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367359e+09
1705367359 与使团同时到来的,还有大批的僧人。从汉桓帝初年开始,西域的僧人就和汉地有了接触。最早到达的僧人中,有一位叫安世高的人,[132]他被称为“中国佛教第一人”,也开启了佛教的译经事业。[133]当时的中国人习惯给外国人的名字加上一个区分地域的姓,安世高的“安”就表明他来自安息(即帕提亚帝国),传说他是安息国太子,这一点已经无法考证了。安世高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在经文翻译方面,虽然他的译文质量并不高,却由于开创性而被人们记住。
1705367360
1705367361 安世高还带来了另一个传统:佛教徒的游历。汉朝统治者对百姓的管理倾向于将后者固定在土地上,不希望他们四处游荡成为流民。然而,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却要求人们四处游历,僧人们穿梭于不同的寺庙,将各地的先进文化都学到,同时将那些错误的理论驳倒,赢得属于自己的声誉。外来的僧人们把游历的习惯带到了汉地,将汉地的户籍管理方式打破了。从此,中国人特别是佛教徒也有了游历的习惯,这为促进社会哲学的发展和打破政府桎梏创造了必要条件。
1705367362
1705367363 安世高本人就曾经在全中国游历,甚至到达了南方的广州等地。虽然并没有明确记载他知道海外的道路,但作为安息(波斯)人,加之广州可能存在波斯商人,表明安世高去往广州也许并非一时起意。
1705367364
1705367365 事实上,南方的海道一直对僧人是畅通的,特别到了三国时期,东吴经营江东时,更是必须靠海路与外界交通,促进了海路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为什么法显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南海道,并选择这条道路回国。
1705367366
1705367367 安世高之后,大量的外来僧人进入了汉地,于是中国的佛教时代真正到来了。
1705367368
1705367369 表9 《出三藏记集》第十三到十五卷记载的西域高僧情况[134]
1705367370
1705367371
1705367372
1705367373
1705367374 ② 《出三藏记集》中称为月支。——编者注
1705367375
1705367376
1705367377
1705367378 续表
1705367379
1705367380
1705367381
1705367382
1705367383 ① 《 出三藏记集》中称为兜佉勒。——编者注
1705367384
1705367385
1705367386
1705367387 续表
1705367388
1705367389
1705367390
1705367391
1705367392 ① 《 出三藏记集》中称为沙勒。——编者注
1705367393
1705367394
1705367395
1705367396 续表
1705367397
1705367398
1705367399
1705367400
1705367401 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1705364738]
1705367402 佛教化的首都
1705367403
1705367404 佛教到达中国后,迅速地繁荣起来,最初还只是悄悄流行,当皇帝认可了佛教之后,这种外来的宗教便迅速成了中国人的信仰之一。
1705367405
1705367406 在全国性的信仰中,又以南朝的首都建康和北朝(北魏)的首都洛阳为中心。北魏人杨衒之恰好就记载了洛阳佛教的繁盛。[135]
1705367407
1705367408 根据他统计,在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3年),洛阳还只有寺庙42座。到了一百多年后的北魏后期,洛阳内外已经有了千余座寺庙。
[ 上一页 ]  [ :1.70536735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