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360839e+09
1705360839
1705360840 此校即在夏河县教育局内,校长由教育局科长郭辉祖君兼任。郭君系甘肃一师毕业,据云夏河全县教育经费,合教育行政费在内,本年可收入6600元,因由皮毛、斗捐附加,本年包得6613元。按现在支出,教育行政费1284元,学校教育费2096元,社会教育费244元,此外购书费约300元,补助留省学生四人费200元。总计年支出38214元外,尚有余裕。学校教育费,本校支出最多,计校长每月40元,教员每人各25元。本校教职员共五人,一师毕业者二人,三中毕业者一人,法政专门毕业者一人,高小毕业者一人。全县归教育局管辖之小学共六校,十一级,学生200名。其余为区立,每校全年经费40元,教员每人全年仅25元,现拟增为50元。各校概况如下:
1705360841
1705360842 第一区立清水初级小学校,学生三级,二十五名,教员一人,高小毕业。
1705360843
1705360844 第一区立桥沟初级小学校,学生三级,十八名,教员一人,高小毕业。
1705360845
1705360846 第二区立卡加初级小学校,学生三级,二十六名,教员一人,高小毕业。
1705360847
1705360848 第二区立里错初级小学校,学生三级,三十八名,教员一人,高小毕业。
1705360849
1705360850 第二区立陌务初级小学校,学生三级,二十一名,教员一人,高小毕业。
1705360851
1705360852 至校舍仅里错有教室二座,住室四间。余均教室一座,住房二间。其简陋可知矣。
1705360853
1705360854 至各校学科,据云按教部定章,但实际各区立小学教科书不完备,教员仅高小毕业,全年薪金二十余元,如何能按照部章。惟大夏街县立小学,比较完备耳。
1705360855
1705360856 七月一日 回女蒙头盖面 藏妇胼手胝足
1705360857
1705360858 午后偕高参军至“他哇”(即市区)游览。见一回教少女,年十五六岁,紫衣红履,绿风帽,长垂及腰,面覆黑纱及胸,纱不透光,行时频以手略开之。回教古俗,妇女之发,不令人见,故无论老幼,均戴大风帽,前及额上,后垂背间,年少者绿色,老年多黑色。少女幼妇出外时,以纱蒙面,不使人窥见面目,今此风犹存。
1705360859
1705360860 又遇藏族贫苦妇女,绕寺叩等身头,上身全裸及脐,赤足。近来大都会妇女,每效欧风,作裸体跳舞,或赤足着透花革履,以为时髦。然上身犹束胸部,足下犹有皮底皮带,尚不若藏民妇女之彻底也。
1705360861
1705360862 且藏人一切劳动,如背水拾粪,牧羊挤乳,煎茶煮肉等,均系妇女工作,即不事生产之信佛者,每日转经轮或绕寺叩头,其刻苦精神,亦甚可佩。以视大都市妇女,惟知享乐,不事劳动者,其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1705360863
1705360864 二日 四五六雨淋头 七八九路好走
1705360865
1705360866 昨晚大雨,晨虽放晴,但不久又阴雨。来拉卜楞后,十日九雨。据云今年雨固较多,但往年亦不少。可知西北各地雨量虽少,然如抱山临河之拉卜楞,以及湖泊河流最多之青海南部,雨量并不缺乏。惟晴雨变化最速,一日之间,晴雨无定,寒暖亦无定。故一日每具四时之气候,但大半夜雨朝晴,或晨雨午晴。
1705360867
1705360868 又以季节论,此时正为雨季。据本地人云,赴西藏有谚语,谓“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雨淋头,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肉开花”。以阴历计,此时正为五六月,雨水特多,虽盛夏而气寒冷。故拉卜楞又有谚语,谓“六月炎暑尚著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1705360869
1705360870 本日大雨,寒暑表降至华氏五十余度,衣裘犹寒,毋怪此间男女冬夏俱衣羊裘,戴羊皮或狐皮帽,从不离身。彼等于暑热或工作之际,袒右臂,或上体全裸,习惯使然,亦气候使然也。拉卜楞避暑最宜,冬季虽寒,因气候干燥,亦觉爽适,以其地在大夏河谷中,周围为五六百公尺之山所障,故能免于峻烈之气流。如由此再西南进,至无屏障之大草地,冬日即不免堕指裂肤,故曰“肉开花”。
