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434108e+09
1705434108 除了上述几种理论外,还存在着这样一些属于地缘政治学二分论的观点。一是区分“边缘地区”和“核心国家”的二分法。该种观点提出,“边缘地区崛起进而挑战核心国家也就是有文明以来亚欧大陆的演进史,它是动态的,力量对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伴随着这种历史,全球大致形成东亚、北美、西欧、大陆心脏四个泛区。显然,这种理论融合了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和豪斯浩弗的“泛区”理论。二是后冷战时期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二分论。专门研究国家安全地理的学者强调,由于经济、文化、政治、地理和历史原因,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最大的鸿沟也就是最清晰的地缘政治界限是在西方与非西方之间,世界存在着西方与非西方两大在对立中并存的地缘政治板块(48)。它们形成了近10多年来的地缘政治结构。三是对传统的“大陆心脏地带学说”和“边缘地带学说”的再评价和再肯定。一些中国地缘政治学理论学者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大陆心脏地带学说”和“边缘地带学说”这两种学说都不是绝对地彼此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成全的。对它们进行有意义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帮助人们具体地和有针对性地理解陆上力量和海上力量的重点区域,从而更好地运用海权和陆权为国家自己的利益服务。总之,上面所列举的部分中国学者的地缘政治学观点和理论,在理论脉络上明显地倾向于地缘政治学二分论的导向,说明了中国地缘政治学与国际上的地缘政治学诸种理论相互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和渗透关系;当然,也还有其他一些中国学者不同意地缘政治学二分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705434109
1705434110 总结本章的内容,可以简单地说,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再到冷战结束前后,地缘政治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新的趋向,融合进更多的新的内容,也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研究视野。其中,最主要的和最显著的是多元化倾向对二分论有了重大的突破,这直接导致地缘政治学具有了更加“广义”的理论特征,因此有人认为出现了“广义的地缘政治学”。本章对科恩、戈尔什科夫和沃勒斯坦等人以及中国学者的地缘政治学理论所作的适当分析,说明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重复和延续着地缘政治学二分论的主题和发展脉络,但也以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对它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充实和改造。当然,由于它们在这样做时的研究角度不同,研究方法不同,关注的现实问题不同,所以应该说它们都是地缘政治学二分论的重要延续和变形。
1705434111
1705434112 (1) 《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第165页。
1705434113
1705434114 (2) 《政治地理学》,第231页。
1705434115
1705434116 (3) 《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第149页,第172页。
1705434117
1705434118 (4) 《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第182页;Saul Cohen, Geography and Politics in A World Divided, London: Mydune Inc. 1964, pp. 55—82, pp. 285—287;《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75页。
1705434119
1705434120 (5) 《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第151页;《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15页。
1705434121
1705434122 (6) 《政治地理学》,第233页;《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77页。
1705434123
1705434124 (7) 《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第154页。
1705434125
1705434126 (8) 同上书,第150—154页;《政治地理学》,第13页。
1705434127
1705434128 (9) 《政治地理学》,第234—235页;《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15页。
1705434129
1705434130 (10) Timothy J. Fik, The Geograph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Changes, Global Challenges, Boston: McGraw—Hill, 2000, p. 1.
1705434131
1705434132 (11) 《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第191页。
1705434133
1705434134 (12) 同上书,第149页。
1705434135
1705434136 (13) 《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第150页;《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76页。除了科恩之外,哈斯(Haas)、多伊奇(Deutsch)和埃齐尼(Etzioni)也研究过地区一体化的过程。他们中有些人认为,新地区主义最为显著的表现在北半球,而且也正是在那里才可以找到世界实力的中心。对于大国和超级大国来讲,还有一个地区集团关系的问题。卡普兰(Kaplan)的研究,也涉及到从地区与国际体系的关系上考察国际实力结构模型的问题。
1705434137
1705434138 (14) 《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76页。
1705434139
1705434140 (15) 《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第73页。
1705434141
1705434142 (16) 《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76页。
1705434143
1705434144 (17) 《国家与战略》,第63页。
1705434145
1705434146 (18) 〔苏〕谢·格·戈尔什科夫:《国家的海上威力》;三联书店1977年版,绪言,第1页。
1705434147
1705434148 (19) 《国家的海上威力》,第13页。
1705434149
1705434150 (20) 《国家的海上威力》,第9页。
1705434151
1705434152 (21) 同上书,第111页,第296页。这句话还可见沙俄时期的《海军条例》,1720年圣彼得堡版。
1705434153
1705434154 (22) 《国家与战略》,第72页。
1705434155
1705434156 (23) 参见《国家的海上威力》,第17页,第108页。
1705434157
[ 上一页 ]  [ :1.7054341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