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434267e+09
1705434267
1705434268 (3) 研究地缘政治的某些学者认为,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北半球合作带”也是前苏联地缘政治思想中一种对欧亚大陆地缘安排的政策性观点,而且在脉络上倾向于陆权学说。可参见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第六章,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另外,撒切尔和老布什的“从大不列颠到乌拉尔以远的民主联盟”的构想也是向欧亚大陆中心进军的主张,他们的主张被后来的北约东扩所实践。不过,这些主张属于政治人物的政策性观点,虽然它们也与后冷战时期地缘政治学的一些重要观点接近或吻合。
1705434269
1705434270 (4) 《竞赛方案》,前言。
1705434271
1705434272 (5) Donald D. Johnso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Pacific, Praeger Publishers, London 1995, p. 61.
1705434273
1705434274 (6)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1705434275
1705434276 (7) 《竞赛方案》,第3—4页。
1705434277
1705434278 (8) 《竞赛方案》,第9页。
1705434279
1705434280 (9) 同上书,第10页。
1705434281
1705434282 (10) 参见《竞赛方案》,第26页,第134页。
1705434283
1705434284 (11) 《大棋局》,第115页。
1705434285
1705434286 (12) 参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大棋局》,第118—122页。
1705434287
1705434288 (13) 《大失控与大混乱》,第168页。
1705434289
1705434290 (14) 《大棋局》,第53页。
1705434291
1705434292 (15) 《大棋局》,第43页。
1705434293
1705434294 (16) 《大失控与大混乱》,第176页。
1705434295
1705434296 (17) 参见《大失控与大混乱》,第180—194页,第261—265页。
1705434297
1705434298 (18) 在这个所谓的“危险的漩涡”中,地区内的暴力冲突可能会在多种多样的对立双方之间爆发,其分裂与对立已达白热化。全世界已获得或不久就可能获得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国家中,有一半的国家位于这一地区内。这都是这一地区的危险所在。参见《大失控与大混乱》,第175—176页。
1705434299
1705434300 (19) H. J. de Blij, Human Geography: Culture, Society and Space,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6, p. 217.
1705434301
1705434302 (20)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34页。
1705434303
1705434304 (21)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Vol. Summer 1993, p. 31.
1705434305
1705434306 (22) 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页。
1705434307
1705434308 (23) 同上书,第41页。
1705434309
1705434310 (24) 同上书,第27页。
1705434311
1705434312 (25) 同上书,第76—77页。
1705434313
1705434314 (26)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112—113页。国外有的学者认为,与伊斯兰教相似的是印度教,印度的新民族主义与政治密切互动,所以有的学者也认为印度的新地理有一个新的文化氛围。Graham p. Chapman, The Geopolitics of South Asia: from Early Empires to India, Pakistan and Bangladesh, Aldershot: Ashgate, 2000, p. 127.
1705434315
1705434316 (27)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1页。
[ 上一页 ]  [ :1.7054342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