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68142
1705368143
② 即曹国。
1705368144
1705368145
1705368146
1705368147
③ 《慈恩传》中作佛栗氏萨傥那国。——编者注
1705368148
1705368149
1705368150
1705368151
④ 《慈恩传》中作安怛罗缚婆国。——编者注
1705368152
1705368153
1705368154
1705368155
⑤ 《慈恩传》中作呬摩怛罗国。——编者注
1705368156
1705368157
1705368158
1705368159
⑥ 《慈恩传》中作钵创那国。——编者注
1705368160
1705368161
1705368162
1705368163
⑦ 今帕米尔高原地区。
1705368164
1705368165
1705368166
1705368167
续表
1705368168
1705368169
1705368170
1705368171
1705368172
① 又名子合国、朱驹波国、朱俱波国。
1705368173
1705368174
1705368175
1705368177
文学中的舶来信仰
1705368178
1705368179
玄奘取经对现代的最大影响,既不是他取来的经文,也不是他勘察的地理,而是一部新奇的小说《西游记》。
1705368180
1705368181
事实上,玄奘翻译的经文过于咬文嚼字,并不符合中国人的胃口,他使用了大量的音译词,并且认为很多佛教概念不应意译,因此译文显得晦涩难懂。也许佛教学术精英们会欢迎他的做法,但接受者中占多数的还是普罗大众,于是玄奘的辛勤劳动反而被束之高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311]
1705368182
1705368183
他的《大唐西域记》也是异常详细,但在此书完成十几年后,中亚部分的内容就由于阿拉伯人的进攻、地理信息的改变而过时,印度部分又过于琐碎,加之没有同期佐证的材料,书中大量的地名都还没有找到现在对应的位置。
1705368184
1705368185
人们真正感兴趣的反而是他的传奇经历本身,但又觉得还不够传奇,于是发挥了足够的想象力加以二次创作,《西游记》就这样诞生了。
1705368186
1705368187
在小说中,玄奘化身唐三藏,他有三个徒弟和一匹马,伴随他一起到西天取经。小说是明朝吴承恩创作的,但事实上,它的源流却要早得多。
1705368188
1705368189
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312]中,《西游记》的雏形就已经大体具备了。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本小册子中看到学术佛教和大众佛教之间的区别。学术佛教总是研究更加思辨性的世界本源问题,而大众佛教却只是接受一些观念,诸如转世轮回、诸色神佛等。
1705368190
1705368191
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其中也有一个类似于孙悟空的角色——花果山猴行者。在印度神话《罗摩衍那》中,有一位神通广大的神猴哈奴曼,曾经帮助过印度教大神罗摩找回他的妻子。学术界普遍认为神猴哈奴曼很有可能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因此,猴行者这个角色也很有可能是受哈奴曼的影响而出现的。
[
上一页 ]
[ :1.7053681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