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74116
[118]参考《明成祖实录》卷四八。
1705374117
1705374118
[119]根据《明史》各海外传记整理。
1705374119
1705374120
[120]根据南山三峰塔寺《天妃灵应之记》碑文、《明史》、《明实录》制表,参考《中西交通史》考证。
1705374121
1705374122
[121]见《中西交通史》第三篇第十三章第二节考证。
1705374123
1705374124
[122]船只数目根据《瀛涯胜览》,余根据《明史·郑和传》。
1705374125
1705374126
[123]参考《明史·郑和传》。
1705374127
1705374128
[124]即今苏门答腊岛东北岸阿鲁港。
1705374129
1705374130
[125]即今马六甲。
1705374131
1705374132
[126]即今印度西海岸的奎隆。
1705374133
1705374134
[127]即今印度卡利卡特。
1705374135
1705374136
[128]《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五年他来朝谢罪,可能是跟随郑和舰队到中国的,谢罪的内容,可能是针对郑和使团。
1705374137
1705374138
[129]参考《明成祖实录》卷七一。
1705374139
1705374140
[130]之所以认为是回程,在于《明成祖实录》卷五六中,提到永乐四年七月陈祖义进贡,郑和是永乐三年出发,永乐五年回,显然,陈祖义事件发生于永乐五年回程时。
1705374141
1705374142
[131]根据《明史》与《瀛涯胜览》。
1705374143
1705374144
[132]参考《明史·三佛齐传》。
1705374145
1705374146
[133]参考《明成祖实录》卷一一六。
1705374147
1705374148
[134]该事件同样记载于《明史·郑和传》,可与《明实录》相对照。按,锡兰山王最后没有被杀,而是送回了国内。
1705374149
1705374150
[135]《明史·郑和传》: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1705374151
1705374152
[136]参考《明史·苏门答剌传》。
1705374153
1705374154
[137]参考《瀛涯胜览》。
1705374155
1705374156
[138]参考《明成祖实录》卷一八六。
1705374157
1705374158
[139]参考《明史·郑和传》。现代人分析资料见《中西交通史》第三篇第十三章第三节。
1705374159
1705374160
[140]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
1705374161
1705374162
[141]参考《中西交通史》第三篇第十三章第四节。
1705374163
1705374164
[142]参考《明史·溜山传》。
1705374165
[
上一页 ]
[ :1.70537411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