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264526e+09
1705264526 公元前4世纪,由于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希腊文字使用的范围极大地扩大了。在帝国的各个地区和由它产生的希腊化时期的各个国家中开始广泛用希腊文字来书写行政事务的书信来往,记载贸易和日常生活的需求,复制当时已具有重大意义的希腊文学作品。为这些目的而使用文字以及职业书写家的出现,要求简化和加快书写便日益迫切起来。
1705264527
1705264528 此外,文字使用范围的扩大,尤其是广泛用它来复制文学作品,产生了制造更加轻便书写材料的要求。埃及的莎草纸以及稍后的羊皮纸便成了这样的材料。用莎草纸写成的最古的希腊文献是在埃及发现的,属于公元前4—前3世纪;用羊皮纸写成的最古文献则是在帕提亚发现的,属于公元前1世纪。为了在莎草纸和羊皮纸上书写,希腊使用了削尖的木棍——木杆笔,或者芦苇笔尖,或者毛笔。关于莎草纸的来源和制作技术,参阅第四章第18节;关于羊皮纸的产生和由此而发生的古代书籍形式的变化,参阅本章第4节。
1705264529
1705264530 上述种种原因导致新的字体的形成(20)(第99图)。除了在硬质材料上使用大写文字以外,还出现了一种与它相近的,不大有角的比较呈圆形的“安色尔字体”(21),这种字体主要用来在莎草纸或羊皮纸上抄写文学作品和国务文件;在拜占庭时期,从公元4—5世纪起,这一字体成为“正字体”,它被经常用来书写教会书籍(插图6)。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起,产生了各种不同的速写斜字体,它被用来书写行政-公文、贸易和日常事务的来往书信,这些字体与安色尔字体及正字体的不同点是字母较小,字母形式较圆,也比较简化,连写,经常使用合体字母。
1705264531
1705264532 安色尔字体和拜占庭正字体难于书写;斜字体,特别是晚期的斜字体则难于阅读。因此从公元8—9世纪起,在拜占庭发展了一种所谓的“古小写字体”。这种字体不同于正字体,它的字母更小,字母形状更草,而它与斜字体的不同点是字母笔画比较细致,比较优美,而且字母个个分写,在随后的几百年内,它先后把斜字体和正字体排挤了出去。
1705264533
1705264534 在拜占庭文字中逐渐形成了字母的两种字形——大写字形和小写字形。
1705264535
1705264536 大写字体和安色尔字体字母具有的那种形状,成了大写字形的基础;而希腊古小写字体中的字母形状成了小写字形的基础。
1705264537
1705264538
1705264539
1705264540 由于广泛使用文字来复制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创作,这使得希腊人产生一种想法——保证最大限度地正确朗诵作品的词句;采用各种不同的补充字母的符号就做到了这一点。例如,为了表达希腊词的首元音特有的送气音,于是从公元前1000年代末期起,开始使用“этa”这个字母(H)的一半作为补充符号,这个字母在古旧体字母中曾用来表示h这个音。后来这个符号用向右开口(表示“重”送气)或向左开口(表示“轻”送气)的省字符号型的小符号代替(22);这个小符号放在词的首元音的上面或前面。此外,公元前3世纪末期,拜占庭的语法学家阿里斯多芬为希腊词的特殊重音——“重重音”、“强重音”和“轻重音”设置了三个行上符号。在罗马时期开始使用表示元音长短的符号。大量的行上符号逐渐成了希腊文字的显著特点之一。
1705264541
1705264542 在拜占庭时期,由于希腊语语音的变化,某些希腊字母的音值和名称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字母“бeтa”不表示b,而表示v,并称为“витa”;字母“йпcилoн”和“этa”开始表i这个音,并有了“ипcилoн”和“итa”这两个名称。
1705264543
1705264544 希腊人的伟大功绩在于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字母表示的数字系统(见第十章)和最古老的记录言语的速记法。传至今日的用希腊速记法写下的文献——《卫城文献》和较晚期的《德耳法文献》——属于公元前4—前3世纪。速记术的出现决定于演讲艺术的发展和因此而产生的迅速记录言语的需要。
1705264545
1705264546 2
1705264547