1705360871
1705360872 下午三时,黄河南亲王邀宴,大雨依然,六时始止。余偕史秘书赴大夏河滨散步,循岸行,河中水涨,较平时或增一倍,涌至岸上。田中青稞已高尺许,叶深绿而盛茂,雨后带露,更见精神,十之一二已出穗,有芒甚长,与大麦无异。又有芸苔数畦,花正盛开,遍地黄色锦,内地油菜三四月即开花,此间迟三四月,大麦亦然,现虽出穗,非三四月后不能收。盖由出穗至成熟之时期甚长也。余所居院中,有芍药一丛,余等来时已发蕾,现月余矣,尚未全开。因气候寒冷,发育甚缓,或终不能开花。据调查此地每年九月即降雪,翌年四月始消,大夏河十一月开始结冰,翌年三月解冻。秋霜早来而晚霜迟去,每年九月中旬即降早霜,翌年五月下旬晚霜始毕,高地寒地,甚至有六月降霜者。无霜时期仅一百二十余日,故作物时期极短,仅早熟而耐寒之谷类,如青稞者,方可种植。其次芸苔、豌豆亦比较适宜。
1705360873
1705360874 三日 晴雨可立待 山水已卧游
1705360875
1705360876 上午晴,天空无片云,日光照耀,因连日阴雨,竟觉夏日亦可爱矣。高参军来拉后,一周未见天日,睹之尤为欢忭,拟出外一游,期毋负此佳日。且班禅大师本日由沙沟寺返拉,亦应接迎,因决定乘马偕游郊外。十二时整装待发,忽乌云数朵,骤现空际,乃备雨衣以防万一,不意乘马之际,云益密集,似有山雨欲来之势,因立马侧少俟。须臾竟雷声震耳,大雨倾盆而至,遂入室暂避。未几雨止云消,阳光又复四射。此间天气变化之速,真可谓“可立而待”也。
1705360877
1705360878 乘马出街,沿大夏河行,道路泥泞,河水亦涨,沿途藏民欢迎大师者络绎不绝。约八里许至马莲滩,马莲草叶高尺许,残花犹存。远望河滨有帐房数座,询之为黄司令来迎大师者。因驰至其地,下马而入。黄君备有奶茶、油条、面饼及手抓羊肉等饮食品,出而飨客,询先至之格秘书,则在河中洗足,阳光甚烈,濯后曝之,不拭自干。余等在帐内或饮食谈笑,或就地而卧,眼饱山色,耳悦河声,此间乐非城市斗室中所能梦想也。因撮一影,以留纪念。
1705360879
1705360880 四时许,报大师已至,因急乘马至道旁,下马立俟,未几欢迎之保安队数百人,已疾驰而至。继为仪仗队,大师卫队,暨随员等,共千余人。大师乘黄轿,余首趋前献哈达,大师还之,次高参军、黄司令等,依次献上,再进,嘉木样禅师及各活佛、高僧等数百人,迎于道左。至街头则学生、喇嘛及民众等约万人,群出相迎,亦云盛矣。
1705360881
1705360882 四日 法会短期筹备 信徒千里而来
1705360883
1705360884 本日时轮金刚法会,举行筹备仪式,场址即在平日辩论经典之林园内。由班禅大师亲自莅场,并全体喇嘛参加。中设高座,为大师席。台下置有法器、乐器等,并备油条等点心数百份,备散给高级喇嘛及筹备人员。未几,大师入座,开始诵经,法器、乐器时鸣。大师至,讲经若干时,所讲者为法会宗旨及听讲规则。后大师着法帽,自装时轮金刚神,盖在法会中大众须认大师即法神也。至下午始行散会。举行此种仪式之翌日,开始筑坛城。据云法会重要之工作为筑坛城,即所谓“香巴拉”城,由丁颗尔札仓喇嘛担任。在木台板上张布,先绘图形,然后用五色石粉依图作之。此种工作,通常需数十日,此次因班禅大师急欲离拉,本不拟举行法会,经再三请求,始获允准,但限定日期,筑坛最多不得逾十日,故昼夜赶作,期早完成。
1705360885
1705360886 因班禅大师驻锡拉卜楞,早有举行时轮金刚法会之说,故蒙、藏民众,不远千里而来,一觇佛容,并参加法会。下午偕史秘书至河滨游览,见岸旁隙地,帐幕林立,形式奇异,大小不一。或为屋脊形,顶系斜坡,四面直立如墙,均为白布。或为三角形,顶墙合一。或为黑帐幕,即牛毛布两块组成斜坡,中间开缝。甚有极小之帐房,仅容一二人坐卧。并有许多无帐而露宿者。附近一林园,亦满布帐幕,询之多系由松潘、果洛等处而来。远从千里外,行程十余日,其信佛程度可知也。通衢中来往者踵相接,妇女背负毡物、炒面等木架,男子则空手持杖随行,盖藏俗劳动工作,皆妇女担任,甚至行路亦然,妇女无怨言,男子无惭色,习惯成自然矣。
1705360887
1705360888 五日 恶因莫种 隐患宜消
[ 上一页 ]  [ :1.70536083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