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235597e+09
1705235597 从认知的观点来看,大多数的语言表达的基础都是对现实世界中物体或情景的感知。这种输入最初也许是一种知觉刺激的混乱的集合。在这种未加工的认知输入可以被“翻译”成语言表达之前,它们需要组织成更为具体的认知单位。如果我们试图研究这些翻译中的认知过程,最迫切的问题是:
1705235598
1705235599 · 认知单位是如何建立的?
1705235600
1705235601 · 这些认知单位是如何被翻译成存在于单词中的词汇范畴的?
1705235602
1705235603 · 当对一个更为复杂的情景进行概念化并用语言来表达时,这些词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1705235604
1705235605 下面,我们将试着回答这三个问题,我们的说明以Langacker的框架为基础。
1705235606
1705235607 认知输入、认知单位及认知域(15)
1705235608
1705235609 即使人们认为——正如我们刚做的那样——一种情景的认知输入由大量不同的刺激组成,这种输入也会立即处于控制之中。在第1和第2章中我们已经谈到一种解释这种控制过程的方法。在那里,我们认为由于这些最显著的物体生物和人所具有的完形特征,它们易于被看作某种基本层次范畴的成员。然而Langacker却持有一个更为抽象的观点,他认为每一个刺激都按照他所说的认知域(domains)来评价。根据他(Langacker1987a:147)的说法,认知域是“刻画语义单位(即下面小斜体大写字母[汉字用粗楷体]表示的‘认知单位’)的语境”。最基本的认知域是空间和视觉、温度、味道、压力、痛感及颜色。
1705235610
1705235611
1705235612
1705235613
1705235614 图4.19  认知域和认知单位:圆和弧(Langacker1987a:184)
1705235615
1705235616 这些基本认知域的功能,尤其是空间认知域,在涉及几何形状时尤为明显。图4.19的认知单位圆及弧说明了这一点,用方形代表认知域,黑粗线代表认知单位。图(a)说明,圆这一认知单位是如何在二维空间认知域中得到刻画的。如果应用主体/背景对比,那么圆是主体或侧面(profile),而认知域则起到了背景或基底(base)的作用。(Langacker用“侧面”和“基底”给主体/背景对比引入了另一个隐喻,这一隐喻对于描述这种认知过程中的对立似乎尤其适用。)与圆不同,弧这个认知单位仅用空间认知域来定义是不够的。如果弧仅用空间认知域来侧显,它只代表了一条曲线,而不是圆的一段。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图(b)中的认知域不是一个二维的空间,而是一个圆的概念。也就是说,弧的定义需要两步,每一步都体现了主体/背景分离的实例。在第一层,圆侧显为一个认知单位,而它又在第二层为弧提供了认知域。因为“圆”是更具体的因而也是与弧更直接相关的认知域,圆就被称弧的基础域(primary domain)。
1705235617
1705235618 关于更具体的认知域如何来自基本认知域,弧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让我们看一个更复杂的例子,它说明不同认知域是如何同时出现的。我们来看一下BODY(身体)这个认知单位。就其形状而言,这一单位是在“空间”认知域中刻画的,但它也针对“颜色”、“温度”之类的其他基本认知域进行具体化。这样,这些基本认知域构成了身体这个认知单位矩阵。身体这个认知单位接下来又为手臂提供认知域,手臂又为手、肘等提供认知域。手这个认知单位又为更具体的认知单位手指提供认知域,最后,手指可看作是被侧显的指关节这一单位的(基本)认知域。
1705235619
1705235620 然而,有的认知单位是不能根据“空间”、“温度”或“颜色”这些基本认知域来定义的。Langacker所举的例子(1987a:185)是叔叔这一认知单位,它是根据“人类”,“性别”,“出生”及“生命循环”,“父母/子女关系”及“兄弟姐妹关系”这些认知域来定义的。考察这些例子,我们为叔叔这一认知单位找到了更具体的基本认知域,宽泛一点说的话,它是由人、兄弟及父母这些概念来定义的。
1705235621
1705235622 这一论述表明,Langacker的认知域(或语境)概念比1.3节提出的语境概念更宽。在那里,我们将语境定义为有关系的词汇范畴(大部分是基本层次范畴,如海滩、沙子、铲子及小桶)之间互动的心理表征。对于Langacker来说,语境包括更基础的或更抽象(在这个词朴素意义上)的认知域,如空间、视觉、温度、味觉及颜色。如果这些认知域中的几个认识域被用来侧显同一个认知单位,其结果就是一个基本认知域的矩阵,这表面上像是正统语言学根据特征对意义的描写。所不同的是,在Langacker看来,这些基本认知域并不是从单词的意义中“派生”或“抽象”而来的,而它们之所以“基本”,意思是它们表征了基本的人类体验,而且不可分解为别的更基本的认知域。换句话说,它们是我们接近并把握世界的认知工具。
1705235623
1705235624 这种认知域矩阵是基底(或背景),认知单位则相对于认知域矩阵被侧显(为主体)。这其中的过程是真正前语言的,说的是原则上它并不决定将用何种语言表达来表现该认知单位。因而,以上暂时标为指关节的认知单位可由名词指关节来表示,但在一定情景中可包含于敲这一动词表示的行为中,因此可由动词敲来表示。与此相似,肘这一认知单位可由名词肘来表示,但在短语“弯曲手臂”中,也会由动词弯曲来表示。正如这些例子所示,认知单位转化为认知范畴(我们引入的第二个问题)与词类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原则还是凸显原则,这里也就是选择直接相关的认知单位来表达一个特定的情景,这也许是认知处理中对主体/背景对立给人印象最深的应用。
1705235625
1705235626 侧显物体、人及关系:词类的浮现(16)
1705235627
1705235628 为了更详细地研究词类选择的过程,我们首先假定已经侧显了一个复杂的、由以某种方式属于共同关系的三个个体组成的认知单位。对照图4.20,其中的图(a)图解了这种认知单位(个体由小圆圈代表,同类关系由连接它们的短线表示)。
1705235629
1705235630
1705235631
1705235632
1705235633 图4.20 认知单位group(组)的侧显选择(改编自Langacker1987b:69)
1705235634
1705235635 图(b)和图(c)代表了这个认知单位转变成认知范畴的两种方式。如图(b)所示,将认知单位作为基底(或背景),就有可能凸显三个个体之间的关系。这一被侧显的关系(profiled relation)可以用副词together(一起)表达(正如Langacker所提出来的那样),但也可以用形容词common(共同的)或者由动词share(共有)来表示,就像在下面的几个例子那样:
1705235636
1705235637 The three people were together.(三个人在一起。)
1705235638
1705235639 The three people have many common views and hobbies.(三个人有一些共同的观点及习惯。)
1705235640
1705235641 The three people share their views and hobbies.(三个人共有一些观点及习惯。)
1705235642
1705235643 用更概括的话说,我们可以认为共同关系及其他认知关系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某些副词及——最后——介词来表达。
1705235644
1705235645 第二种侧显选择(图(c)),将这个认知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在内,包括了涉及的各个个体及其关系,实际上侧显了包括其所有成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整个认知区域。这个被侧显的认知区域(profiled cognitive region)由一个名词,即词项group(组)来表示;它也可以由一个代词或The Haydn Trio(如海顿三重奏)这种更复杂的名词性短语来表示。
1705235646
[ 上一页 ]  [ :1.7052355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