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216289e+09
1705216289
1705216290 “消”有享受、受用之义。唐代白居易《哭从弟》:“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消”亦有禁受、经受之义。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为了一个目标而花费时间、金钱或是付出情感,“消”有值得之义,亦有抵得上、配得上之义。宋代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705216291
1705216292 “消”还有消息之义。元代关汉卿《救风尘》:“两头往来。传消寄信都是我。”在中医学上,有一种病叫消渴,就是糖尿病。
1705216293
1705216294 费【費】
1705216295
1705216296 fèi
1705216297
1705216298
1705216299
1705216300
1705216301 “费”,繁体为“費”。形声字,从貝,弗声。
1705216302
1705216303 “贝”为原始货币,从“贝”的汉字多与财物有关;“弗”为否定词“不”。“弗”“贝”为“费”,是钱非钱,是物非物,不把钱当钱花,不把物当物用,将财物用去、挥霍掉或消耗掉,此为消费、浪费、耗费。消费、浪费、耗费之后财物就不是财物了。《说文·貝部》:“費,散财用也。”使用、消耗非钱非物的东西,也称“费”,如费心、费力、费时、费神、费事等。花费为日常所必须,非钱不可得,无物可替代,此视为必须的“费用”,如学费、劳务费、交通费等。
1705216304
1705216305 “费”也特指花费的钱财、费用。《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烧埋之费”就是安葬的费用。《论语·尧曰》:“君子惠而不费。”君子应当给别人很好的利益,而又使其没什么花费。现在惠而不费的意思是指给别人好处,自己又没有什么损耗。损耗是“费”的引申意义。《广雅》:“费,耗也。”“费时”指耗费时间;“费神”指做事情损耗神思;“费尽心机”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损耗一点力气。“费”也指语言多余,言辞烦琐。“费辞”指多费言词、饶舌。不辞费是古代礼的准则之一,出自《礼记·曲礼上》,意思是不说多余的话。如果任意花费钱财,不计较其是否用得恰当,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价值,此为“浪费”。浪费是对金钱和财物的挥霍糟蹋,是奢侈浮华。《管子·八观》:“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国家奢侈了,各种用度就会浪费,这样会直接导致百姓的贫困。
1705216306
1705216307 中华民族历来有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古语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然,崇尚节约并不是提倡大家都过苦日子,反对浪费并不是排斥消费。浪费后来也泛指对人力、时间和资源等使用不当或没有节制。当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度开发、破坏和浪费,导致了资源的极度紧缺,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制止,人类的生存环境将会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1705216308
1705216309 “消费”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而使物质财富消耗。消费,是经济学中永恒的核心话题,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历来为经济学界所关注,更为国家职能部门和决策者所重视。消费促进经济的正常运转,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和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测量器”;消费能及时反馈经济现状,又是引导经济运行不断改善的“指示灯”。作为消费主体的消费者,不但创造了需求,创造了财富,创造了机会,而且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引导百姓合理、健康、理性的消费,对保持国家经济平稳持续的发展至关重要。
1705216310
1705216311
1705216312
1705216313
1705216314 土生说字 [:1705202132]
1705216315 土生说字 创造
1705216316
1705216317 什么叫“危机”?危机就是危险中的机遇。
1705216318
1705216319 创【創剙剏】
1705216320
1705216321 chuāng chuàng
1705216322
1705216323
1705216324
1705216325
1705216326 “创”,繁体为“創”,异体为“剙”、“剏”。金文作“刅”,会意字,从刃,从丶。
1705216327
1705216328 今“创”为形声字,从刀,仓声。“仓”是储物之所。物进仓廪即为旧物,故可将“仓”理解为陈旧之意;“刀”是一种兵器和工具,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仓”为封闭的、陈旧的事物,“刀”为破旧立新的手段。故“仓”“刀”相合为“创”,可表示改革创新。“创”还有始造之意,读为“chuàng”。《广雅》:“创,始也。”
1705216329
1705216330 “刅”的字形为双刃刀,表示刃可伤人损物,意为创伤或损伤、伤害,读作“chuāng”。《说文·刃部》:“刅,伤也。”异体字“剙”、“剏”从“并”,从“刅”,或从“刃”。“剙”、“剏”的字形为利刃相合,亦是创伤之意。
1705216331
1705216332 “创痍”指创伤,也指受伤的人。东汉班固《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高帝蒙霜露,沫风雨,赴矢石,野战攻城,身被创痍。”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谭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创痍被于草棘。”又比喻人民遭受的战祸、疾苦。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创巨痛仍”指创伤深重而悲痛长久。唐代柳宗元《寿州安丰县孝门铭》:“创巨痛仍,号于穹旻。”“重创敌军”即是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礼记·三年问》:“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此处是说失去亲人所受到的痛苦犹如身体受到重大创伤,必须经过三年之久才能平复。延伸开来,“创”泛指对人的肉体和心灵上所造成的伤害。《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柳中流矢,裹创而战,众皆披靡。”萧柳被敌人射过来的乱箭所伤,于是拔出箭来,包裹住伤口,冲上前去继续作战。众人为他的英勇气概所鼓舞,也都奋勇向前,所向披靡。“创伤”多指用刀剑等刺破肌肤所造成的开放性外伤。“创痕”、“创疤”即受伤后留下的疤痕;“创面”是创伤的表面;“创口”则是指开放性的伤口。
1705216333
1705216334 “微创技术”是应用当代先进的电子电热光学等设备和技术,以电子镜像代替肉眼直视,以细长器械代替手术刀,力求以最小的切口路径和最少的组织损伤,完成对体内病灶的观察诊断及治疗。微创技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疤痕细微或无疤痕的特点。
1705216335
1705216336 “创”引申为惩罚。“哀矜惩创”意思是爱怜而又责罚。“哀”、“矜”是怜悯;“创”是惩罚。宋代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1705216337
1705216338 “创”从“刀”,“刀”也可以代指工具、方法、手段和途径。仓库中能够堆满货物,那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才能拥有,需要通过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所以一个从无到有的开端也是“创”,读作“chuàng”。“创”表示初次、开始的意思。开创、创造、首创,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最惊天动地的创造莫过于创世纪。我国古老神话传说中,担当这一重大任务的是一个叫盘古的神,他开天辟地,又令天地分离;他造日月星辰,又将自己的躯体骨骼化为山川河流,林木雨露。其后又有女娲抟泥而造出男人和女人,故称女娲为人类的始祖。天地人具备,才有了人类社会,有了人的创业,即开创事业。人们常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开创事业的时候,条件艰苦,人们感到很困难。然而创业成功以后要守稳基业并使它繁荣昌盛则更为艰难。“创业守成”意为开创未有之业,守持既成之业。古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创业,乃是指创立帝业。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帝指刘备,刘备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就中途撒手人寰。“草创未就”指刚开始做,尚未完成。“草创”指开始创办或创立;“就”是完成。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 上一页 ]  [ :1.7052162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