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03725
1705303726
完全是一种巧合,这次参赛我们复旦大学代表队与“反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复赛一场对悉尼大学代表队,他们的立场是“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我方是“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排除“艾滋病是社会问题”固然有相当难度,但要论证“艾滋病不是医学问题”就与常理相悖了。
1705303727
1705303728
难度最大的是决赛,引起的情感冲突也更激烈。我方被指定维护“人性本恶”的立论。据了解:新加坡是一个崇尚“人性本善”的国家;评判团中大多数专家学者在人性之家的争论中是“本善”论者,所发表的大量论文专著在学术界相当有影响;赴新之前,我们分析较透彻、准备较充分的是“人性本善”;从8月27日晚抽签决定正反方,到8月29日下午比赛,中间只有一天的间隔。“天时、地利、人和”似与我方无缘。最大的困难还在于:我方队员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人性本恶”,例如,女辩手姜丰同学临行之前说过:根据辩题所准备的几套方案中最得心应手的是“人性本善”这一个。处于这样的劣势,我方不得不背水一战。主帅俞老师、军师王老师沉着冷静。指导队员反复剖析辩题,先后三次调整方案,通过讨论切磋帮助队员在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之中向理性倾斜;同时,又以队员感情认同,激发观众共鸣和说服评判团的需要,制定了决胜方案,即,在“人性本恶”的立场之下,区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把“恶”界定为:本能与欲望的无限制扩张;把“善”界定为对本能与欲望的有理性的节制。强调后天教化的功能与重要性。表达“人性向善”的价值观。这一方案使队员们“顺”了气,投入了感情,整场辩论游刃有余,博得多次掌声,杜维明教授代表评判团对复旦的表现给予极高的评价,我方以5∶0的绝对优势夺魁。
1705303729
1705303730
正如上例所说明的,辩论赛是“理性的”,但绝非“纯理性”的。说到底,辩论赛也是一种表演。没有感情色彩的演出势必苍白、乏味。就像演戏,一个演员所扮演的角色接近其生活本色,感情自然,容易产生效果;扮演一个与本色反差较大的角色,甚至是反派人物,也同样要求演员进入角色,塑造丰富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只有理性对角色的接纳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在感情上完全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想其所想,行其所行。辩论赛不仅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但感情的投入还得张弛得当。切忌情绪化!一般而言,自由辩论阶段短兵相接、针锋相对、轮番进攻,情感也进入白热化状态,较难控制感情,把握不当容易出现各种有损台风的差错,影响整场辩论的效果,功亏一篑。较好的处理应是:用理性制约“本色”感情,用理性激发“后天”情感,烘托立论的内涵与深度。
1705303731
1705303732
知识、智谋的较量
1705303733
1705303734
近来不少朋友(包括不少从未看过辩论比赛的人)对辩论赛的形式很感兴趣,把复旦辩论队看得很“神”:似乎随时随地,即使临场命题抽签,立即就能来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有的还认为经过准备的辩论只是表演,完全没有比赛的味道。这实在是太大的误会。
1705303735
1705303736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亲士》)一场有欣赏价值、能给人以启迪的辩论赛,一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相当的理论深度,缜密的逻辑结构,翔实丰富的事实资料。这就要求辩论员具有广博、完整、严谨的知识结构,对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的了解。因此,即使是一个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辩论员,也只有在作了充分准备之后才能登台亮相,达到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论辩自如的境界。
1705303737
1705303738
此次“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共有七场比赛,辩题涉及经济、环境、现代化、卫星广播电视、教育、人性、道德、安乐死、艾滋病……等诸多问题,可以想象其知识涵盖面之宽。
1705303739
1705303740
八支参赛队虽都由清一色的炎黄子孙组成,但因为生活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语言习惯差异极大;即使是同一学术领域中的专业用语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辩论员和辩论队学习、了解掌握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历史、现状、主要学派、代表性学者及其主要论点,时空跨度极大。真正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古博今,妙语连珠,谈何容易!
