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237004e+09
1705237004 和广告相比,谜语和笑话可能是更边缘化的文体类型,但从理解和认知处理的角度来看,它们也是十分有趣的。因此,Fauconnier和Turner作概念整合分析时,用“佛教和尚谜语”这个谜语作为的重要的一例,就不足为奇了。这个谜语是他们从Arthur Koestler的《创造活动》(The Act of Creation)(1964:183以次)概括成的,如下:
1705237005
1705237006 A Buddhist monk begins at dawn one day walking up a mountain,reaches the top at sunset,meditates at the top for several days until one dawn when he begins to walk back to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which he reaches at sunset.Make no assumptions about his starting or stopping or about his pace during the trips.Riddles:Is there a place on the path that the monk occupies at the same hour of the day on the two separate journeys?
1705237007
1705237008 (一天,有个和尚,拂晓开始爬山,日落时到达山顶,在山顶上打坐了几天,直到有一天拂晓,又开始往回走,日落时到达山脚。对他的出发或停留或者旅途的步速不作假定。出谜:在这两次不同的旅行中,在路上有没有一个地方是这个和尚在这天的同一时间在那里的?)
1705237009
1705237010 (Fauconnier和Turner 2002:39)
1705237011
1705237012 为了解这个谜,Fauconnier和Turner(2002:39)提出,应当想像和尚是在同一天沿着同一条路上、下山。这样假定以后,一定有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他“遇见自己”,也就是说,他在两次旅行中都经过这个地方,即使想像中见面地点的确切位置并不清楚。
1705237013
1705237014 在讨论整合之后,这个解释看起来像是整合过程的另一种同义的说法(并因此被Fauconnier和Turner用作此理论的引导性例子)。把两次旅行合并起来,我们认识到,两次旅行之间一定存在跨空间的同一关系,这是一种由和尚体现的关系;此外,他两次旅行所走的线路之间一定存在空间关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还一定存在时间关系。
1705237015
1705237016
1705237017 在这个整合中,所有这些关系都经过压缩。这个和尚和经过的路线在整合的空间中被轻而易举地统一在一起,而时间的压缩却只进行到一端:我们可以压缩两次旅行的日子,但却不能压缩想像中见面的时刻;这样,这个新生结构仍然是模糊的。请对照图6.10,在图中,路径和方向用直线和箭头表示,和尚的位置用黑圈表示,和尚用字母a1和a2表示。整合空间中的压缩用路径和日子记号的合并来表示,而想像中a1和a2的相遇地点的实际位置则缩小为之间的一段,但并非真正固定。
1705237018
1705237019
1705237020
1705237021
1705237022 图6.10 和尚整合的网络表征(选自Fauconnier和Turner 2002:45)
1705237023
1705237024 虽然这个新生结构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就是如此被显性化的,但这个谜的破解,却也只能通过把两次旅行整合为一次才能达到。这表明概念整合不仅是话语(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其他的现象)解释中差不多无意识的过程,而且还可能是一个审慎选择的解决问题的策略(problem-solving strategy)。在权衡商业、政治、当然还有私人领域中未来策略的正反两方面意见时,同样的假设情节也需要整合。这时,对几种可能的未来行为进行整合,并根据它们的假设结果作出评估。
1705237025
1705237026 整合理论也可以建立在更早一些的解释的基础上,尤其是Arthur Koestler的观点,他认为笑话中的原则是:
1705237027
1705237028 在两个内部一致而习惯上却不相容的参照框架M.1和M.2中理解一个情景或思想L[……]。两个参照框架在事件L中交叉在一起,事件L似乎被迫同时在两个不同的参照框架中来回摆动。
1705237029
1705237030 (Koestler 1964:35)
1705237031
1705237032 把笑话和两个不同的参考框架(或者两个不同的脚本,如Raskin(1985)所提出的那样)联系起来的想法,直接产生了两个输入空间的设想,而整合空间概念则恰如其分地解释了“同时在两个不同的参照框架中来回摆动”(14)。
1705237033
1705237034 为了说明整合方法对于理解笑话的潜力,下面有一种孩子喜欢的例子,这个笑话中在学校的不端行为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变化:
1705237035
1705237036 Mother:Why were you sent home early,Mary?
1705237037
1705237038 Mary:Well,Mum,the boy next to me was smoking.
1705237039
1705237040 Mother:But if he was smoking,why were you sent home?
1705237041
1705237042 Mary:I set him on fire.
1705237043
1705237044 (妈妈:玛丽,怎么你这么早被送回家了?
1705237045
1705237046 玛丽:啊,妈妈,我旁边的男生在抽烟。
1705237047
1705237048 妈妈:但是如果他在抽烟,怎么把你送回家了?
1705237049
1705237050 玛丽:我把他点着了。 )
1705237051
1705237052 如图6.11所示,两个参照框架或脚本可以在两个输入空间中用参与者角色来表现。输入空间1记录Mary的第一句话,将施事(AGENT)角色指派给男生,他正施行抽烟的行为。因为XY is smoking a cigarette/pipe(XY在抽香烟/烟斗)是比较固定的构式,它自动地隐含了香烟这个受事(PATIENT)角色。Mary的主体被背景化,其地位降为旁观者(BYSTANDER)。此外,这个心理空间还将包括了如下的百科知识:抽烟是一个常见的违反校规的行为。
1705237053
[ 上一页 ]  [ :1.7052370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