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62616
1705262617
(72) B.И.阿夫季耶夫.埃及语(Eгипeтcкий язык)//文学百科词典:4.莫斯科,1930:62;以及A.Gardiner.埃及语法(Egyptian Grammaire):1.伦敦,1927:2.
1705262618
1705262619
(73) 汉字的“象征字”也叫“指事字”或“象事字”,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译注
1705262620
1705262621
1705262622
1705262623
1705262624
(74) 古汉字“”(人),其变体为“”(身)字和“”(尸)字。但古“尸”字不一定作“尸体”解,《说文》:“尸,象卧之形。”——译注
1705262625
1705262626
1705262627
1705262628
1705262629
1705262630
(75) 图中古汉字“上”“下”两字的图形为、。但我国文字学家一般认为,甲骨文、金文中“上”“下”为“”“”。——译注
1705262631
1705262632
(76) “闻”“忍”,一般认为是形声字。——译注
1705262633
1705262634
(77) И.M.鄂山阴.汉语.苏联大百科全书,2:21.1953:317.
1705262635
1705262636
(78) И.M.季亚康诺夫.论古代前亚的语言(O яыкax дpeвнeй Пepeднeй Aзии).语言学问题,1954,5:48,50;И.M.季亚康诺夫.两河流域文字的产生.40.
1705262637
1705262638
(79) И.M.鄂山阴.汉语.苏联大百科全书,2:21.1953:319.
1705262639
1705262640
(80) 一些学者认为,有的汉字表示语法作用是采用“破读”(变读)的方法,如“食(shí,吃)”——“食(sì,喂)”,进而采用分化字形的方法,如“食(sì,喂)”——“饲”等。——译注
1705262641
1705262642
(81) 属于语音近似的词有埃及语的单词,这些词有相同的辅音为词根的词干,但有不同的元音符号,汉语的词也有相同的语音结构,但有不同的声调。
1705262643
1705262644
(82) M.A.科罗斯托夫采夫[埃及语文学(Eгunemcкaя фuлoлoгuя).莫斯科,1963:116]在Г.格拉波夫之后,统计埃及语3200个词根总数中有60个单辅音词根和380个双辅音词根。
1705262645
1705262646
(83) J.Février.文字史(Histoire de l’écriture).巴黎,1948:108.
1705262647
1705262648
(84) 根据高本汉的看法[《汉文典》(Grammata Serica),斯德哥尔摩,1940年]用音词字同义词字结合的方法表示词,最早出现在周代(公元前1122—前246)的铭文中;根据И.M.鄂山阴的意见,这种结合的方法在殷代铭文中就有了。
1705262649
1705262650
(85) 标准汉语约有1500—2000个根词素。(中国学者认为,现代书面语的单音节词在2000—2400个之间。——译注)
1705262651
1705262652
(86) 唐古特族,即西夏。——译注
1705262653
1705262654
(87) 《三仓》,秦代李斯编《仓颉篇》、赵高著《爰历篇》、胡毋敬著《博学篇》的合称。——译注
1705262655
1705262656
(88) 《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又重文1163个。以上是本书作者的分类,其中(3)似为中国传统所称转注字,(4)即会意字,(6)即形声字。中国传统上是分析字形结构,所以一般不包括假借、转注两类,分类统计也不包括重文。所以,上述分类及统计与我国文字学家研究不尽一致。——译注
1705262657
1705262658
(89) 我国学者多称意音字。——译注
1705262659
1705262660
(90) 实为47035个。——译注
1705262661
1705262662
(91) И.M.鄂山阴.中国象形字的起源、发展和结构(Пpoиcxoждeниe,paзвитиe и cтpyктypa китaйcкoгo иepoглифичecкoгo пиcьмa).学位论文.莫斯科,1943:80.
1705262663
1705262664
(92) 现代汉语中存在某些语法形式,但它们不够发达,参阅H.И.拉德院士《论汉语》(O китaйcкoм языкe)一文(原载《语言学问题》,1952年,第3期,第72-77页)。
1705262665
[
上一页 ]
[ :1.70526261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