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28058e+09
1705280580
1705280581 〈使用注意〉
1705280582
1705280583 很多企业家在激励员工时也会营造愿景,但听起来会特别像开空头支票。因为他们动不动就用公司上市、财务自由来忽悠薪资不高的员工,让员工无偿为公司疯狂加班。而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愿景应该是感召,而非承诺;激励的本质应该是对个体可能性的探索,而不是鼓吹甚至胁迫人完成任务的工具。所以,在使用营造愿景这种方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1705280584
1705280585 常用句型
1705280586
1705280587 ●就算……也不会怎么样嘛!
1705280588
1705280589 讲好处之前,先削弱后果的严重性。采用这种句式,可以削弱不求上进者的畏惧心理,免除后顾之忧,让他们愿意一试。
1705280590
1705280591 ●我倒觉得你是能做到很多事的,未必要像他……那样。
1705280592
1705280593 用“未必要这样”“谁说非如此不可”之类的讲法,反其道而行之地否定标的,用可能性代替目的性,增加对方对你劝说的接受度。
1705280594
1705280595 ●哎,这样……也挺有意思的嘛!
1705280596
1705280597 不做任何明确的劝导,避开“你应该如何”“我觉得如何”这样带有明确诱导性的表述,而仅仅是看似客观地描摹一个愿景,引起对方的兴趣。
1705280598
1705280599
1705280600
1705280601
1705280602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1705278555]
1705280603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创造压力改变双方立场
1705280604
1705280605 没有什么会比同仇敌忾的情感更能够拉近我们跟对方之间的距离。而创造压力,就是将双方之间原本对立的立场转变为一致对外。说服,不只是语言,更是一种策略,当情势改变了,人与人之间既有的利益关系与情势、姿态也会随之改变。
1705280606
1705280607 诉诸外部压力进行说服
1705280608
1705280609 〈情景〉
1705280610
1705280611 和领导有不同意见
1705280612
1705280613 在职场中,我们有些时候总会在某些事情上与领导意见相左,面对和自己意见不同的领导,该如何劝说他转变看法,就成为每个职场人可能都会面临的大问题。举个例子:
1705280614
1705280615 某领导安排了一次全部门的集体出游。员工小李是一个耿直的同事,作为经费管控方,他发现如果按照领导的计划实施,那么很可能下半年预算会超标。小李应该怎么办呢?
1705280616
1705280617 最简单的办法好像就是直说——预算不足,下半年财务压力太大,计划应该取消。这样说,看似刚正不阿、无可指摘,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时候领导要怎么答复?是承认自己的想法不对,因为小李施加压力而改变计划吗?那谁是领导呢?对于那些爱面子的领导,这样直接提出和他对着干的意见,为了树立权威,他就算明知道这个意见是对的,也会否定掉。
1705280618
1705280619 一般人在劝说或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让对方直接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压力,比如像这样当面直接指出别人的问题。很多人以为,有压力才有动力,不给点压力对方怎么会改变想法?但是我们要知道,因为说话的人是我们,所以这个压力也往往会被理解成来自我们,这样会更容易激发对方的逆反心理。于是,对方很有可能跟我们杠上了,这样反而起不到说服的效果。那么,该怎么提出意见,才能不会引发逆反,又能说服领导呢?
1705280620
1705280621 〈小诀窍〉
1705280622
1705280623 让客观压力来自外部
1705280624
1705280625 塑造共同的敌人,可以免伤和气
1705280626
1705280627 事实上,管理者最在意的是权力的完整性和安全感。所以,要给他们压力,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诉诸外部压力”。也就是说,把压力的源头转移到外部去,塑造一个共同的外部敌人,让自己和自己要说服的对象永远处于同一阵线,这样,我们的说服对象就会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
1705280628
1705280629 运用这个方法来分析上面这个例子:
[ 上一页 ]  [ :1.705280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