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35565
Susan is reading a book.(Susan在读书。)
1705235566
1705235567
Susan turns the key.(Susan转动那把钥匙。)
1705235568
1705235569
Susan kicks the ball.(Susan踢那个球。)
1705235570
1705235571
Susan sings a song.(Susan唱一首歌。)
1705235572
1705235573
解释一下为什么在这些句子中工具没有被表达出来。
1705235574
1705235575
3.为了描述动作链,Langacker实际上提供了两个隐喻:+BILLIARD BALL+(+台球+)隐喻和可以被称之为+RIVER+(+河流+)的隐喻(这是他的能量流概念的基础)。你认为这两个隐喻中的哪一个更有用?
1705235576
1705235577
4.小句句型并不只是表达了动作链和心理互动,它们还反映了一种“容器-内容”或“部分-整体”关系。试用这些意象图式来解释如下例句:
1705235578
1705235579
The bus holds 40 people.(这辆车可以载40个人。)
1705235580
1705235581
Our village consists of a church and three cottages.(我们村里有一座教堂和三所别墅。)
1705235582
1705235583
The area abounds with pubs.(这个地区到处都是酒吧。)
1705235584
1705235585
This anthology assembles a lot of unknown poems.(这部诗集里有很多不知名的诗。)
1705235586
1705235587
5.出于语法研究的目的,动词通常被区分为动态和静态动词意义(或情状类型)。研究一下这种分类(如:在Quirk 等1985:200以次,或者Greenbaum 和Quirk1992:55 以次),并且讨论它何处与Langacker动作链、心理互动及容器-内容结构区分相同。
1705235588
1705235589
1705235590
1705235591
1705235593
认知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4.3 其他类型的凸显及认知处理
1705235594
1705235595
紧随前面两节举隅性地讨论了主体/背景对比之后,本节的目标是结束这一研究并将其成果融入由Langacker建立的认知语法的框架。鉴于这是一个非常全面的理论,本节只讨论一些核心概念:认知单位、认知域和词类层面、小句及言语事件中的侧显。
1705235596
1705235597
从认知的观点来看,大多数的语言表达的基础都是对现实世界中物体或情景的感知。这种输入最初也许是一种知觉刺激的混乱的集合。在这种未加工的认知输入可以被“翻译”成语言表达之前,它们需要组织成更为具体的认知单位。如果我们试图研究这些翻译中的认知过程,最迫切的问题是:
1705235598
1705235599
· 认知单位是如何建立的?
1705235600
1705235601
· 这些认知单位是如何被翻译成存在于单词中的词汇范畴的?
1705235602
1705235603
· 当对一个更为复杂的情景进行概念化并用语言来表达时,这些词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1705235604
1705235605
下面,我们将试着回答这三个问题,我们的说明以Langacker的框架为基础。
1705235606
1705235607
认知输入、认知单位及认知域(15)
1705235608
1705235609
即使人们认为——正如我们刚做的那样——一种情景的认知输入由大量不同的刺激组成,这种输入也会立即处于控制之中。在第1和第2章中我们已经谈到一种解释这种控制过程的方法。在那里,我们认为由于这些最显著的物体生物和人所具有的完形特征,它们易于被看作某种基本层次范畴的成员。然而Langacker却持有一个更为抽象的观点,他认为每一个刺激都按照他所说的认知域(domains)来评价。根据他(Langacker1987a:147)的说法,认知域是“刻画语义单位(即下面小斜体大写字母[汉字用粗楷体]表示的‘认知单位’)的语境”。最基本的认知域是空间和视觉、温度、味道、压力、痛感及颜色。
1705235610
1705235611
1705235612
1705235613
1705235614
图4.19 认知域和认知单位:圆和弧(Langacker1987a:184)
[
上一页 ]
[ :1.7052355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