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07232
1705207233
当某件事情出现麻烦时,要判定其对错,衡量其得失。这个过程正如快刀斩乱麻,把纷扰的东西切断,以便整理出头绪,再决定解决的方案。由此,“断”引申为判断、裁决的意思。“臆断”是凭主观猜测判断,“武断”为只凭主观判断就妄自行动。葛洪《抱朴子·微旨》:“世人信其臆断,便其短见,自谓所度,事无差错,习乎所至,怪乎所希。”世人往往相信自己凭主观想象和猜测而下的判断,凭仗自己的短见,自认为所揣度的事无差错。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任何专家、学者都不可能无所不知,样样精通,如果总是自恃权威,自以为是,本来自己不内行,却非要去臆断、武断,不但贻笑大方,有时还会误导民众和国家,造成严重后果。
1705207234
1705207235
“斷”中的一横均匀地等分了四个“幺”,说明判断一件事情必须要本着公正的态度,要不偏不倚。古代把判决案件叫做“断案”,现在叫做审判。二者都要求重证据,重口供,深入调查,细致剖析,最忌捕风捉影,主观臆断,徇私舞弊。
1705207236
1705207237
1705207238
1705207239
1705207240
1705207241
1705207243
土生说字 警惕
1705207244
1705207245
思则无过,忍则无祸,慎言无悔,谦让无仇。
1705207246
1705207247
1705207248
1705207249
1705207250
1705207251
1705207252
土生说字 警 jǐnɡ
1705207253
1705207254
1705207255
“警”,形声兼会意字,从言,敬声。
1705207256
1705207257
“警”的本义为告诫、戒备。《说文·言部》:“警,戒也。”“警”从敬,“敬”为恭敬、端肃;“警”从言,表示与人的言行有关。
1705207258
1705207259
“敬”“言”为“警”,表示以恭敬之心,用严肃的语言,郑重地告诉对方,使对方引以为戒或有所警惕、警觉或警醒。“警”由本义引申指须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如警号、警报、警钟等。进而表示感觉敏锐、见解独到之意,如警句、警言等。“警”又特指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如警察、警官、民警。“敬”“言”为“警”,寓意作为履行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人员,对所保护的对象应持尊敬的态度,用尊敬的语言向对方提出警告。而作为被警告者,也应怀着崇敬之情和感恩之心面对警告者,并用语言表示谢意。
1705207260
1705207261
“警”为警告、告诫。《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原来袭人见他无明无夜和姐妹们鬼混,若真劝他,料不能改,故用柔情以警之。”其中的“警”用为提醒、告诫。警告是出于关心,是为了避免再次犯错误或发生事故。如果言辞太过激烈,态度蛮横而充满谴责,很可能适得其反。“警”也指让人肃然起敬、不敢怠慢苟且的警策句、警人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产生和流传着大量的格言警句。这些精警之言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直指生活的本质,精辟深邃,耐人寻味。警言、警语、警句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它们能陶冶性情,激励上进,发人深思,让人警醒。
1705207262
1705207263
“警”又表示戒备之意,即防范可能发生的危险,如警卫、警戒、警备、警惕等。《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撤,警也。”王侯会面,警卫却没有撤去,这正是有所警惕的表现。“警”也指通过警力来履行对他人的告诫、劝阻、防卫等职责的人或组织,如警备队、警卫区、警卫员、警署、警察等。
1705207264
1705207265
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的中坚力量。在我国,因职责的不同,警察可分为治安警、交警、乘警、水警、刑警、特警等。
1705207266
1705207267
何谓“警”?从警字的结构看,上敬下言,意为敬心在先,敬语在后。或者说表现在外的语言是建立在恭敬心的基础上的。警察是百姓的公仆。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察,首先要有尊重百姓的心态,要有为百姓服务的责任感,以暖如春风的言行,深入到百姓中去,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为百姓排忧解难。绝不能依仗百姓赋予的权力,趾高气扬,耀武扬威,只有权利欲,没有服务心,或利用职权,贪赃枉法,知法犯法。当然,尊敬是相互的。为了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为百姓营造一个安定的治安环境,警察风里来,雨里去,任劳任怨,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生命,他们应得到百姓的尊敬。
1705207268
1705207269
1705207270
1705207271
1705207272
1705207273
1705207274
土生说字 惕 tì
1705207275
1705207276
1705207277
“惕”,形声字,从心,易声。
1705207278
1705207279
“惕”从心,说明与内心活动有关;“易”为变化、变易。“心”“易”会意及时调整心态,以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此种心态即为“惕”。《说文》:“惕,敬也。”“敬”通“警”,表示机警、警觉。“惕”的本义为小心谨慎。
1705207280
1705207281
远古时期,人类之所以能够以微弱之躯来统治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有自觉改造的意识。人知道自己的力量敌不过凶猛的野兽,所以提前采取多种措施,对外在环境的潜存危险时刻保持警惕之心。
[
上一页 ]
[ :1.7052072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