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370856e+09
1705370856
1705370857 在丹吉尔城中的两条小巷交叉处,有一个低矮建筑,建筑的下部刷成了摩洛哥常用的浅蓝色。建筑内部有一个简单的墓穴,他的主人叫作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102]。
1705370858
1705370859 在哥伦布之前,如果要寻找一个比马可·波罗更伟大的旅行家,那么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穆斯林本来就是商业民族,人们早已习惯于四处旅行,但伊本·白图泰却太能奔波了,他几乎跑遍了除西欧之外的整个已知世界。他的旅途中还充满了奇遇,带着时代的特征,从蒙古已经征服的土地到未征服的土地上,都有他的身影。
1705370860
1705370861 伊本·白图泰出生于公元1303年(大德七年)7月17日,这时中国的南宋已经灭亡,而西欧的十字军也成了过去,蒙古人带来的整合与和平还在继续着。
1705370862
1705370863 蒙古人的杀戮往往只在征服的初期,针对那些不肯投降的城市。一旦他们完成了征服,人们服从蒙古的统治,他们立刻就变成了好的统治者。蒙古人很少干预本地的生活和贸易,他们只要求征服地缴纳税赋,同时,由于地域广阔,商人们开始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地方做生意,于是,世界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
1705370864
1705370865 在伊本·白图泰不满22岁时(公元1324年,泰定元年),他选择了离家出游。最初,他的目的只是去麦加朝圣[103]。
1705370866
1705370867 他从家乡丹吉尔出发后,经过了北非海岸上的城市阿尔及尔[104]、突尼斯城、斯法克斯[105](Sfax)、的黎波里[106]。在的黎波里,他还娶了一位当地女子,并把她带上了路。一路上随遇而安,如同风中的种子,飘散到何处就在何处发芽,这也是穆斯林传统。
1705370868
1705370869 他带着家眷到达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当时的亚历山大依然保持着繁华,是地中海南岸的巨型港口,伊本·白图泰甚至认为它是与印度的卡利卡特[107]、克里米亚的苏达克、中国的泉州(刺桐)并列的大型港口。
1705370870
1705370871 在亚历山大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亚历山大灯塔,这个奇迹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穆斯林的城堡,但灯塔当年的石头还深深地躺在海底。伊本·白图泰第一次去往亚历山大时,灯塔还在,只是一边已经塌了,等到公元1349年(至正九年)他回程时,灯塔已经全部倒塌,剩下一堆乱石。
1705370872
1705370873 在埃及,白图泰沿尼罗河而上,从亚历山大前往开罗(当时称为米素尔)[108]。
1705370874
1705370875 由于马木留克王朝成功地抵御了蒙古人的进攻,将蒙古人的势力范围限制在亚洲边境,因而作为其首都的开罗成为世界伊斯兰教的堡垒和中心。现在的人去埃及,会看到许多庞大的历史建筑,不限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还包括许多著名的清真寺。比如埋葬什叶派伊玛目侯赛因人头的那座清真寺,至今依然是埃及最神圣的地点之一。此外,还有萨拉丁[109]建设的著名的城堡。这些建筑大都在白图泰时期就存在了。
1705370876
1705370877 经过开罗之后,伊本·白图泰继续沿着尼罗河向上游进发,最远到达卢克索(Luxor)以南的伊斯纳(Esna)和伊德富(Edfu),这三个地方至今都还存在着大型的古埃及神庙,是尼罗河游船必到的景点。之后他离开了尼罗河流域,穿越东面的沙漠,到了一个叫作阿扎布的地方,再沿原路回到了开罗。
1705370878
1705370879 从开罗,他经过西奈半岛前往加沙,并到达耶路撒冷。
1705370880
1705370881 耶路撒冷在十字军东征时期曾被基督教征服,但在萨拉丁的努力下已经重归伊斯兰,被西方十字军控制的时间不过只有几十年而已。
1705370882