1705264548 由于希腊字母表是世界上第一种元音-音素文字体系,所以它对字母-音素文字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全世界几乎所有后来的元音-音素文字都起源于希腊字母,见第100图。
1705264549
1705264550
1705264551
1705264552
1705264553 第100图 在希腊文字基础上产生的各最重要文字发展的谱系示意图
1705264554
1705264555 虚线连接的文字只受到希腊文字或拉丁文字部分影响
1705264556
1705264557 例如,公元前1000年代,在西希腊文字的基础上并且通过希腊的移民或者伊特拉斯坎人,产生了意大利各古代居民(第97图)——维涅特人(文献属公元前5—前2世纪的)、麦萨普人(公元前6—前1世纪)、阿斯克人(公元前5世纪—公元1世纪)、翁布里亚人(公元前4—前1世纪)、法里斯克人(公元前6—前3世纪)、西西里人(5世纪)等——的字母。在所有这些字母中,拉丁文(见本章第4节)具有最重大的意义,它到公元前1000年代末期排挤了所有其他的意大利字母,后来它成了大多数现代文字的基础。伊特拉斯坎文字(恐怕是意大利文字中最古老的,它对大多数意大利文字有很大影响)也具有重大的意义(见本章第3节)。
1705264558
1705264559 小亚细亚一些小部族——弗里吉亚人(文献属公元前7—前6世纪)、卡里亚人(公元前7—前6世纪)、加里亚人(公元前5—前4世纪)、吕底亚人(公元前5—前4世纪)等(见第五章注(15))——的文字究竟以哪种文字——西希腊的还是东希腊的——为基础,比较难以确定。从地域上看,所有这些部族都处于东希腊文字的影响的范围之内。但他们字母表的全部字母结构却比较接近于西希腊文字。音组рs,ks不是用这些字母表的字母表示;字母“пcи”如果用的话,那它是用于kh的音值;没有“кcи”和“oмeгa”这两个字母;相反,通常却有“кoппa”和“вaу”(“дигaммa”)这两个字母。把希腊字母同音节符号结合起来的加里亚字母表是最特别的了(大概它起源于塞浦路斯文字)。
1705264560
1705264561 希腊古典字母是在东希腊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后来排挤了希腊全境的所有字母。公元1000年代中期,在希腊古典字母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拜占庭文字,此外,在公元2—3世纪,形成了科普特文字。
1705264562
1705264563 所谓科普特人是指接受了基督教的古埃及人的后裔。科普特字母表(第101图)包括了31个字母,其中24个希腊古典字母表的字母,7个字母来自埃及民书字体的辅音符号;这7个字母中有6个用来表达希腊语所没有的科普特语的特殊辅音,其中一个字母(“ti”)有音节意义。在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公元7世纪)之后,科普特文字被阿拉伯文字所排挤,它只作为一种教会文字保留在埃及少数信奉基督一志论的村社中。
1705264564
1705264565
1705264566
1705264567
1705264568 第101图 科普特字母表和科普特文示例
1705264569
1705264570 现代希腊文字是在拜占庭古体小写字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现代希腊语同拜占庭语大不相同,其中包括语音,但是现代希腊文字同拜占庭文字却只有不大的差别——在句子(句号之后)开始和专有名词之首使用大写字母;用空格把词分开;有现代的标点符号。
1705264571
1705264572 此外,在拜占庭-希腊文字基础上为那些通过拜占庭而接受了基督教的民族创制了一系列的文字。
1705264573
1705264574 例如,公元4世纪,武利菲拉主教(311—384)为同一世纪接受了基督教的东日耳曼的各哥特部落创制了一种字母表。武利菲拉把当时的希腊安色尔字体作为哥特字母表(由27个字母组成)的基础(第102图)。为了表达哥特语的特殊语音,采用了几个由拉丁文和日耳曼北欧古金石文借用的字母。几乎所有哥特文的文献都属于公元5—6世纪;其中最主要的一部是《银色典章》(福音书),这是6世纪在红色羊皮纸上用银色和金色字母抄写的文献。
1705264575
[ 上一页 ]  [ :1.7052645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