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63397
七日 西藏财政概况 政府收入一斑
1705363398
1705363399
西藏财政收入支出,因政教大权,操于达赖一人之手,公私用款向无精确之统计,兹述其概况于下:
1705363400
1705363401
一、收入方面
1705363402
1705363403
(一)粮赋 以青稞为主,每年收入一百五十万斗,每斗按现时价值合内地大洋八角,约值大洋一百廿万元,每年西藏地方政府,将本年收入所得贷之于民,明年即可增加一倍,约值二百四十万元。
1705363404
1705363405
(二)杂货税 帕里亚东关等处,年收金银宝石、红花杂货等税,约合大洋廿五万元至五十万元。
1705363406
1705363407
(三)羊毛税 每年约十万至廿万元,据印度年鉴,每年由西藏输出印度之羊毛,约三百万至五百万斤,每百斤一驮,收一元五角,年约收五六万元,再加运入他地之羊毛,共约收十余万元。
1705363408
1705363409
(四)川茶税 由玉树运往黑水入藏者,每十驮抽税一驮,年约一万驮,抽税千驮,每驮值六十元,收税约六万元。由康入藏者,约五千驮,收税约三万元。由玉树分运康、藏边境约八千驮,收税约四五万元。由印度运往后藏噶大克等地(大半系砖茶),约七八万驮,收税约四十万元。共计年收茶税约六十万元左右。此款向归三大寺及小、大召等寺院之开支,政府仅作经手人而已。
1705363410
1705363411
(五)羊头税 游牧人民有牛羊群者,每牛二头或羊十六只,每年纳藏银一元,西藏北部、东部多半游牧,虽无精确统计,据闻前藏年约廿万元,向归达赖布达拉宫及个人之开支,后藏每年约收廿万元,现在亦归前藏。
1705363412
1705363413
(六)米税 不丹米进藏,每包向例纳税收米一碗,每年可收二百数十包,每石合卢比十二三元左右,收入仅有五六千元。此外尼泊尔米进藏,只易藏盐,收入甚微。
1705363414
1705363415
(七)户口税 全藏一百七十五宗之户口,全以现金缴纳,每户年收七角,全藏三万余村镇,每年收入亦不少。
1705363416
1705363417
(八)土地税 即除前述青稞之大宗收入外,尚有豆油、牛奶之收入。
1705363418
1705363419
(九)钱币局收入 西藏发行纸币,由政府派人管理,只发纸票,不设兑现银行,人民可以币互相交易货物,每年印出多少,又无限制与统计。西藏大宗收入,以此为最,将此余款,留作购买军火之用。
1705363420
1705363421
总计全藏收入,每年不过二三百万元。
1705363422
1705363423
二、支出方面
1705363424
1705363425
(一)政府支出 西藏僧俗文武官员,薪俸甚微,如噶伦年俸每年仅三十秤藏银(每秤藏银合国币十二元五角),四品官每年八秤,外由政府指定庄田一份(古之食邑制度),以补食用。该职如被革或请辞后,该庄田即交还政府。五品至七品每年仅供食用,无薪俸。至军官方面,马基每年十八秤,代本每年十二秤,庄田一份,如本、定本每年薪俸极微,士兵每月青稞二斗,战时每日加糌粑一斤,无薪饷之可言。因官吏薪俸甚薄,故贪污者多,而支出较多之数,为扩张军备。统计全藏各官,除额官三百五十外,其他公务员约四百至六百人,共计官员约千人,官兵约万人,每年政府正当支出约百万到百三十万左右。
1705363426
1705363427
(二)寺院支出 三大寺及密宗院、大小召等,由政府指定茶税及指拨田庄外,每年修缮、熬茶等费,约五十万元。
1705363428
1705363429
(三)财政现状 西藏政府,因逊清年有补助之规定,收支足可相抵。自达赖携贰以来,昔之中藏交通,已渐阻滞,政府所需物品,多仰给印度,外货愈畅,政府愈穷,益以年来军火运输多,为免收支相差过甚起见,仍设法印行空头纸票,人民因印度政府无力反对,然实忍痛使用,将来日趋困难也。
1705363430
1705363431
八日 西藏经济概况 商工农牧情形
1705363432
1705363433
西藏经济尚未发展,产业均落后,兹分农牧商工,述之如下:
1705363434
1705363435
甲、商业
1705363436
1705363437
西藏商业,以拉萨、札什伦布、江孜、昌都(原属西康现被藏军占据)、定日、帕里亚东关、卓木一带为繁盛,尤以江孜、亚东为重心。盖因康、藏交通不便,年来战事时起,内地货物,多改由海道入藏,因之无论印度、英、日及中国内地各货物,大半由亚东关进口,经江孜分转各地。
1705363438
1705363439
西藏输出货物:为羊毛、牦牛尾、山羊柔(山羊粗毛下之软细毛)、麝香、鹿茸、藏獭、藏香、氆氇、熊胆、硼砂、盐、豹皮、狐皮、砂金、藏红花等。牦牛尾运至印度或德国制蝇拂等物,山羊柔可制轻绸,印度人肩巾用之。红花每年在后藏出产甚少,大多由西班牙运来,转售西康及内地各省。至输入货物,由印度运入者,以棉织品为大宗。次为毛织品、五金、珊瑚、宝石、火柴、针线、肥皂等,多由尼泊尔人经营。由内地青海输入者,以骡、马、醋、酒为大宗。由西康输入者,以砖茶为大宗。由云南输入者,以火腿、沱茶为主。由北平、南京输入者,以绸缎、马鞍为主。
1705363440
1705363441
乙、农牧
1705363442
1705363443
西藏面积约二百五十余万方里,因四面多山,可耕之地甚少。且藏人信佛甚深,不肯随便开垦。可耕之地,不及八分之一,且多间年一种,第二年休息,第三年再种,名曰还债,希望加倍收获也。农产以大麦、青稞为最多,小麦、豌豆次之,每年足供藏人食用。菜蔬有萝卜、白菜、番薯等,且萝卜、白菜甚大,每个至三四十斤,足征土宜。其他草地平原,多为牧场,每年牛羊所产,除食用外,售出印度,据印度年鉴统计一百廿万卢比,青海、云南、西康尚未统计,故牧场事业,在西藏人民方面言之,占收入一大部分。
1705363444
1705363445
丙、工业
1705363446
[
上一页 ]
[ :1.7053633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