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208442e+09
1705208442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中讲:“古人好以己之著书假作他人,今人好以他人之书假作自己。”这实在是切中肯綮之论。古人造伪书,最常见的还是著作者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宁愿把著作权送给权威。
1705208443
1705208444 而现在的“伪书”却大多是混淆和冒用名人署名、虚构外国作者以牟取暴利。这种行为使得图书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1705208445
1705208446
1705208447
1705208448
1705208449
1705208450
1705208451 土生说字 装 zhuāng【裝】
1705208452
1705208453
1705208454 “装”,繁体为“裝”。形声字,从衣,壮声。
1705208455
1705208456 “壮”为大、有力之意;“衣”是披覆在物体外面起包裹作用的东西。“壮”“衣”为“装”,意为用大的东西包裹。《说文·衣部》:“装,裹也。”“装”的本义指包裹、行囊。“装”从“衣”,又表示与衣物、衣着有关,表示穿在身体外面的衣物,如“服装”、“便装”、“中山装”。“装”后用来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也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如“装备”、“装置”、“装甲”。服饰可以改变人的原貌,因而“装”又引申指打扮,又有做作之意,如“佯装”、“装模作样”。“装”后引申指安置、安放,也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如“装订”、“装帧”、“装裱”。
1705208457
1705208458 “装”有衣服、服装之意。“军装”指军队的制服;“冬装”指冬季穿的御寒的服装。清代方苞《狱中杂记》:“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装资”指置办嫁妆的费用;“装新”指穿戴结婚时的礼服和饰物。“装”亦可指服装的式样。“西装”指西洋人穿的衣服样式,亦特指男子的西式上衣、背心和裤子。“中装”指中国的一种旧式服装。“装”还可引申为行装、行李。“约车治装”指准备车马,整理行装,泛指做出发的准备。《战国策·齐策》:“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束装就道”指整好行装走上旅途。清代王韬《淞隐漫录·燕剑秋》:“生素闻西湖名胜,思往一游,束装就道。”“办装”指置办行装。《汉书·龚胜传》:“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安车驷马迎胜,即拜,秩上卿,先赐六月禄直以办装。”清代赵翼《游洞庭东西两山》:“办装有贤侯,结伴得同调。”
1705208459
1705208460 衣服最基本的作用是遮体、御寒,但是随着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提高,衣服已经成为人们装饰的重要部分。“装”有装饰、打扮之意。《玉篇·衣部》:“装,束也。”“装奁”指女子梳装用的镜匣。“装饰”指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的化妆打扮。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一:“千金装马鞍,百金装刀头。”“装点门面”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装点”指装饰;“门面”指外观。元代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装点着门面。”古时在塑佛像时,先在佛像背后留一空洞,开光时,由住持高僧把经卷、珠宝、五谷及金属肺肝放入封上,称“装藏”。
1705208461
1705208462 “装”引申为假装、故意做作之意。“装模作样”指故意做出种种姿态;“装聋作哑”指故意装成什么都不知道;“装神弄鬼”本指巫觋或乩童代替鬼神示意的动作,后比喻故弄玄虚;“装腔作势”比喻故意做假的虚伪情态。《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三回:“也不言语,只装鬼脸。”“装洋相”指假惺惺的动作。“洋相”原应为“羊相”。据《周礼·夏官》载,周朝时设有“羊人”之职,是专门掌管羊牲及祭祀割屠的官员。古代祭祀前要捕捉最肥美的羔羊,就由“羊人”头戴羊角,身披羊皮,装作羊儿混入羊群,以期将其诱入某地而捕获。这种最早的着羊之装就是装羊相。
1705208463
1705208464 “装”有装置、安装之意。“装修”指房屋主体结构完成后的内部设施安装及墙面作业,是房屋交付使用后的进一步装潢美化。“武装”指用武器装备军队。“装”有装入、放进之意。唐代陈陶《水调词》:“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装”还有运载之意,“装卸”指装载与卸下。
1705208465
1705208466 对书画作品的修整也称之为“装”。“装池”指装裱古籍或书画;“装轴”指书画裱托后,在纸尾加横轴,便于舒卷或悬挂。“装”还指书籍装订的式样。“平装”指一种用纸等软质材料作为书籍封面的装订方法,平装本也叫纸皮本。“精装书”指装订精美的书籍,一般在封面或书脊上包上布料。
1705208467
1705208468
1705208469
1705208470
1705208471
1705208472
1705208473 土生说字 [:1705201976]
1705208474 土生说字 奉承
1705208475
1705208476 批评你的人未必是仇人,吹捧你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1705208477
1705208478
1705208479
1705208480
1705208481
1705208482
1705208483 土生说字 奉 fènɡ
1705208484
1705208485
1705208486 “奉”,会意字。
1705208487
1705208488 “奉”的金文像双手捧物之形。《说文·廾部》:“奉,承也。”本义为承受。小篆字形上从丰,“丰”为丰收、丰硕;下多出一“手”,如此“奉”则有三“手”:“三”为众多。三“手”强调了“奉”是万众一心,态度庄重恭敬,真挚诚恳。
1705208489
1705208490 今体“奉”可视为从三,从人,从手,“奉”是众人同时伸出手以恭敬、诚挚之心而贡献。“奉”意为双手恭敬地捧着,也有献给、祭献之意,如奉献、奉赠。“奉”字强调了人的内心感受,是人内在的一种信仰,如信奉、供奉。后引申有尊重、遵守之意,如奉行、奉公守法;也表示敬辞,如奉送、奉还;又如奉承,表示恭维、献媚。“奉”也为以恭敬之心双手接物,表示承受,如奉命、奉从。
1705208491
[ 上一页 ]  [ :1.7052084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