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206077e+09
1705206077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集市代表着商品经济自发的萌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集市概念,早已经超出了传统界定的内涵。
1705206078
1705206079 “集”不再仅仅是面对面的货物买卖场所,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股票交易所和期货市场就是一种不见面的新型集市。虽然不见面,其庞大的规模和巨额的交易量却是我们的祖先所无法想象的。随着经济的发展,集市的规模和形式还将有新的变化,这种发展的趋势使得“集市”这个词不但没有走下历史的舞台,而且愈发充满了光彩与活力。
1705206080
1705206081
1705206082
1705206083
1705206084
1705206085
1705206086 土生说字 中 zhōnɡ zhònɡ
1705206087
1705206088
1705206089 “中”,指事字。
1705206090
1705206091 “中”的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是中心、当中。古时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必先立徽帜,群众以此为中心环绕而坐,久而久之,徽帜成为中央的象征。甲骨文常在徽帜中部加具有指事意味的点,或者将徽帜的飘带省去,只留一竖,将点双勾成“口”而成“中”,遂与今日字形相同。现在的“中”由“丨”、“口”组成。“丨”处于“口”的中间位置,使口的两侧大小相当、左右对称,与建筑学所谓的中轴线颇为相似。
1705206092
1705206093 “中”由中间、中央引申为内、里面,与外相对。《说文·丨部》:“中,内也。”《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国中即城内。
1705206094
1705206095 “中”由中间引申为不偏不倚、中正,如《荀子·天论》:“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中”由中间位置引申指中等水平,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韩非子·难势》:“中者,上不及尧、舜,而下亦不为桀、纣。”中等的国君,比上不及先贤尧和舜,但比下等的暴君桀和纣又要强得多。
1705206096
1705206097 儒家将“中庸之道”作为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以达到太平和合境界的理论和方法。中庸之道的主要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太平和合的境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将中和作为人生之准则,作为社会之理想。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五达道指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五种人际关系。三达德就是用来调节五种人际关系的仁、智、勇三种天下通行的品德。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是慎独自修、忠恕宽容和至诚尽性。慎独自修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约束,忠恕宽容要求人们互相谅解、体仁而行。至诚尽性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
1705206098
1705206099 “中”由中间引申为一半。“中辍”指半途停止;“中夕”指半夜;“中分”指从中间分开。“中”作为方位名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表示中间、居中。“中阵”指居中的阵地、营垒,一般为主帅所在地;“中部”指居中的部分;“中处”指适中的处所。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中”表方位,也指宫禁之内,并借指朝廷。“中涓”是皇帝亲近的侍从官;“中书”指皇宫中的藏书。“中土”指中原地区,古以冀州为中土,汉以来以河南为中土;“中天”指天空的中央;“中色”指中央之色,即黄色。《新书·属远》:“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
1705206100
1705206101 “中”指人的内心,如“悲从中来”。“中私”指内心的感情;“中函”指藏蓄于内心。“中”亦指内脏,如《素问·阴阳类论》:“五中所主,何藏最贵?”“中”作为方言,有成、行、好之意,如:“中不中?”“中”又是中国的简称,如“古今中外”、“洋为中用”。
1705206102
1705206103 “中”作动词时读作“zhònɡ”,表示正好对上、射中、正合心意的意味,如“看中”指经过观察,感觉合意;“中的”指箭射中靶子。古时科举考试被录取也用“中”表示,如“高中状元”。动词“中”还有遭受、受到的意思,如“中煤气”、“中风寒”、“中计”等。
1705206104
1705206105
1705206106
1705206107
1705206108
1705206109
1705206110 土生说字 [:1705201933]
1705206111 土生说字 议程
1705206112
1705206113 议程设置是引导大众对社会焦点问题进行选择性关注。
1705206114
1705206115
1705206116
1705206117
1705206118
1705206119
1705206120 土生说字 议 yì【議】
1705206121
1705206122
1705206123 “议”,繁体为“議”。形声字,从言,義声。
1705206124
1705206125 “議”从“言”表示与语言、言论有关;“義”为“义”的繁体字,表示合宜的道德、行为、道理是大众公认的。“言”“義”为“議”,表示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展开讨论。《说文·言部》:“議,语也。”本义为商议、讨论。“議”从言,从義,表明“言”为“議”的形式、手段,“義”为“議”的宗旨、目的。“議”又从言,从羊,从我。“羊”是善良、吉祥、重义的象征;“我”为第一人称自指。“義”字“羊”在上,寓意每个“我”在“議”的过程中都要出于善良美好的心愿,都要持有正义、正直、公正、公平的态度,把善意、吉祥、良好的建议或意见说出来。“義”字“我”在下,寓意“議”首先要代表大众的利益,要合道义,讲伦理,去私利,弃小我,为大我。“議”就是要坚持正义,从众人的意愿出发,为众人的利益服务。
1705206126
[ 上一页 ]  [ :1.7052060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