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363678e+09
1705363678 十三日 西藏历算 中国输入
1705363679
1705363680 拉萨三大寺代表,对西藏历书颇有研究,据所谈述,并参考各记载如下:
1705363681
1705363682 西藏历书,来自中国。盖西藏强盛以藏王松赞干布时代为最,时为唐代,与中国往来甚密。唐曾两次将公主下嫁,两公主入藏,均先后将中国文化,带入西藏,除《四书》《五经》、佛像佛书、法政艺术等外,尤于历数贡献最大。相传文成公主通占星学,发现西藏如女魔仰卧,故改建寺于寺之手腕腿足上。又据《西藏考》,谓“藏人不识天干,以地支鼠牛兔纪年,以金木水火土记日,亦能测日蚀月蚀、推算占验,皆唐之公主流传”。又据英人贝尔著《西藏之过去与现在》,谓“松赞干布后,又从汉籍中翻译天文学、占星学、药学等类若干种”。由上各记载,可知历书来自中国无疑,而松赞干布实为规定历书之创始人,其历书与吾国阴历相同之点甚多,亦稍有异点于下:
1705363683
1705363684 甲、相异之点
1705363685
1705363686 (一)削除凶日 藏人以佛教色彩浓厚,故其历书内遇有大凶之日,造历书时已先削去,别于其日之前后选一较吉者为复日。如以九月廿二日为凶日,削去不用,以廿三日为吉日,连过两日。
1705363687
1705363688 (二)喜闰吉月 藏人闰月时,加于吉祥月后,如七、八月为藏人最愉快之月,故其闰月亦以七、八两月为最多。如民国九年藏历闰八月,拉萨地方,每年八月初旬例为雨季,甚有益于当地之农作物,该年适值雨季,延长至闰八月内,以致丰收,一般农人皆以为系闰月之功。
1705363689
1705363690 (三)编次稍异 藏历排次序,与阴历略有不同,系三月在前,余则依次排下,一月、二月均在历书之后,如明年之一月、二月,系在本年之历书后面,而本年之一月、二月,则在去年历书后面,或系中国古代建子、建寅改变之故。
1705363691
1705363692 乙、相同之点
1705363693
1705363694 (一)用阴历 藏历创于唐时,故亦用阴历编制,以月球盈亏一周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各月亦有大建小建之分。
1705363695
1705363696 (二)干支纪年 中国历书,自黄帝命大挠选甲子造历,直至现在,历法虽已变更,但以干支纪年,迄今未改。藏历亦系以干支纪年,内地阴历以六十年为一甲子,藏历亦系六十年为一转。
1705363697
1705363698 (三)干支次序相同 查藏历不仅以干支纪年,与阴历同,即干支次序,亦同内地。兹将民国以来内地阴历与藏历之干支纪年,作一比较表于下:
1705363699
1705363700
1705363701
1705363702
1705363703 (四)干支上亦有二十八宿,阴历日干上,除系干支、五行及建满平收等黄黑道日外,尚有角、亢、氐、房、心等二十八宿,藏历亦然,次序先后亦同。
1705363704
1705363705 (五)以寅月为岁首。阴历以寅月为岁首(马端临《文献通考》:颛顼高阳氏命重行治神人、以寅月为历元天干),惟以地支属于纪年,亦十二月为一岁,其支属纪年为鼠年、牛年、兔年,纪月以寅为正月。
1705363706
1705363707 盛绳祖《卫藏识略》,记有西藏历法一段,附录于下。
1705363708
1705363709 番人不识天干,惟以地支属相纪年,亦以十二月为一岁。其支属纪年,如鼠年、牛年、兔年,纪月以寅为正月,亦有闰月,但不同时耳。如雍正十年壬子闰五月,其地闺正,雍正十三年乙卯闰四月,其地先于甲寅年闰七月。更有闰日之异,如闰初一则无初二,即至初三日,或于月内摘去一二日,即不呼此一二日,如摘去二十七日,次日即呼二十八矣。每月无小建,必有朔望晦日。称正月为端郭,余月仍依次数之。纪日惟以金木水火土五行配,与时宪书无异。惟日蚀月蚀,亦纤毫不爽云。惟推算占验,皆唐公主所流传。
1705363710
1705363711 十四日 喇嘛教发生源流 宗喀巴改革经过
1705363712
