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369963e+09
1705369963
1705369964 到了南宋时期,一位叫洪皓的使臣出使金国,并在该地待了15年,回国时才将西瓜种子带回了国内,[116]于是西瓜开始在中国种植,至今,中国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西瓜消费国和种植国。
1705369965
1705369966 除植物之外,中亚地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在音乐层面上。虽然汉代就已经有了西域音乐传入,但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从北朝到唐朝的龟兹音乐的传入。
1705369967
1705369968 即便到了现代,人们一旦听到新疆音乐,也会在第一时间内感觉到它和汉地音乐的不同。那么,龟兹音乐和唐代本土音乐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答案就藏在音调之中。
1705369969
1705369970 现代音乐的音调分为七声,但传统的中国音乐分为五声,即宫、商、角、徵、羽,音调的减少必然导致音乐的简单。从西域传入的音乐已经有了七个声调,据称这种音乐是在隋代由龟兹人苏祗婆传入的,他把龟兹音乐的七调按照音译的方式起了名字,分别称为娑陀力(宫)、鸡识(商)、沙识(角)、沙侯加滥(变徵)、沙腊(徵)、般赡(羽)、俟利箑(变宫)。[117]需要说明的是,龟兹七声和现代七声也并非一一对应,这才造成了西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不同。
1705369971
1705369972 而龟兹音乐也不是仅限于当地的,而是从印度到西域的广大区域内普遍流行的。到了现代,人们也会对印度和阿拉伯音乐的相似性感到吃惊,那是因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于是龟兹乐成了一种代指,实际上指的是以龟兹为代表的整个西部地区通用的音乐,包括印度、粟特、今天新疆地区,以及后来的阿拉伯世界。
1705369973
1705369974 与龟兹音乐一同传入的还有西域舞蹈,于是,西域的音乐和舞蹈就取代了原来的汉乐汉舞,成了宫廷之上的必备。
1705369975
1705369976 在隋代时,隋文帝在皇家的乐队中设立了西凉、高丽、天竺、安国、龟兹和文康(康国)音乐部门,他的儿子隋炀帝又加入了疏勒音乐,到了唐代,又加上了高昌音乐。这些外国音乐的到来,使得隋唐乐曲得到了大发展。[118]
1705369977
1705369978 在唐代时,善于音乐的人已经形成了大的家族,乐谱和技艺在家族内部流传。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提到,作为主角的女子曾经向穆氏和曹氏学艺,[119]所谓穆氏和曹氏,都是来自粟特地方的两个家族,他们几乎成了长安乐文化的代名词。
1705369979
1705369980 除音乐之外,唐代的绘画、雕刻等多重技艺也都有西方的影子。特别是在绘画上,唐代的绘画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特立独行的,它大量地借鉴了西洋画法,带着浓浓的立体感,讲究具象而不是神似。到了宋代,才最终形成了追求意境的中国画风格,与世界绘画风格分道扬镳了。
1705369981
1705369982 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个日常使用的物品在唐代也达到了巅峰,它就是铜镜。唐代的铜镜技法高超、背面装饰复杂,已经脱离了纯粹的功能性,而最著名的铜镜图案称为海兽葡萄镜,其艺术风格纯粹是西化的产物。
1705369983
1705369984 唐代是一个西化的朝代。到了宋代,人们虽然也在大量接受海外的产品,但是在艺术风格上则产生了一种纯粹的中国风格,也就是所谓的“宋韵”。这种新的风格以简洁和意境著称,从此以后外国来的产品都成了原料,必须经过汉风的加工之后,才能在国内流行。
1705369985
1705369986 这种内敛性由于经过了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再次被放大,到了南宋显得更加明显。南宋灭亡后,以汉族为代表的开放心态终于被终结。
1705369987
1705369988 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1705364765]
1705369989 文学中的外贸
1705369990
1705369991 由于宋代的海上贸易发达,海外经商也成了宋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南宋时期最重要的小说集《夷坚志》中就记载了大量的此类故事,由此也可以看出宋人对于海外的想象和关注点。
1705369992
1705369993 首先,海外贸易是可以发财的,于是那些商人(被称为“海客”)往往是以富商大贾的面貌出现的,他们腰缠万贯,有的赚了千万,有的赚了数亿。[120]
1705369994
1705369995 之所以能赚这么多钱,在于他们出海到了国外,去接触到了那些奇特的地方和奇特的财物。于是这些富商大贾导致了宋人对于海外的想象也异常丰富。
1705369996
1705369997 宋朝出口的大都是工业品,比如瓷器、丝绸等,而进口的却大都是产于各地的奇珍异宝,于是,如何发现宝贝成了宋代商贾生财的主题之一。
1705369998
1705369999 比如,一个叫张愿的商人就遭遇了这样一件事,[121]他偶尔漂到了一个海岛上,砍了十根竹子,在海上用掉了九根,还剩一根带了回来。不想在港口上却被一群日本人(倭客)和南方的黑人(昆仑奴)围住,要求他把这根竹子卖给他们。张愿一开始出价两千缗,对方毫不还价,他又加价到五千缗,对方还是一口答应。张愿把竹子卖掉之后,才知道这是所谓的宝伽山聚宝竹,只要放在水中,宝物就自动聚集。这根竹子就像蒲松龄笔下那双善于发现宝物的眼睛一样,寄托了宋人对奇珍异宝的渴望。
1705370000
1705370001 除了宝物,海外的奇风异俗也成了宋人想象的对象。
1705370002
1705370003 比如,金陵商人富小二就经历了一场奇特的遭遇。[122]南宋前期的绍兴年间,富小二随船出海,碰到了大风浪。船沉了,他抱着桅杆漂到了一个海岛。这个岛上是由一种类似猩猩的动物占据的,它们披着很长的毛发,却又有人类的感情,说话声音像鸟叫,略微可懂,每天以吃生的果实为生。富小二在岛上被猩猩们囚禁在山洞里,洞口用大石头封上,再派猩猩把守起来。不过,除了没有自由,猩猩们对富小二还是很友好的,甚至给他介绍了一个母猩猩成亲,生了一个儿子。当儿子出生后,富小二被允许在岛上自由活动,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艘船,带着儿子登上了船,回到了国内。
1705370004
1705370005 在东南亚海道上一直有裸人国和女人国的传说,其中裸人国确有所指,因为在安达曼等群岛上,人们是不穿衣服或者只有少量遮盖的。显然,富小二的故事就是由这些岛屿的传说,加上中国人的想象附会而成的,却表现了宋人对海外的认知。
1705370006
1705370007 与富小二遭遇相同的还有富商杨二郎,[123]他的遭遇更带有神话色彩,也是在船只失事后到了一个海岛,只是这个海岛上已经不是猩猩,而是一种类似于妖魔的人形裸体生物,其首领被称为“鬼国母”。鬼国母甚至可以受到天上仙人的邀请去参加宴会,直到有一次将杨二郎也带去了,杨二郎于是乘机逃离了鬼国母的控制,回到了家人身边。
1705370008
1705370009 这些故事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海外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他们对大海的恐惧。大海是反复无常的,一个浪头就足以决定人的命运。不管是富小二还是杨二郎,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在大自然面前人人平等。这也表明,那些所谓的财富是多么的脆弱。
1705370010
1705370011 到底是什么支配力量,决定了某个人应该去世,而某个人却可以活下去?答案是:神灵。于是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带有萨满教特征的各种自然神也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也都保留了下来,不管是澳门的妈祖庙,还是潮汕的三山国王,都是人们对自然崇拜的证明。
1705370012
[ 上一页 ]  [ :1.7053699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