄惠其先世所得吴氏研屏》:“但当此坚正,俯仰无愧怍。”“坚正”指坚定正直。韦应物《睢阳感怀》:“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坚贞”指节操坚定不变;冯时行《题报恩方丈宋子展所作墨竹》:“坚顽如我心,脱尽荣枯累。”“坚顽”指顽强坚定。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意志坚强的人不会因为穷困潦倒的处境而改变自己的远大志向,反而越穷困越能坚定意志。一个拥有独立精神的人,必有坚定的原则和主张,否则就是墙头草,随风倒,走到哪儿都不受欢迎。
1705203934
1705203935
“堅”上为“臤”,坚持自己的立场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权,形成了势力庞大的阉党集团。东林党人因弹劾阉首受到惨无人道的刑罚摧残,却始终没有屈服于恶党的淫威。南宋丞相、爱国诗人文天祥被囚元廷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他们这种坚贞不屈、铁骨铮铮的精神受到后人的敬重景仰。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不但要具备超人的才能,更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这是成功的基本前提。
1705203936
1705203937
韧
1705203938
1705203939
【韌靭】
1705203940
1705203941
rèn
1705203942
1705203943
“韧”,繁体为“韌”,异体为“靭”。形声字,从韋,刃声。
1705203944
1705203945
“韋”指熟牛皮,是去毛加工鞣制的兽皮,具有一定的弹性,柔软而结实;“刃”指刀刃、锋刃、利刃,为刀剑等器具最锋利的部分。熟牛皮柔软而结实,利刃也难以将其割开。“韦”“刃”为“韧”,意为经过加工鞣制的兽皮经得起利刃的切割斩削。《篇海类编·人事类·韦部》:“韧,坚柔难断也。”本义指柔软而结实,受外力作用时虽变形而不易折断。
1705203946
1705203947
“韋”为“圍”的本字,表示围绕、包围,意为具有包容性。“韧”表示将尖利的武器包围起来,意指“韧”首先要有包容、包涵的精神,这样则可以难化易,易变无。将这种特性引申用于形容人,则指不折不挠、坚韧不屈的精神。这个意义上的词有韧性、柔韧、坚韧、韧力、韧劲儿等。异体“靭”从革,从刃。“革”指柔软的革制品,也有革命、克制之意;“靭”从革,从刃,表示以革制刃,以柔克刚。
1705203948
1705203949
古时的皮革,主要用来制作战场上护体的盔甲。沈括《梦溪笔谈·器用》:“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以麝皮为綇旅之,柔薄而韧。”羌是我国西北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善于制作皮质铠甲。他们所做的皮质盔甲如同铁甲一样有着青黑的色彩,光亮鲜明得可照见毛发。他们用麝皮来做连缀的带子,柔软轻巧又坚韧。
1705203950
1705203951
“韧”由本义又引申出坚韧难攻之意。《管子·制分》:“故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暇则神。”善于带兵的将领,若是攻打的目标太过于坚硬,敌人气势太盛,那就要避其锋芒,寻找其薄弱的环节来做突破口。与敌人的较量要有韧劲,乘对方松懈的时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战斗力。
1705203952
1705203953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智叟笑话愚公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虽然已是风烛残年,但回答智叟的问题却是坚韧有力:“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在移山和搬家的选择上,后人对愚公移山褒贬不一,但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的确难能可贵,值得肯定。
1705203954
1705203955
坚韧、柔韧的特性给人以百折不挠的印象,因而,“韧”还用来形容人具有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斗志。如韧劲儿、韧力等。所谓人的“韧劲儿”,是指人们在遇到困难或面临艰难的处境时,能够坚持到底,顽强不屈,奋力前行,殚精竭虑,也要实现心中志向的一种精神。我国历史上许多人物因为具备“坚韧”的品质而成就了伟业。司马迁《报任安书》:“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些人虽都身处逆境,但始终坚韧不拔。三国时,孔明六出祁山,屡伐中原而不胜;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但他们始终不气馁,坚韧刚毅,戮力前行。“韧”代表了一种精神。“韧”,打不折,折不弯,弯不断。“韧”形于外是柔如革,形于内则必定是坚如刃。兼二者之长而融之,则有险必攻,有难必克。
1705203956
1705203957
1705203958
1705203959
1705203960
1705203961
1705203963
土生说字 谦逊
1705203964
1705203965
有修养的人清净,有学问的人谦逊。
1705203966
1705203967
谦
1705203968
1705203969
【謙】
1705203970
1705203971
qiān
1705203972
1705203973
1705203974
“谦”,繁体为“謙”。形声字,从言,兼声。
1705203975
1705203976
“言”为语言,“谦”从“言”表示与言行有关。“兼”为兼顾、兼容、兼并,意指包容。“言”“兼”为“谦”,表示说话办事要兼顾各方,考虑周全,留有余地,不能自顾自说,不计后果。“言”在“兼”前,说明表达和沟通离不了语言;包容他人言行,也需要语言来表达。《玉篇》:“谦,逊让也。”“谦”的本义为谦虚、谦逊。
1705203977
1705203978
《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天道是使满盈有余者亏损而增益不足的,故日行而有四时,月行而有圆缺。地道改变满盈而补充谦逊低下,故水流润下,使人无不平之叹。鬼神损满盈之众而降福谦逊虚心之人。人的本性也是憎恶骄傲自满,而喜欢谦逊有礼。物极必反,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任何事物发展到了极点,达到了圆满的时候必然要走向衰败,所以,世间万物若想保持中正平和之态就应具备“谦”的品德。
1705203979
[
上一页 ]
[ :1.705203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