1705303741
1705303742
我国现行的大学教育制度是以专业为基础组织教学的学年(学分)制。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对教育有很大冲击,确实改造了一批老学科,但越来越讲“实用”和“实惠”,有些学校专业口径越搞越窄,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被削弱,一些传统的基础课被削弱甚至被取消。学生知识面窄,也缺乏理论深度。许多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学生没有学过“中国哲学史”,对西方主要哲学流派也是一知半解。不少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几乎达到“盲”的程度。即使少数涉猎面较宽的学生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大赛对知识结构、文化积累的要求。
1705303743
1705303744
此次组队参赛,经过层层筛选、专家面试确定了六名学生参加培训,针对大赛的需要以及他们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与不足,我们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为他们开设讲座;顾问、教练指导他们阅读了大量教材、专著(按需要分为精读与泛读两类),查阅搜集了大量资料。六名同学底子较好,悟性较高,又肯下苦功夫钻研、博闻强记,不仅积累了知识,而且能够融会贯通,恰当运用,基本到达伸展自如的境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学会做学问。但是,就是这样,如果要他们进行另一场比赛,也还得根据辩题的需要补充必要的知识,重复这样一个学习、消化、积累的过程。如果说他们有什么优势的话,只不过就他们已有的基础而言,这个过程可以比一般人短一些。
1705303745
1705303746
然而,辩论的知识准备又不完全等同于做学问。对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应区分轻重缓急:有的要学深、学透;有的只要提纲挈领知其要者;有的只需略知概貌。就拿我们参加的复赛为例。根据辩题“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分析,需要了解的学科领域大致有: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理论、管理科学、生命科学、心理学、医学、系统科学……等等。其中有的学科在辩论赛中是选手必备的知识,如中西方哲学、伦理学、各个阶段的医学史等。就针对这一个辩题我们为学生开设了有关“基因学说”,艾滋病的病因、病理、发生、发展、传播途径、研究进展、解决难点、世界各国及国际上建立的有关组织、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等讲座,队员们搜集了各种统计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同时还了解了医学中有关传染病,免疫性疾病方面的内容;并以各地区、民族人民的习俗、生活方式、同性恋的心理、生理变异等等作为辩论中立论时的辅助材料。通过对系统工程的了解,构建了“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以系统工程力解决途径”的框架,提出了:“健康者不感染,感染者少发病,发病者晚死亡,死亡者家属有保障”的治理、解决目标体系。正是这种前期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使辩手在场上攻防有序,论辩达到一定的深度。
1705303747
1705303748
“知有智,智有谋,力能任”。辩论比赛有如棋赛,需要有较高的发散(非线性)思维能力。棋赛之中,走一步看一步必输无疑。高手可以走一步看几步,大师能以一步棋看大半盘棋,棋圣则能达到窥一斑以见全豹的境界。自然,辩论之中决不能说到哪是哪,抓话不抓观点。本方固然有一套策略,但在陈辞的展开之中,迅速调动自己的知识,达到“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尽快抓准对方的“底线”,摸清战略、战术,分析多种可能,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果断修改本方战术,这就是斗智。比赛场上谁能超前一步,谁就能掌握主动,能保持主动权就能驾驭整场比赛。智谋就在于事先的谋略,临场的机智与适时的应变。
1705303749
1705303750
意志的较量
1705303751
1705303752
辩论一开始就要先声夺人、居高临下,气贯长虹,始终在气势上压住对方。气势渊源于自信,靠意志支撑。成功的秘诀在于: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1705303753
1705303754
两队争辩有如两军对垒,赛场有如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机遇与陷阱同在。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曾对战争胜负的因素作过这样的描述:“在战争中考虑得最周到的计划没有任何意义,一切决定于所遭遇的敌人那种出乎意料的运动方式——那是不能预见的——也决定于全部问题是怎样处理的,由谁处理。”我不大同意他的第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打无准备之仗谁人还有信心?然而即使在对局势有整体把握的情况下,也难以预料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变化。一个天才的指挥员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趋利避害,抓住战机;他的更伟大之处在于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转机,尽全力,调动一切智慧,运用一切上量,抓住、利用机会,转危为安,并不断扩大战果,最终战胜敌人。
