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70913
白图泰从马尔丁回到巴格达,再次前往圣地朝圣,并在麦加居住到公元1328年(泰定五年)。
1705370914
1705370915
在麦加旁边的港口城市吉达(Jeddah)[118],他第一次登上了船,开启了海路行程。他首先到了位于红海另一侧的非洲沿岸,再继续南行,经过一个叫作萨瓦金的岛屿,到了现代也门境内的地方。也门的首都萨那(Sana’a)是一个颇具风味的古城,而亚丁(Aden)则是位于红海海口附近著名的港口城市。
1705370916
1705370917
从亚丁出发,他再次回到非洲海岸——这次是在非洲之角上。他们到了一个叫作泽拉的城市,之后前往著名的摩加迪沙(Mogadishu)。这里也是现代索马里的首都。从摩加迪沙继续向南,白图泰到达蒙巴萨(Mombasa)[119]和库洛瓦[120]。
1705370918
1705370919
伊本·白图泰之所以能够从阿拉伯半岛如此容易地去往东部非洲,也有一个客观条件:在当时,非洲的东岸是由阿拉伯殖民者控制的,这些殖民者来自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曼[121]。或者说,阿拉伯半岛上的人们早就知道航行非洲的奥秘,后来的郑和只不过利用了阿拉伯人的发现罢了。
1705370920
1705370921
从非洲回来后,白图泰又回到了阿拉伯半岛的阿曼,在佐法尔(Dhofar)停留之后,去往令现代人谈之色变的霍尔木兹。现代人之所以对这个地方感兴趣,是因为它所在的海峡是波斯湾石油的必经之路。古老的霍尔木兹[122]是一个岸上的港口城市,后来由于遭到了大陆上国家的袭击,迁到了一个小岛上。这个小岛上充斥着各种颜色的粉状土壤,还有大块的结晶盐,非常不利于生存,却是紧急时刻的避难之地。[123]
1705370922
1705370923
伊本·白图泰经过巴林,再次前往麦加朝圣(公元1331年)。这次朝圣之后,他又开辟了新的旅行地。
1705370924
1705370925
他从麦加坐船到达红海的埃及海岸,穿越沙漠,经过尼罗河到达埃及的地中海海岸,上船后,沿着海岸到了现代土耳其的地中海沿岸。在现代土耳其的小亚细亚半岛上,他首先经过的是一个叫作阿拉尼亚的城市,然后到了大城市安塔利亚(Antalya)。
1705370926
1705370927
伊本·白图泰称土耳其为罗马人的土地,因为这里曾经是东罗马帝国的腹地。但在他去时,土耳其却处于伊斯兰教的管辖之下。在土耳其亚洲部分的西部,是一系列当地苏丹的势力范围,这些苏丹属于突厥人。在东部,则是巴格达的蒙古人直辖区域。他去了东部的锡瓦斯、阿玛西亚、埃尔祖鲁姆,以及西部的科尼亚、伊兹密尔、帕加马、布尔萨、伊兹尼克等地,最后穿越安纳托利亚高原,来到了黑海海岸上的锡诺普城,从这里上船穿越黑海,到达克里米亚半岛。
1705370928
1705370929
从克里米亚半岛向陆地方向,有一个大城市艾扎格。从艾扎格继续东行到达马哲尔,从马哲尔再东行四天,就到了一个对未来历史颇具影响的地方——乌兹别克汗的营帐[124]。
1705370930
1705370931
乌兹别克汗是金帐汗国第九代大汗,汉语也称为月即别汗。他是金帐汗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同时也是推动金帐汗国改信伊斯兰教的关键人物。另外,到了后来,在中亚有一支蒙古化的突厥人,号称是乌兹别克汗的后裔[125],于是就有了乌兹别克人的说法。当乌兹别克继续分裂时,就分成了乌兹别克人和哈萨克人,他们都承认是乌兹比克汗的后裔。
1705370932
1705370933
伊本·白图泰将乌兹别克视为全世界的七雄之一,这七雄分别是摩洛哥苏丹[126]、埃及的马木留克王朝苏丹、伊尔汗国大汗[127]、金帐汗国大汗[128]、察合台汗国大汗[129]、印度苏丹和元朝皇帝。这七雄中,蒙古人的后裔占了四个,除了元朝皇帝,其余六个都是伊斯兰教徒,可见当时伊斯兰世界的繁荣。作为对比,局促在西方一隅的西欧世界甚至连诸强名单都上不了,东罗马虽然曾经强大,到了白图泰时期却已缩成蕞尔小国。
1705370934
1705370935
由于金帐汗国靠近极北方,当地人都知道北极地区的极夜情况,伊本·白图泰想走40天的路程去探寻一下北极,却失败了。这表明中世纪再厉害的旅行家也不是万能的,他们还无法到达北极圈以内。
1705370936
1705370937
