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58477
1705358478
云雾中的荆州长江两岸/摄影 邓双
1705358479
1705358480
堤防是荆州长江两岸的重要安全保障。早在东晋时期,桓温在荆州江陵城西北至城东南修建的护城堤“金堤”,是已有记载中最早的荆江堤防。历史上,随着荆江的淤塞越发严重,该堤曾多次溃决,大堤也不断被重新加固、加高、延长。
1705358481
1705358482
1705358483
1705358484
1705358485
下荆江河道演变示意
1705358486
1705358487
卫星影像来源:Sentinel- 2,拍摄日期为2017年5月18日。
1705358488
1705358489
防洪大堤的高度由堤防的“设计水位”决定,设计水位通常会根据河流的历史水文条件、防洪标准确定。堤防工程所能保证自身安全运行的水位则称为“保证水位”,一般为河流历史最高洪水位。根据大堤的重要性等情况,堤顶还要超过设计水位1到2.5米,以防极端情况下水流溢出。大堤由近似梯形的人工填土筑成,由于地基或堤身可能存在沙、砾等透水层,因此部分大堤嵌入了防渗墙,以防管涌、溃决的发生。
1705358490
1705358491
在一些空间有限的城区,堤防难以加高,加筑在大堤上的防洪墙成为较优的选择。比如在横跨两江四岸的武汉,人们在原有土堤的基础上修筑了混凝土构成的防洪墙,墙顶可高出地面3到5米,相对于一般的梯形大堤,大大节省了建设空间。
1705358492
1705358493
修筑堤防之外,河道整治工程也在同步进行。荆江的下荆江河段(藕池口—城陵矶),河道蜿蜒曲折,九曲回肠,洪水排泄不畅,极易造成洪灾。为减少河道曲流,加强排洪,便实施了裁弯取直工程。
1705358494
1705358495
凭借堤防工程与河道整治,1954年以来,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鲜有溃口发生。不过,堤防的建设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堤防的防洪能力也不能无限提升。在三峡水库建成之前,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仅为十年一遇,武汉河段为20到30年一遇,一些支流堤防甚至更加脆弱,难以长久保证两岸安全。
1705358496
1705358497
我们需要第二道防线。
1705358498
1705358499
1705358500
1705358501
1705358502
1705358503
1705358504
1705358505
2020年夏季被淹没的武汉汉口江滩公园/摄影 姜轲
1705358506
1705358507
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长江和汉水在此交汇,市区江河纵横、湖泊密布。城市防洪全靠堤防保护,堤防是武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1705358508
1705358509
1705358510
1705358511
1705358512
俯瞰三峡大坝和库区/摄影 刘彦斌
1705358513
1705358514
防洪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也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的。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约等于4个太湖的水量。2020年,长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以三峡为核心的流域控制性水库群共拦蓄洪水约500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
1705358515
1705358516
贰 水库
1705358517
1705358518
当洪水来势凶猛,长江行洪能力捉襟见肘时,水库拦蓄洪水能够减轻其下游堤防的压力。因此,水库是保障人民安全的又一道防线。
1705358519
1705358520
在诸多水库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峡水库。三峡水库由三峡大坝拦截长江而成,其电站的装机容量高达2250万千瓦,远大于已建成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的1400万千瓦。虽然两者装机容量相差巨大,但年发电量相当,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长江受季风气候影响,流量随季节变化大,而三峡水库承担着艰巨的防洪任务,难以长期满负荷发电。
1705358521
1705358522
冬半年时,三峡上游来水少,三峡水电站发电量较小,发电装机容量没有被充分利用。而在每年6月10日之前,三峡水库要把大量蓄水排出,并在汛期长期维持145米的汛期限制水位,以留出充足的库容防洪。汛期上游来水大时,流量远远超过发电机组的发电需求,产生弃水,水能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1705358523
1705358524
作为一个以防洪为第一任务的水库,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高达221.5亿立方米,占总库容的一半以上。在危急时刻,三峡水库能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7月初,连续的暴雨导致长江中游防汛压力巨大,洞庭湖城陵矶站与鄱阳湖湖口站的水位都接近各自保证水位,情况十分危急。于是三峡水库紧急削减下泄流量,一周内拦蓄了约30亿立方米的洪水,大大缓解了中游的防洪压力。
1705358525
1705358526
[
上一页 ]
[ :1.7053584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