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80437
同时,操作步骤的顺序很重要。
1705280438
1705280439
很多人觉得,既然点明利益这种方式简单易操作,又何必多做前两步白绕圈子呢?我们要清楚,沟通说服要根据对方的处境来拟定策略,一上来就分析利弊得失,一般人很难听得进去,更何况是一位注意力和判断力已经被焦虑感所占据的领导。但有了前两步做铺垫,领导就清理了足够的认知内存,这时候再给领导一个推动力就水到渠成了。
1705280440
1705280441
常用句型
1705280442
1705280443
●您最近这么忙,工作又多,应付得过来吗?
1705280444
1705280445
●您要是没时间处理这个事,我们用方案B怎么样?
1705280446
1705280447
●不过如果您能抽时间处理这个事,我们能获得更多的好处喔。
1705280448
1705280449
如何说服比自己更专业的人
1705280450
1705280451
〈误区〉
1705280452
1705280453
用感受评价专业,用命令逼迫服从
1705280454
1705280455
在这个高度分工的社会里,人人都需要与专业人士合作。但因为专业性的差距,往往使这种交流困难重重,尤其是当你要说服一个比你更专业的人接受你的意见时,则更是如此。
1705280456
1705280457
以和设计师沟通为例:甲方与设计师合作时,一方面,甲方觉得自己出了钱,就应该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另一方面,甲方却感觉设计师用专业筑起了高墙,就算没有彻底拒绝甲方的要求,也总让甲方觉得沟通困难。
1705280458
1705280459
那么,一般人在说服专业人士的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呢?仍然以与设计师沟通为例:
1705280460
1705280461
很多人在劝设计师改东西时,总喜欢一上来就表达自己主观意愿上的不满:“你这个方案不好看,具体哪儿不好看我也说不上来,就是感觉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然后就开始乱出主意,要人家东改西改——“要不你试试把logo(标识)放大一点?还有标题要放大,二维码也要大,同时要留白哦……”(完全没意识到“放大所有内容”和“留白”有多矛盾)最后就开始下命令,威胁设计师说:“你到底改不改?不改不给钱啊!”
1705280462
1705280463
在这里,甲方犯了三个错误:一是评价作品时只说主观感受,让人不服;二是提出修改建议时纠缠细节,且矛盾重重;三是用下命令的方式逼人服从。后果可想而知。但是甲方也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方案的确不符合要求,不改甲方也没法交差。
1705280464
1705280465
〈小诀窍〉
1705280466
1705280467
尊重专业,达成共识
1705280468
1705280469
还拿上面这个案例来说,设计师是一个仰仗创意的职业,让他们带着痛苦的情绪或受迫的感觉去工作,就会影响工作品质。所以,我们要学会“无痛”劝导设计师修改方案的方法。
1705280470
1705280471
克制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冲动
1705280472
1705280473
什么叫主观感受呢?它有标志性的“三个字”特征——“我觉得”。
1705280474
1705280475
“我觉得不好看。”
1705280476
1705280477
“我觉得不大气。”
1705280478
1705280479
“我觉得不够有内涵。”
1705280480
1705280481
……
1705280482
1705280483
通常设计师心中的反弹会是:“你觉得不好看,但别人可能觉得好看啊!你觉得不大气,你又不是专业设计人士,你的审美靠谱吗?”
1705280484
1705280485
讨论一旦落到主观判断领域,我们和设计师就很容易陷入各说各话的争执。而且,在我们没有撕破脸表示不改不给钱的情况下,设计师完全可以用自己在设计领域的丰富经验把我们说得无话可说。更何况,主观感受通常十分模糊,缺乏能够准确传递想法的信息媒介。试想,如果领导或合作伙伴只知道跟我们说:“我觉得你这个方案不太行啊。”我们能瞬间准确地捕捉到他们话中的要旨吗?所以,初步接触一个设计方案,就算再不满意也要沉住气,把主观上的不满意细化成客观和具体的问题。这样,设计师才能得到修改的线索,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讨论。
1705280486
[
上一页 ]
[ :1.7052804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