乌兹别克汗有四个老婆,其中第三个是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皇帝的女儿[130]。当乌兹别克汗的这位老婆回乡探亲时,伊本·白图泰又跟着她回了一趟君士坦丁堡,之后再次回到了乌兹别克汗的大帐。
1705370938
1705370939
正是从乌兹别克汗处,伊本·白图泰开始了另一段——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一段——行程:他从北方的俄罗斯草原,经过金帐汗国管辖的花剌子模,察合台汗国管辖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穿越了玄奘等人走过的铁门,到达现代阿富汗境内的巴尔赫。虽然距离蒙古人屠城已经过去了100年,但巴尔赫这座历史名城还是一片荒芜。那里原有一座宽阔的城池,清真寺、学校遗迹历历在目。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不仅破坏了城墙,还破坏了大清真寺的三分之一,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美的清真寺之一。
1705370940
1705370941
离开巴尔赫之后,白图泰进入呼罗珊地区,经过赫拉特、贾姆、图斯、尼沙卜尔等呼罗珊名城。随后,他可能是走中线,经过喀布尔、昆都士、加兹尼等地,前往印度。从呼罗珊前往印度主要有三条路,北线是经过吐火罗斯坦,翻越兴都库什山,前往喀布尔,再进入北印度[131],南线则是向南经过阿富汗与伊朗、巴基斯坦交界的沙漠地区,经过现代城市坎大哈,前往巴基斯坦。除南北两线之外,还有一条中线,是紧贴着兴都库什山南面的山脚,顺着一个个谷地,经过巴米扬峡谷,直接到达喀布尔。这条中间的线路可能就是白图泰所走的路。
1705370942
1705370943
他到达印度旁遮普地区时,是公元1333年(元统元年)1月。
1705370944
1705370946
印度抵御蒙古人
1705370947
1705370948
当伊本·白图泰到达印度时,印度恰好处于德里苏丹国时期。
1705370949
1705370950
当印度教的笈多王朝(也是印度古代的鼎盛期)垮掉之后,印度经历了嚈哒人的冲击,分裂成许多小国,与此同时,西亚的伊斯兰教开始影响这里。
1705370951
1705370952
在中亚,伊斯兰教从伊朗进军河中地区,将现在中亚五国所涵盖的地域尽数纳入控制之中,并从中亚五国进入了中国的新疆境内,在中原也进行了有限的传播。
1705370953
1705370954
从公元712年(先天元年)开始,伊斯兰教开始影响印度,首先在如今巴基斯坦境内的信德地区建立了桥头堡。当一艘运送伊斯兰教儿童的船只在信德海岸线上遭受海盗的袭击后,巴格达的哈里发要求信德的印度教王公对此负责,但印度人拒绝了他。于是,伊斯兰教徒就如潮水一般从开伯尔山口涌进了印度河流域,占领了信德,建立了伊斯兰教政权。之后,他们又跨越了大海,从信德经过海路传播到印度的古吉拉特地区[132]。
1705370955
1705370956
然而,由于印度是分裂的,所以,伊斯兰教很难在短时期内控制印度的主体部分。印度虽然是分裂的,但恰好有几个颇具实力的大国。在印度北部有强大的瞿折罗-波罗提诃罗王朝,在印度西北的拉贾斯坦地区,还有众多的拉其普特人建立的王朝,再往南,是遮卢迦王朝和取代遮卢迦的拉什特拉库塔王朝。这些王朝大都处于鼎盛时期,它们将伊斯兰教的影响推迟了近300年。
1705370957
1705370958
与此同时,在阿拉伯帝国内部,伊斯兰教的权力也正在从阿拉伯人转移到突厥人手中。在伊朗,一股突厥人建立了加兹尼(Ghazi)王朝[133]。公元1000年(咸平三年),加兹尼王朝的国王马哈茂德(Mahmud)突然开始进军印度,短短的25年里,他一共发起了17次入侵,并曾经占领瞿折罗-波罗提诃罗的首都卡瑙季(Kannauj)[134]。
1705370959
1705370960
然而,正当整个印度为伊斯兰的入侵感到不安时,马哈茂德死了。他的继承人并没有继续进攻印度。印度又获得了一个多世纪的休息时间。
1705370961
1705370962
公元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加兹尼王朝被另一个政权古尔王朝灭亡[135],古尔人在首领穆罕默德的带领下,又开始大举进攻印度。这是印度境内臣服于伊斯兰教的起始点。
[
上一页 ]
[ :1.70537091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