1705303755
1705303756
正式上场比赛之前,辩论双方都有在充分审题基础上制订的方案。对对手可能采取的战略和战术也作多方揣测。比赛时,若能照意图按部就班地展开攻势,诱使对方步入所设陷阱自然高明。实际上,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不能料事如神,即使是伟大的天才也如此,更何况凡夫俗子。比赛中谁都想出奇制胜,都在制造“杀手锏”,随时随地想把对方置于“死”地。
1705303757
1705303758
对付这样复杂多变的激烈的竞争,辩论队以及辩论队员的信心与斗志就成为能否进入最佳辩论状态的关键所在了。只要有认真的审题,精心的准备,对队友的完全信任,对知识能力的正确估计,就能产生充分的自信。一旦身处逆境,自信受到挑战,这时只有靠坚强的意志,自己与自己搏斗,战胜自己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软弱。事实上,流水只有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能把它的活力激发。只要能稳定情绪,就能做到急难出智谋,临危出巧计。两军对垒勇者胜。
1705303759
1705303760
在与剑桥大学辩论队对垒的一场比赛中,对方四位辩手是清一色的研究生(三名博士,一名硕士),在构成层次上高我们一个数量级。辩论一开场其一辩选手陈词结构严谨,理论扎实,论述条理清晰,气势犹如长虹,场上效果极佳。给我方来了一个下马威,压力很大。但队员们沉着冷静,硬是顶住了这股压力。第一位辩手姜丰同学陈辞亲切感人,逻辑层次——展开,表现出志在必夺的自信,不畏强手的意志,先声夺人,先入为主,“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其他三位男辩手也表现不凡,整场辩论一气呵成、精彩绝伦。
1705303761
1705303762
自信靠培养,意志靠锻炼。训练之中要有意识地让队员们经常处于逆境之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并掌握辩论中变被动为主动的技巧,有助于增强辩手的自信心与意志。
1705303763
1705303764
语言艺术的较量
1705303765
1705303766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人类交流、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新加坡广播局自1986年起连续举办了三届“亚洲大专辩论会”,今年我国中央电视台与之联手把辩论赛由亚洲扩大到国际范围,发展为“国际大专辩论会”,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华语”。
1705303767
1705303768
辩论赛所用的语言是华语,用普通话陈辞发言。所以华语既是辩论的工具,对华语掌握运用的水平又是评判的标准之一。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汉语,使之达到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汉语不仅有丰富的词汇、灵活多变的语法结构;历代积累的典故成语、诗词、警句、谚语、箴言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使汉语在世界各种语言之中出类拔萃、魅力无穷。
1705303769
1705303770
语言作为一门艺术,包括外形与内涵两大部分。就其外在表现而言,讲究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色优美,音质醇厚,语速错落有致,语调抑扬顿挫。一般南方人,尤其是海外华裔的后代,受日常用语的影响,不经专门的训练已无法做到“字正腔圆”了。即使是北方人,包括“京片子”在内,也因各种方言土语,能说正宗普通话的人也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言的优美,实在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尽管吐字发音不那么准确,但辩手的发言至少也要做到“口齿清楚”、“词能达意”。否则辩论也就无法进展下去了。
1705303771
1705303772
在掌握语言方面应该解决的首先是语言的速率问题。辩论的语速不同于其他使用的场合。一般来说,朗诵的语速最慢,演讲的语速快于论述性文章的播音。辩论赛规则中对每位辩手在陈辞中所用的时间,每个队在自由辩论中所用的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定。因此,有的辩手以加快语速作为一种策略,以求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包含最大的语言容量。诚然,辩论语速应该快于日常语言的语速,但应快而有当。如果快到像“扫机关枪”,让人听不清说些什么,外观上也显得急躁,可谓“欲速则不达”。在咬文吐句清晰的前提下,采用什么语速方才合适也要因人、因景而异。活泼热情的选手语速可快一点,沉稳、理性的选手语速可慢一点;陈词提问时、申诉要点、论据时论速可慢一点,关键字眼可一字一顿加以突出;反击进攻时语速可快一点,以示锋芒。同一场辩论,就是同一个辩手,语速也应有变化,配上音调,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
1705303773
1705303774
对语调的把握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三者的协调统一。陈词说理要慷慨激昂,以示立论基础之扎实;反击进攻要坚决有力,以示信心和力量;调侃幽默时语速、语调可以有大的起落变化,以演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在把握不大、暂避对手锋芒或不得不应对时,语速可快一点,语调要干脆利落、吐字吐词果断,不能显露出犹豫或无把握。
[
上一页 ]
[ :1.7053037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