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89128
1705389129
1705389130
侗乡恭城书院
1705389131
1705389132
1705389133
1705389134
1705389135
侗族民俗斗羊
1705389136
1705389137
湖南湘西又是远古的“南蛮”之地,因此,先秦和两汉的楚文化,又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
1705389138
1705389139
南下的中原文化,在文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湖南又成为以儒学文化为正统的省区,被学者称为“萧湘洙泗”“荆蛮邹鲁”。因此,唐宋以前的炎黄本土文化,包括荆楚文化与外来的儒学文化,是影响并形成湖湘文化的两个主要元素。这两种文化,在湖湘文化中的表现,在学术思想上,如岳麓书院讲堂悬挂的“道南正脉”匾额,就显示着湖湘文化代表的儒学正统;而在社会心理上,如湖湘的民俗民风等心理特征,则主要是显示出本土文化传统。这两种文化的重合,就形成独特的湖湘区域文化。
1705389140
1705389141
《周易·系辞》,将炎黄文化的基本精神,高度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种精神就是勇于征服困难的艰苦创业精神,勤于科技发明的开拓创新精神,乐于为民造福的牺牲奉献精神,包容互补的民族大团结精神。
1705389142
1705389143
在率先发明栽培稻技术的湖南先民农耕文化传统中,就蕴含着这种发扬主观能动性,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精神。这些性格特征,一脉相承至今,成为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形成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取向,以及对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这种价值取向,造就了湖湘文化博采众家、共融共存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
1705389144
1705389145
1705389146
1705389147
1705389148
张家界土家风情园
1705389149
1705389150
1705389151
1705389152
1705389153
中国内陆最大妈祖庙芷江天后宫
1705389154
1705389155
1705389156
1705389157
1705389158
雪峰山漂流
1705389159
1705389160
1705389161
1705389162
1705389163
侗乡龙津风云桥
1705389164
1705389165
因此,炎黄文化包括荆楚文化中的刚劲务实、敢为人先的拼搏品格和儒学文化中的仁义道德精神的两种文化融合,这是湖湘文化的精髓。
1705389166
1705389167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容并蓄。
1705389168
1705389169
受湖湘文化熏陶的湘人,既有刚劲务实、敢为人先的拼搏品格,又有儒家仁义道德精神,故而表现出一种人格的魅力和精神升华。这在湘商中,特别是洪江商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既敢于走南闯北,又能海纳百川,因而为世人所敬仰。
1705389170
1705389171
雪峰文化,是以洪江洞口为中心,辐射雪峰山东麓相关地区,因雪峰山气候和风水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域地理、山水物产特征、居住民众衍生的风土人文历史等本土区域文化。它起源于远古时代的苗蛮文化,相传,远古时代,三苗部落就生活在包括雪峰山脉在内的我国大西南地区,祖先在这块原始的崇山峻岭中,茹毛饮血、刀耕火种,以英勇、顽强、无畏的精神,不断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最原始的苗蛮文化。雪峰山脉这块广大地域,就处在这片南蛮之地。春秋时代,长江以南地区,出现了以湖北为中心的楚国,雪峰山东麓广大地域,就属楚国。雪峰山脉西面(以黔阳为界),包括张家界、怀化在内的广大湘西地区,自古以来,就称五溪蛮地。随着民族交流和民间婚嫁等社会活动,又渗透湘西巫傩文化和楚文化。因比,苗、瑶文化,是古代雪峰文化的主流和根基。
1705389172
1705389173
两千多年前,屈原流放沅湘,溯沅水而上,披发行吟,愤而作《楚辞》,写下《离骚》《九章》《橘颂》等千古绝唱。《离骚》描绘的山水美景,就源自雪峰山,《橘颂》也是赞美雪峰山的蜜橘。屈原“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和美好追求,就成为雪峰文化的基本精神。
1705389174
1705389175
1705389176
1705389177
[
上一页 ]
[ :1.70538912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