1705363713 西藏宗教,影响于政治、社会及其他各方面甚大,故研究西藏者,不可不研究其宗教。兹参考日本西藏研究会所述,将西藏喇嘛教之起源及其发达之经过,分述如下:
1705363714
1705363715 喇嘛教为西藏特有之佛教,依多神教之印度教形式,而加以变化者。喇嘛二字在藏语为优胜无上之义,其适当意义,应用于僧院或高级之僧侣,久之凡僧侣均尊称为喇嘛矣。甚至称西藏佛教为喇嘛教,已成普通习惯。今从俗即称为喇嘛教,其起源与发达之经过,可分为六个时期。
1705363716
1705363717 第一期起源 在西历六百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之间,自唐及尼泊尔国嫁二皇女至西藏时,释迦佛之名始传入,是时释迦佛寂灭后已一千数百年。当时之国王为弃宗弄赞,以安慰二妃之目的,由三个佛教地输入佛书,聘请教师,又投莫大之费用,于拉萨建立壮丽之宫,以奉安二皇女所持参之佛像。派遣留学生于印度,使研究经典,兼巡拜灵地,吸收佛教精神。此种留学生归国时,携带多数典籍及礼拜器具,并以所学之梵语,造成西藏文字,以西藏语翻译许多经典,是为喇嘛教发达之第一期。
1705363718
1705363719 第二期巴特玛伞巴干 然新来之宗教,受其国原来存在之幽鬼崇拜者激烈之反对,一百年间进步极迟。新旧两宗旨间,时有冲突,互相憎恶。佛教宗旨,静稳柔和,故能辟易有害之幽鬼派,一扫其牺牲之恐怖心,使之全失势力。
1705363720
1705363721 如此状态继续一百年,佛教始一跃而得人民之信仰,传播国中。然幽鬼派亦奋然兴起,力为抗争,惟大势所趋,无可奈何。渐次佛教反对幽鬼派之态度,一变为吸收幽鬼派而同化之,遂别成一新面目。故西藏佛教严格言之,非纯质之佛教,乃于混合印度教之上,更加以西藏固有之幽鬼崇拜分子,而成今日之所谓喇嘛教。在此喇嘛教发生之第二期,研究上兴味颇多。欲考其原因,不可不先知在西藏国与佛菩萨齐名之巴特玛伞巴干师(Padma-Sa-pharo)之事绩。师为住居克什米尔(Kashmir)境上有名之印度学者,受聘于西藏国王,于西历七百四十七年至西藏。因其大名早轰传于西藏,故其国民特别注意。西藏国王,即依此学者之策画,以图振兴佛教之势力。师以卓越之才识,注全力于佛教之发展,曾巡全国,用美装以眩惑愚民,唱咒言以征服幽鬼。关于此种之奇谈甚多,兹录当时神话如下,虽属荒诞,亦足以推想当日之状态。
1705363722
1705363723 师之标榜幽鬼征服而行走,一幽鬼顽固抵抗,欲于两山之间杀师,师用高飞之手段,始得免于危险。又有幽鬼,以金刚(即降魔杵之武器)由雪中掷来,师融解积雪为湖水,幽鬼欲逃。自逃于湖水中,师又使湖水沸腾,幽鬼骨肉糜烂,鬼尚不出,师又投金刚以刺幽鬼之眼,幽鬼忽出湖水,而生命犹存。又一日精灵欲苦师,化为大白牦牛,乘此圣人,忽此圣人独飘然登天,牦牛恍惚自缚其鼻头与脚而不能动。师又变为缠白绢布之美少年,而申告其生命之存在。
1705363724
1705363725 巴特玛伞巴干师遍巡中国,演如此奇迹,大现自在力,故其周围或来无数之弟子,群集请教。师以为拒斥幽鬼派而扑灭之,未免过激,不无逆于人心,不如利用而同化之,以撤其壁垒,乃为手段之最妙者。师乃救助幽鬼派僧侣之生命,藉以沾恩,而不损其感情,使彼等自知采用佛教之有利,从而使人民归依之。此等妙计妙策,着着奏效,一方保存几千百年间固着人心之信仰,一方发展根基未固之新来佛教。彼在西藏仅二年,整理喇嘛僧侣之秩序,建设僧院。其寺院在拉萨府东南约三十哩之撒母亚斯(Samvas),其寺院当时建筑物之一部,经一千五百年,至今尚存。其建筑物在国内所有建筑物中为最旧,现由政府特别保管,堂内多数之佛像及神圣之器具,皆黄金造成。西藏政府,视此寺院为一种金银而保藏。由巴特玛伞巴干势力所遗珍贵物品之保存此寺,可知其人民信仰之根深蒂固。
1705363726
1705363727 巴特玛伞巴干有弟子二十五人,与教佛法外,兼教授各种事物,以扶持国王,一时多数事业勃兴。师于西藏成功后,欲更得同样之胜利,乃向他国而去。
[ 上一页 ]  [ :1.7053636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