1705370883 从耶路撒冷短暂向内陆行进后,白图泰重新沿着地中海的东海岸前行,经过一系列城镇,到达现在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和北部城市的利波里[110]。
1705370884
1705370885 如今的的利波里有一条翻山进入叙利亚北部的道路。伊本·白图泰也是顺着这条路东行,到了霍姆斯(Homs)、哈马(Hama)、阿勒颇(Aleppo)等属于今天的叙利亚的城市。
1705370886
1705370887 从阿勒颇起程,白图泰再次向西,进入了今土耳其在地中海东岸的那一小块区域,这里最著名的城市叫作安条克(Antioch)。接着,他到了伊斯兰教在叙利亚地区的中心——大马士革,并参观了著名的伍麦叶清真寺。这里至今依然是叙利亚的首都,以阿拉伯语的标准口音而闻名。
1705370888
1705370889 在大马士革,白图泰参加了一个朝觐团。他们向东南方前行,穿越沙漠进入麦地那和麦加,这是他第一次朝觐圣地[111]。白图泰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朝觐时的热闹。等朝觐结束后,他并没有按照原路返回家乡,而是继续随着一群伊拉克朝觐者穿越了整个内志地区,也就是现在沙特阿拉伯中部的大沙漠,进入了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1705370890
1705370891 在伊拉克,他首先抵达著名的圣城纳杰夫(Najaf),这里据说埋葬着伊玛目阿里,也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伊斯兰教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创始人,也由此,纳杰夫成了什叶派的圣城,直到今天仍然是最重要的什叶派圣地。伊朗领袖霍梅尼在取得政权之前,曾经被伊朗国王驱逐而离开伊朗,他来到了伊拉克地区,住在纳杰夫。之后,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继续驱逐他,他不得不前往欧洲,开始了流亡之旅,直到伊朗人民推翻了国王,将霍梅尼请回去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
1705370892
1705370893 从纳杰夫起程,白图泰并没有先选择北上巴格达,而是向东方前往位于波斯湾犄角上的城市巴士拉,从巴士拉越过阿拉伯河,进入了现代伊朗的胡泽斯坦地区,再前往伊朗著名的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和设拉子(Shiraz)。胡泽斯坦地区是伊朗最重要的油田区,当年伊拉克发动两伊战争,就是为了和伊朗争夺这个地区的控制权。而伊斯法罕和设拉子则是伊朗历史上著名的古城。
1705370894
1705370895 游历完设拉子,白图泰再回头西向,回到了伊拉克境内,前往著名的库法和巴格达。库法是阿拉伯帝国的早期首都,之后,阿拉伯人才在库法旁边兴建了新的城市巴格达,让这里成了帝国数百年的首都[112]。
1705370896
1705370897 需要说明的是,伊本·白图泰离开麦加,进入伊拉克和伊朗时,就已经进入了蒙古人的势力范围。蒙古人建立的伊尔汗国[113]首都在现代伊朗西北部的苏丹尼耶(Soltaniyeh),但汗王却喜欢住在巴格达这个曾经的哈里发之城。伊本·白图泰作为伊斯兰教徒,进入蒙古人掌控的地区,难道没有感觉到什么不适吗?
1705370898
1705370899 答案是:没有不适。这是因为伊尔汗国的蒙古人此时已经改信伊斯兰教。
1705370900
1705370901 早在蒙古合赞汗(公元1295—1304年在位)时期[114],波斯汗国的蒙古人就改信了伊斯兰教。据说,合赞汗的坟墓就在巴格达。之后的汗王完者都[115]葬在了苏丹尼耶,那儿至今仍然伫立着一座巨大的伊斯兰教风格的坟墓。
1705370902
1705370903 伊本·白图泰到达巴格达时,虽然蒙古人还在统治这片地区,但就连统治者的名号都已经伊斯兰化了——这时的汗王叫作阿布·赛义德,也称不赛因汗[116],从名字上已经看不出他是个蒙古人。不赛因汗是伊尔汗国统一时期的最后一个王,他死后,公元1335年(元惠宗至元元年),伊尔汗国就分裂成了一地碎片,所谓的汗王接近无人理睬。又过了20年,这个曾经令人谈之色变的国家就彻底灭亡了。[117]
1705370904
1705370905 不过,伊本·白图泰在伊拉克时,不赛因汗仍然保持着足够的威严,显示出这个蒙古国家最后的回光返照。
[ 上一页 ]  [ :1.7053708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