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19108
1705319109
1705319111
有毒的逻辑:为何有说服力的话反而不可信 第14章 深入剖析辩论
1705319112
1705319113
对某个问题或某种技能融会贯通而不伤害其他人,
1705319114
1705319115
甚至无须压倒对方,这是有可能的。
1705319116
1705319117
——艾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
1705319118
1705319119
《社会性动物》,第5章(the Social Animal,Chapter V)
1705319120
1705319121
如果认为辩论总是发生在真诚质疑的精神之下,那么未免有些天真。有些人,甚至许多人,确实是这样想的。然而还有很多其他动机引发人们去辩论。所以,当你处于辩论之中,首先就要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辩论?”然后你应该试图确认对手的动机。
1705319122
1705319123
以下是人们辩论的某些理由:
1705319124
1705319125
(1)获取关注。
1705319126
1705319127
(2)炫耀卖弄或者令人刮目相看。
1705319128
1705319129
(3)补偿缺点或挫折。
1705319130
1705319131
(4)确保自己比其他人更胜一筹。
1705319132
1705319133
(5)试图将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别人。
1705319134
1705319135
(6)宣泄挫败感、压力或敌意。
1705319136
1705319137
以上六个理由绝非独立存在,且并不全面,完全是个人总结出的理由。基于以上任何动机而进行辩论的人,可能不是为了探索真相,可能不是对选择合理行为感兴趣,可能不是真正地热衷于通过辩论锁定问题的答案。相反,重要的是辩论的实际过程,而不是结果。此种类型的辩论常常漫不经心,随时可以岔开话题,充满各种与主题无关的事物,并且经常伴有过度的情感,通常包含大量的夸张、过度反应和混淆,前述章节里引用的12种干扰因素频繁出现。但是,如此非专业的技巧是可以预料的,毕竟,此种辩论不是真正的辩论。辩论的结果无所谓,参与者的个人品质才是利害攸关。这样的辩论极少出现和谐的结论或解决方案,通常只是戛然而止。这种辩论是一种游戏,有时候还是具有攻击性的游戏。
1705319138
1705319139
我希望这种辩论如何结束?
1705319140
1705319141
·我想激怒对手吗?
1705319142
1705319143
·怒气冲冲之下他会跑出房间吗?
1705319144
1705319145
·我是不是真的希望大闹一场?
1705319146
1705319147
·我是不是想让对手勃然大怒或者揍我一拳?
1705319148
1705319149
·我是不是只想戏弄他?
1705319150
1705319151
·使他难堪?
1705319152
1705319153
·使他摆脱沾沾自喜?
1705319154
1705319155
·使他局促不安?
1705319156
1705319157
·我是不是只想证明自己的某种优越感?
[
上一页 ]
[ :1.7053191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