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205941e+09
1705205941 古人的上衣都有宽大的袖子,手拿着东西的时候,把袖子放下,人们就看不到手里面拿着什么了,所以袖子可以隐藏东西,“袖”由此作为动词,表示把东西藏到袖子里面。明代宗臣《报刘一丈书》:“袖金以私之。”意思是把钱藏到袖子里面偷偷地送给守门人。“袖刃”指在衣袖中暗藏兵器,这样可以出其不意地攻击对方,达到制胜的目的。有种暗器叫做“袖箭”,就是藏在衣袖里暗中射人的箭,它是借着弹簧的力量发射的。成语“袖手旁观”指把手藏到袖子里面,在旁边看着,不想参与眼前的事情。
1705205942
1705205943 一件衣服中,领子和袖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领袖”用来代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等的领导人。“袖”字右边的“由”有听从、归属的意思。
1705205944
1705205945
1705205946
1705205947
1705205948
1705205949
1705205950 土生说字 [:1705201930]
1705205951 土生说字 民主
1705205952
1705205953 民主就是人民选择谁来进行统治,人民授权谁来进行管理。
1705205954
1705205955
1705205956
1705205957
1705205958
1705205959
1705205960 土生说字 民 mín
1705205961
1705205962
1705205963 “民”,象形字。
1705205964
1705205965 “民”的金文字形像以有刃的物体刺左眼的样子。周朝最初把战俘的左眼刺瞎作为奴隶的特征,“民”最早指奴隶。“民”又为百姓,没有功名,服役纳税,有别于君臣百官之人。楷书“民”从冂,从氏:“冂”为囊括、包括,“氏”为姓氏。
1705205966
1705205967 民为百姓,是所有的姓氏都囊括其中,所有的姓氏组成一个整体,处于同一个阶层;皇帝只有一个,民却有万千,故“冂”“氏”为“民”。
1705205968
1705205969 “民”又从尸,从戈省:“尸”为人低头的样子,“戈”为双手持劳动工具。意为民是低头劳动,靠双手的勤奋劳作为生,并将自己辛勤劳动获得的果实,双手贡奉朝廷。“丶”为枪,“丿”为刀,“戈”去掉“丶”、“丿”,是去掉百姓手中的兵器,只留下有长柄有勾齿的耒耜进行劳作,以弱民力,使其没有能力反抗朝廷。“民”是数量最多的群体,代表着人类的生存、生活、发展水平,“民”又指人、人类。
1705205970
1705205971 《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民”是相对于君主、群臣百官和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庶民,是社会底层最广大的群体。所谓“民间”,就是广大群体的生存空间,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民间生活与历史的浓缩就是民间文学,它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歌谣等等,主要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范围内广泛流传,内容鲜活,生命力极强。“民”也泛指整个人类或笼统表示人的概念。《诗·大雅·生民》是赞颂周民族诞生的诗篇,题为“生民”。此篇描写的是人类诞生的故事,讲的是先祖姜嫄脚踏天人的足迹,有感生灵而受孕,生下了周民族的创始人后稷,即诗中所说的“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姜嫄“生民”是生下了周族的始祖,也孕育了整个民族。
1705205972
1705205973 古者,土著曰“民”,外来曰“氓”,所以“民”也专指世代定居本地的人,中原人也特称汉族人为“民”。《东坡志林》卷一:“步西城,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苏东坡走了很多地方,到了各民族杂居的热闹地带,到达住所时已经是三更了。“民夷”就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民夷杂糅”不同文化交互碰撞,尤指纷然繁华之貌。
1705205974
1705205975 在法律范畴上,“民”指公民,是拥有国籍,依法享有特定权利,并履行一定义务的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称为“民权”,主要包括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等。随着法制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纠纷、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现象日益普遍。
1705205976
1705205977 政治上,“民”指民众。民主、民权、民生,都是为了保障民众的权益。古代“民”是奴隶,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今天,“民”是主人,既有义务,也有权利。政府执政、行政的基础在于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所以,政府的一切政策、法规和举措都要为民着想,为民造福,否则就会遭到全民的反对。
1705205978
1705205979
1705205980
1705205981
1705205982
1705205983
1705205984 土生说字 主 zhǔ
1705205985
1705205986
1705205987 “主”,象形字。
1705205988
1705205989 篆文的“主”字上面从“丶”,为火焰形,下像灯碗灯座形。火焰是灯的中心主体部位。《说文·丶部》:“主,灯中火主也。”本义为灯头火焰,后来另加义符“火”构成“炷”字表示这层含义。今体“主”为“王”上一“丶”。“丶”似头,表示身体的主体部分,起统率作用;“王”为君王、大王,为首领。“主”即王者点头做主。“主”为主人,可表示权力的拥有者,如物主、东道主;是事件中的当事人、带头人,如盟主、事主;王者要令人信服,就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此为主张、主见;拥有关键的一点,便有了做主的权利,此为主权、主体。家有一家之主,国有一国之君。将“丶”视为事情的关键、重点、核心:做主之人须有王者风范,能够头顶重任,拥有主见,把握关键,掌握核心,要努力抓住属于自己管辖的关键之点,使之不被他人侵犯和掠夺。
1705205990
[ 上一页 ]  [ :1.7052059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