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444366
四是亲迎禁忌——迎新娘时,须看日忌。若是日忌路,须沿途打锣;忌地,则地上铺席;忌翁姑,翁姑则须回避。新郎迎亲身上不能装烟、钱等任何东西,到了新娘家也只能装钱,不能装其他东西,俗称“空手出门,保财归家”。
1705444367
1705444368
在挖色境内,迎新队伍禁止走两条路。一条是从挖色街到官邑村时不走中路风神庙前。当地人认为麻风、癫痫等病与风神有关,如走此路,以后生儿育女就会得麻风、癫痫等病。二是从小城曲村到大城曲村不走灵济寺前之路,因为灵济寺是地狱,鬼的天下。认为迎亲过此路,以后生儿育女就会得偷生鬼,孩子长不大。所以路经风神庙或灵济寺时,要绕道避开。
1705444369
1705444370
五是婚宴禁忌——孕妇不能去做婚宴客。
1705444371
1705444372
六是洞房禁忌——闹新房时忌讳家人进洞房,孕妇也不能去新房,更不能坐或躺到新婚床上,否则这家新人以后难生育。
1705444373
1705444374
七是回门禁忌——新娘回娘家,必须赶在日落前回夫家。
1705444375
1705444376
八是新妇禁忌——回门之后新娘七天之内不能串门、不能回娘家。
1705444377
1705444378
这些禁忌既反映了白族先民对婚姻顺天意的“天人合一”信仰,也反映出白族先民对疾病、灾难的不解与恐惧,力图通过种种规制,加以回避。
1705444379
1705444380
(三)婚事的组织与操办
1705444381
1705444382
白族办喜事前,需要请好总管、提调等数人。总管主要负责计划和安排,督促和接待宾客。媒人对外,提调管内,负责具体事务的指挥,帮忙人员,分工负责,各司其事。有管库、管厨、监席、捧托,司茶水,管卤菜盐辣豆豉果酒,做厨、煮饭、洗碗筷,及采买、杂用、挑水、陪郎等,将名字列榜公布,由提调总管。在办事期内,不但帮忙人员要听提调指挥,甚至主人生活安排都要由提调决定,以便统一行动,不至于混乱。
1705444383
1705444384
其间主人家要邀请家族长辈前来共同议事,分别承担有关事宜,称做“库房”。首先确定请客名单,先由具体办事人提出初步名单,提交族中长辈逐一审定。当中如有不该请的就删去,应该请未写的则补上。族长有权制止办事人随心所欲,欺贫爱富,不能因请客而使家族丧失声誉。然后确定各“库房”负责人。各“库房”职责具体是:
1705444385
1705444386
管库2人:办事者把准备好的一切东西交给管库,由管库全权支配。结婚前两天,2人即到场,直到婚事完毕为止。管库一般要请亲家或至亲密友来负责,设置库房后,所有办事需要物品,无论是借来的、买来的、主人家原有的,都要交库统一管理,使用人向管库领用登记,事后交还销账。接的各项礼钱,也要由收礼人交库,由库房再交主人。
1705444387
1705444388
管厨负责领导厨房工作,监席负责统计客人,与厨房联系。厨师数人,专管“八大菜”的烹调,还要与提调紧密配合。灵活掌握菜与客人的数量,不能出现来客无菜的现象,也不能出现铺张浪费的情况。
1705444389
1705444390
提调2人:要由懂礼仪、习俗,又有灵活应变能力的人来负责调度。安排结婚日的大小事宜,特别是待客排宴,必须有礼有节,使所有的客人满意。
1705444391
1705444392
接聘礼2人:凡来客的聘礼钱(又称“份子”)都要一一登记清楚,以后主人要按账本逐渐送还给对方,称做“礼尚往来”。
1705444393
1705444394
捧托:用年轻小伙,专门招呼菜饭茶水,清洗碗筷,其余均各有专责。
1705444395
1705444396
结婚前两天,各库房人员也全部到齐,各就各位,开始工作,这些人员都是义务帮忙,不付报酬,也不会有什么营私舞弊的情况。[27]白族结婚凡搭棚用的椽子、木板,布篷,办席用的炊具,陈设用的香炉、花瓶、字画,待客用的桌椅板凳,招待亲友住宿的被盖行李,照明用的马灯、汽灯等项物品,多系请人借用,事后归还。并须添购平时未来得及准备的零星用品。
1705444397
1705444398
