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05032
1705305033
朱天飙:可是有成百上千的医务工作人员在帮助这个老太太吗?艾滋病的研究是需要成百上千的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呀。
1705305034
1705305035
严嘉:一个人得了病是社会问题,千百万人得了艾滋病,难道还不成为社会问题吗?
1705305036
1705305037
朱天飙:千百万人还曾得过感冒,千百万人还曾得过心脏病,难道心脏病是社会问题吗?
1705305038
1705305039
姜丰:一个人打喷嚏不是社会问题,但如果我们全场的人同时打喷嚏,还不是社会问题吗?(掌声)朱天飙:对方还是没听清楚我说的!如果成百上千的人得了心脏病,心脏病也成了社会问题了吗?
1705305040
1705305041
蒋昌建: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治疗一个艾滋病患者需要多少钱?
1705305042
1705305043
朱天飙:我可以告诉你,任何医疗研究,任何医疗设施都需要经费,这不正好证明艾滋病的研究是从医学上面下手——
1705305044
1705305045
主席:对不起,时间到。
1705305046
1705305047
季翔:我来告诉你,治疗现有艾滋病患者需要的钱相当于澳大利亚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是医学界能够担负得起的吗?
1705305048
1705305049
严嘉:世界上已有140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国的人口,这个问题难道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吗?
1705305050
1705305051
姜丰:艾滋病已经使人人自危,难道对方辩友非要等到有一天,我们理发要自带剃刀、接吻要带上口罩,你们才承认艾滋病是社会问题吗?
1705305052
1705305053
蒋昌建:对方认为传染不是社会问题——(掌声)
1705305054
1705305055
主席:对不起,时间到,非常精彩的自由辩论!经过了这个刀来剑往、字字珠玑的自由辩论之后,我们的节目到这里暂时告一个段落,广告过后再见。
1705305056
1705305057
主席:欢迎各位回到辩论会现场。现在我们请反方第四位代表蒋昌建同学总结陈词,时间是4分钟。(掌声)
1705305058
1705305059
蒋昌建:谢谢各位!今天辩场上可谓是问题来问题去,对方的医学问题没有论证出,自己的问题倒出了不少。我一一列给大家听。
1705305060
1705305061
第一是逻辑问题。把医学参与的活动就说成是医学问题,把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推到医学的身上去;
1705305062
1705305063
第二是理论上的问题。他们缺乏有效的判断标准。理论上不清,概念上的混乱,说艾滋病是一个影响,我想请问:艾滋病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如果是坏的影响的话,难道还不是个社会问题吗?
1705305064
1705305065
第三是对方犯的是事实上的问题。对方习惯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始终没有解决为什么化来化去从5个患者化成了250万个?
1705305066
1705305067
第四个是价值判断的问题。对方视艾滋病对人类社会的总体威胁而不见,认为医学所谓治标而不治本的方法不能给社会的文明带来巨大的威胁,我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展望我们将来的未来世纪的。今天离世界“艾滋病日”只有126天,它的口号就是“时不我待,行动起来”。这难道是社会对医学界的一个独门偈语吗?
1705305068
1705305069
我方已经从逻辑、理论、事实的层面说明了艾滋病从社会中产生,在社会中蔓延,必须协调社会总体力量才能加以解决,我进一步论证我方的基本观点。
1705305070
1705305071
第一,艾滋病不是一般的疾病,它大大地超过了医学的范围,属于社会问题,艾滋病的产生到艾滋病的蔓延,无一不是同病态的社会行为,享乐主义的道德规范与腐败的管理体制息息相关,我们很欣赏对方想用显微镜来分析社会制度,用试管来培养道德规范的愿望,但幻想归幻想,事实归事实,再好的针筒也戳不出一个社会改良的方案,再好的药片也除不去社会机体上的病变,我们说,只有靠社会系统工程,统筹规划,共管齐抓,艾滋病才能得以有效地控制。
1705305072
1705305073
第二,艾滋病的产生、发展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引发出来的社会问题可谓是层出不穷,社会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再愚蠢的法官也不会把奎因街的失火归结为消防队。让医学来“一肩担尽古今愁”的话,必然导致艾滋病是“不尽黄河滚滚流”!我们不是一个心安理得的看客,也有可能成为剧中的角色。当艾滋病患者被社会抛弃在街头的时候,他们孤身只影,孤独、贫困、歧视,把他们一个个逼上人生绝路的时候,人权危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财政危机,难道不是靠社会的整体力量去帮助解决吗?光靠医学必然是孤掌难鸣,鞭长莫及!
1705305074
1705305075
第三,当艾滋病给人类造成巨大威胁的时候,向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我们在物质昌荣的时候,人类的精神家园究竟是如何呢?我们说,我们对这个要有一个价值判断。我们说,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来修复已经饱经沧桑的精神家园,使我们的生命搏击出生活的健康、理性和美丽,这才能安慰成千上万长眠于地底下艾滋病患者屈死的灵魂,才能启示将衍继人类文明火种的子孙后代!对方辩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我们相信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的话,艾滋病这个“世界恶魔”终究是能够被降服的!
1705305076
1705305077
有道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谢谢各位!(热烈的掌声)
1705305078
1705305079
主席:谢谢蒋昌建同学的总结陈词,最后我们请正方第四位代表朱天飙同学总结陈词,时间也是4分钟。(掌声)
1705305080
1705305081
朱天飙:各位好!听了对方第四位同学的慷慨陈词,我不仅百感交集,不过在我的脑海里,总有四个字不能剔去,那就是:治病救人。一个人得了病、怎么办?要从医学的角度去研究这个疾病,要从医学的角度去治疗这个疾病,也要从医学的角度去总结经验加以防范,心脏病是这样,流行性感冒是这样,艾滋病也是这样。对方同学否认艾滋病是医学问题,那么我们只能从医学——一个人现在这么多人都得了艾滋病,对方同学一直没有回答,这么多人都得了艾滋病,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再要他们用社会的方法去解决吗?他们已经得了艾滋病,让作们等死吗?
[
上一页 ]
[ :1.7053050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