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35627
1705235628
为了更详细地研究词类选择的过程,我们首先假定已经侧显了一个复杂的、由以某种方式属于共同关系的三个个体组成的认知单位。对照图4.20,其中的图(a)图解了这种认知单位(个体由小圆圈代表,同类关系由连接它们的短线表示)。
1705235629
1705235630
1705235631
1705235632
1705235633
图4.20 认知单位group(组)的侧显选择(改编自Langacker1987b:69)
1705235634
1705235635
图(b)和图(c)代表了这个认知单位转变成认知范畴的两种方式。如图(b)所示,将认知单位作为基底(或背景),就有可能凸显三个个体之间的关系。这一被侧显的关系(profiled relation)可以用副词together(一起)表达(正如Langacker所提出来的那样),但也可以用形容词common(共同的)或者由动词share(共有)来表示,就像在下面的几个例子那样:
1705235636
1705235637
The three people were together.(三个人在一起。)
1705235638
1705235639
The three people have many common views and hobbies.(三个人有一些共同的观点及习惯。)
1705235640
1705235641
The three people share their views and hobbies.(三个人共有一些观点及习惯。)
1705235642
1705235643
用更概括的话说,我们可以认为共同关系及其他认知关系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某些副词及——最后——介词来表达。
1705235644
1705235645
第二种侧显选择(图(c)),将这个认知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在内,包括了涉及的各个个体及其关系,实际上侧显了包括其所有成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整个认知区域。这个被侧显的认知区域(profiled cognitive region)由一个名词,即词项group(组)来表示;它也可以由一个代词或The Haydn Trio(如海顿三重奏)这种更复杂的名词性短语来表示。
1705235646
1705235647
诚然,观察GROUP(组)(或KNUCKLE(指关节)或ELBOW(肘))这一认知单位而注意到的这种侧显选择并非那么经常出现。一般来说,一个想到的情景的不同方面,或者适合于“名词性”的侧面(即由名词或代词所表示的侧面),或者适合于关系的侧面(动词、形容词及介词)。例如,想一想做饭的情景:相当清楚,用来做饭的配料和锅碗瓢盆是由名词来表示的;切、翻炒、下料这些基本行为则是由动词来表示的,但有时一些更特定动作也可能在描述行为的动词和描述工具的名词(如mix(搅拌)还是mixer(搅拌机))之间进行选择。比名词/动词选择更常见的是在两种关系侧面之间的选择,如位移动词及介词之间的选择,如下面的例句:
1705235648
1705235649
1.(a)She entered the room(她走进了房间)
1705235650
1705235651
(b)into the room(进入房间)
1705235652
1705235653
2.(a)He left the room(他离开了房间)
1705235654
1705235655
(b)out of the room(房间外)
1705235656
1705235657
3.(a)She climbed the tree(她爬上了树)
1705235658
1705235659
(b)up the tree(在树上)
1705235660
1705235661
这些成对的位移动词及方向介词也很好地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关系侧面有一个内在的主体/背景结构。如4.1节中所讨论的一样,像out(外)、up(向上)(还有into(进入))这种介词描述了可移动的射体(主体)及静止的界标(背景)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位移动词来说也是如此。
1705235662
1705235663
问题是:为何相同的射体/界标关系可以由两种方式——通过动词及介词——表达?或者更概括一点,如何解释词类之间的变换?Langacker寻找一种认知解释,认为词类之间的选择与我们的认知能力尤其是我们扫描认知输入的能力有关系,甚至是由这种认知能力决定的。
1705235664
1705235665
扫描及词类差异(17)
1705235666
1705235667
假定的扫描基本过程是对相似的和不相似的对象(如白色和黑色(或彩色)的点)的识别过程((Langacker 1987a:101以次)。很显然,这是记录图画或一些别的文件中的点的扫描器的工作原理。扫描过程开始启动后,累积的信息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看到或变成打印出来的资料。与这种技术处理相比,正如Langacker所设想的那样,人类的认知处理更灵活,并且可主要区分为总括扫描(summary scanning)和次第扫描(sequential scanning)。
1705235668
1705235669
在总括扫描中,一个情景的不同方面,像反映到一个认知单位里,被一个接着一个地检验,数据则被不断合计,扫描过程完成时,所有与这个认知单位有关的方面就作为一个整体集合在观察者的头脑中,就像一个单个的“完形”一样(参见1.2节)。这种在很大程度上和电脑扫描对应的扫描适合于名词性侧面,因为它能同时获得一个整体的认知领域,并解释作为名词典型特点的这种意义的综合性。但是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总括扫描也可以生成由介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一些关系侧面。
1705235670
1705235671
与总括的方法相比,次第扫描在应用时有更多的限制:实际上它只用于事件(即包含变化的过程)。至于总括扫描,有关的认知单位被连续地检查,但数据仅在事件的某一阶段被合计,当合计完成时,在事件的下一阶段,一组新的扫描数据被收集,如此继续下去。结果,我们得到的是一系列互不相同的小事件,这些小事件因而表现了隐含在事件中的变化。这种结果与看电影或录像相类似。就像显示的速度使我们不能区分电影的单个画面一样,认知处理的甚至更高的速度则意味着被感知事件是一个不间断的行为。就像这种描述所表明的那样,次第扫描也就适合于时间关系,并主要由(限定)动词来表示。这一区别最适合用涉及射体/界标明确对立的例子来解释,这将我们带回了列举在例(1)—(3)中那几组位移动词与介词。图4.21解释了第一对中的不同扫描类型,即动词enter(走进)和介词into(进入);也包括了相关的介词in(里)。
1705235672
1705235673
1705235674
1705235675
1705235676
图4.21 enter(走进)、into(进入)和in(里)的次第扫描和总括扫描(改编自Langacker1987a:144,245)
[
上一页 ]
[ :1.7052356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