还要事前请好吹唢呐、奏大号的“吹鼓手”,安置他们敲锣打鼓的地方。从迎亲到宴客,都要奏乐,乐曲有“迎宾曲”、“迎新娘调”、“催妆调”、“一杯酒”、“龙上天”各种曲目,按时吹奏。
1705444399
1705444400
过礼这天,事情很多,小弟兄们不仅要把“存客”和客堂布置好,把喜棚里的桌凳摆布齐整,谁当中厨(洗碗筷),谁上菜上汤,谁记账(称“挂人情”)都要在上午吩咐妥当。
1705444401
1705444402
传统婚宴里安排席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弄得不好,极易伤了亲戚间的和气,有的甚至因席位安排不当,拂袖而去,两家从此翻脸。主要的客人如媒人、姑爷、舅舅等安排妥当。吃完饭,做客的女人小孩也走了。之后由仁义会的人或男方家负责安排远方客人的住宿。
1705444403
1705444404
直到正喜次日,清扫厨客后,各人交清手续,提调才解除责任。招待完客人后,新郎、陪郎及主人要专门请帮忙人员坐席,端饭菜招待,以示酬谢。[28]
1705444405
1705444406
三 大理白族传统婚俗文化的特点
1705444407
1705444408
大理白族婚俗最大的特点就是“汉表白里”[29]——汉白文化融合。白族婚俗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受汉族影响较大;与汉族相比又具有本民族独特性礼仪和习惯,同时区域性差别明显但总体相同,充分反映了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多元融合特征。
1705444409
1705444410
(一)包容与偏好并存
1705444411
1705444412
白族的婚俗,就婚仪的基本程序而言,与汉族的“六礼”之俗大体上差不多。白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为了本民族发展具有生命力,在学习汉族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其价值取向也是汉文化的。比较明显地体现在,汉族传统婚俗的“六礼”、“媒”、“合八字”、“聘礼”等在白族传统婚俗中都有重要位置,也同汉族一样有指腹婚、买卖婚习俗,白族婚礼中的“搭彩棚”、“转席”、“跨火盆”、铺房、压床、“回礼”等风俗在汉族地区的婚俗中也能看到,虐新郎的风俗也与安徽合肥、山西一带相似。[30]白族新娘的凤冠头饰(插满彩色小绒球的花冠)、对襟衣也是汉族和白族服饰文化结合的体现。同时从择配到成婚,都有许多独特的讲究,反映了白族的发展状况和民族文化心理,反映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白族在其民歌、曲艺的唱词中,多借用汉字来记录白话,俗称“汉字白读”,恰恰是汉字的借用,使白族的各类艺术形态得以在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进行传播。
1705444413
1705444414
白族婚礼反映了白族在色彩审美上的双重心理,既受汉文化影响,同时也保留自己的民族个性。白族尚白,但在白族婚礼上,充当重要角色的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这与汉族崇尚红色的习俗一致。无论是白族还是汉族传统婚礼,新人都要佩戴红花;红对联,红双喜,红蜡烛,还有用红布包裹的各种物品,分发的红包、礼物,等等,当然还有新人的房间,到处都是红色。全套红色的床上用品,陪嫁的所有物品都以红色为主,即使不是红色也拴有红色线头。说明白族在色彩上与汉族有共同认知。在建筑方面,白族民居与汉族的四合院的色彩总体一致——都是青灰色砖瓦、白色墙面。汉族的庭院布置、装饰总体淡雅大方,以灰和白等素色为主,反映了隐忍、内敛的性格特点。而白族则在装饰色彩上不拘一格,且将门头装饰做到极致,反映了白族豪爽、张扬的民族性格特点。
1705444415
[
上一页 ]
[ :1.7054443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