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457615e+09
1705457615
1705457616 《均工》:手工业生产管理的法律。
1705457617
1705457618 《徭律》:徭役征发的法律。
1705457619
1705457620 《司空》:规定司空职务的法律。
1705457621
1705457622 《置吏律》:设置任用官吏的法律。
1705457623
1705457624 《效》:核验官府物资财产及度量衡管理的法律。
1705457625
1705457626 《军爵律》:军功爵的法律。
1705457627
1705457628 《传食律》:驿站传饭食供给的法律。
1705457629
1705457630 《行书》:公文传递的法律。
1705457631
1705457632 《内史杂》:内吏为掌治京城及畿辅地区官员的法律。
1705457633
1705457634 《尉杂》:廷尉职责的法律。
1705457635
1705457636 《属邦》:管理所属少数民族及邦国职务的法律。
1705457637
1705457638 《效律》:共61简,位于墓主腹部,简长27厘米,宽0.6厘米。标题写在第一支简的背面。对核验县和都官物资账目做了详细规定,律中对兵器、铠甲、皮革等军备物资的管理尤为严格,也对度量衡的制式、误差做了明确规定。
1705457639
1705457640 《秦律杂抄》:共42简,位于墓主腹部,简长27.5厘米,宽0.6厘米。包括:《除吏律》《游士律》《除弟子律》《中劳律》《藏律》《公车司马猎律》《牛羊课》《傅律》《屯表律》《捕盗律》《戍律》等墓主人生前抄录的11种律文,其中与军事相关的律文较多。
1705457641
1705457642 《法律答问》:共210简,位于墓主颈部右侧,简长25.5厘米,宽0.6厘米。以问答形式对秦律的条文、术语及律文的意图所做解释,相当于现时的法律解释。主要是解释秦律的主体部分(即刑法),也有关于诉讼程序的说明。
1705457643
1705457644 《封诊式》:共98简,位于墓主头部右侧,简长25.4厘米,宽0.5厘米。标题写在最后一支简的背面。简文分25节,每节第一简简首写有小标题,包括:《治狱》《讯狱》《封守》《有鞫》《覆》《盗自告》《□捕》[1]《盗马》《争牛》《群盗》《夺首》《告臣》《黥妾》《迁子》《告子》《疠》《贼死》《经死》《穴盗》《出子》《毒言》《奸》《亡自出》等,还有两个小标题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封诊式是关于审判原则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规定和案例。
1705457645
1705457646 《编年记》:共53简,位于墓主头下,简长23.2厘米,宽0.6厘米。简文分上下两栏书写,逐年记载秦昭王元年(前306)至秦始皇三十年(前217)秦灭六国之战大事及墓主喜的生平经历等。
1705457647
1705457648 《语书》:共14简,位于墓主腹下部,简长27.8厘米,宽0.6厘米。标题写在最后一支简的背面。
1705457649
1705457650 《为吏之道》:共51简,位于墓主腹下,简长27.5厘米,宽0.6厘米。内容主要是关于处世做官的规矩,供官吏学习。
1705457651
1705457652 《日书》:甲种《日书》共166简,位于墓主头部的右侧,简长25厘米,宽0.5厘米,两面书字。乙种《日书》共257简,位于墓主的足部,简长23厘米,宽0.6厘米,最后一简简背有“日书”标题。甲种《日书》载有秦、楚纪月对照。
1705457653
1705457654 今生 文物不是尘封的古董
1705457655
1705457656 讲述人:陈振裕,知名考古学家,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前所长
1705457657
1705457658 1975年12月,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代墓中。这个墓葬很奇怪,无论是战国的楚简还是西汉的竹简,都放置在椁室的头厢或者边厢,它却是在棺内被发现的。墓主人真把它当宝贝,搁在身边。而且把各种不同的书,有的放在头部,还有的放在左侧、腹部和脚部。比如《编年记》就是放在头部的,讲的是喜自己的生平和统一六国的大事记。这批秦简总共是8组,一卷一卷地放进去的。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和讨论,确定这座墓葬的主人就是这位叫作喜的秦代官吏。
1705457659
1705457660 这些简都是竹子做的,它们历经了20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考古素有“干千年,湿万年,半干半湿只半年”的说法,云梦的地下水位很高,睡虎地秦简长期浸泡于椁室的积水中,长期被水浸泡有益于隔绝空气,减缓老化。
1705457661
1705457662 秦简被发现的时候,因年代久远,编联的麻绳已朽,其前后次序已无法确切了解。经仔细观察与反复思考,我们觉得这批竹简的分布很有规律,当年应是成卷入葬的,即反卷入葬,卷首在最外面。因此,我们确定了新的清理方法。首先,以竹简的头端或尾端进行绘图编号,尽力恢复当年入葬时的客观情况。第二步,清理时因不能依号揭取,而必须从上而下地揭取竹简,所以核对图号再给相应的器号是关键,不能有丝毫差错。后来,《云梦睡虎地秦墓》(考古专著)发表的甲组竹简,依此方法清理与绘图编号,恰与简文的内容完全相符,证明这种清理方法与编号是客观科学的。我还对这种方法进一步完善,即把竹简的清理人员与古文字研究人员召集到现场,这边清理、编号完成后,那边也开始识读文字内容。后来,湖北省清理战国楚简和秦汉竹简,都采用这种方法。
1705457663
1705457664 考古有的时候就像探案,案情是复杂的,“敌人”是狡猾的,这绝对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考古工作虽然非常苦,但过程是快乐的,有层层抽丝剥茧探其究竟的乐趣,还能透过文物,看到它背后的人物和故事,以及对我们当今的启示。
[ 上一页 ]  [ :1.70545761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