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459601e+09
1705459601
1705459602 长沙发现的西晋永宁二年(302)墓中出土的陶马背上的鞍桥,在此鞍的前桥左侧,吊置着一件呈三角形的马镫。这种单马镫应是供骑乘者上马方便而设置的,与后来供骑手骑乘时使用的双镫有所不同。长沙西晋陶马的发现表明,最迟在西晋晚期,中原地区已经使用了单马镫,马镫在我国出现的年代早于4世纪初,至少可以追溯到3世纪中叶。
1705459603
1705459604 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铁马镫实物见于甘肃武威南滩魏晋墓中。该马镫残损很甚,原报告中无图和照片,故具体形制不明。据报告称,墓中仅出一件铁马镫。若是,则有可能仍是供骑乘者上马时使用的。
1705459605
1705459606 在南京象山7号墓出土有一件腹部带双马镫的陶马,此墓中带双镫陶马的出土表明,4世纪前半叶,在东晋地区业已使用了双马镫。
1705459607
1705459608 我国北方地区的马镫考古发现如下。
1705459609
1705459610 出土于辽宁北票县房身村北沟墓地的一对马镫为木芯外包皮革的轮镫。镫柄较长,镫环略呈椭圆形,镫体厚度一致。其年代约在两晋之际,即4世纪初叶。
1705459611
1705459612 单马镫的实物在河南安阳孝民屯154号墓中也有发现。该墓的墓葬形制具有典型的慕容鲜卑特点,墓中出土1件木芯外包铜片的马镫,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来看,此墓可能是慕容鲜卑所建前燕的墓葬。年代应在前燕向南扩张,迁都于邺(357)前后,即公元4世纪中叶左右。
1705459613
1705459614 5世纪慕容鲜卑的马具,可以辽宁北票冯素弗墓所出马具为代表。墓中出土了木芯外包鎏金铜片的马镫。其年代当在4、5世纪之交。
1705459615
1705459616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镫最早由中国发明,4世纪初期或更早只有一个,悬于马腹左侧,到了5世纪发展为两个。它曾改变了中国骑兵史,甚至影响了欧洲骑兵的未来。只有极少的发明像它这样简单,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催化影响。
1705459617
1705459618 在欧洲发现的最早的双马镫实物,出现在公元6世纪阿瓦尔人的墓葬中。阿瓦尔人是柔然人的后代。而在中国,双马镫最迟于5世纪就已经普及。这个时期,北魏与柔然有过长时间的交战,而柔然人最终西迁至欧洲。柔然人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将马镫传出去,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1705459619
1705459620 柔然人的后代就沿草原丝绸之路西迁至欧洲的多瑙河一带定居,把马镫从中国北方一路传播到了欧洲。难怪马镫还被叫作“中国靴子”,这可是世界承认的,除了四大发明以外,又一个中国原创!我们还真不能光凭外表、材质来推断一个文物的价值。一个小小的马镫告诉我们,每一个文物背后的意义和价值都不容小觑。
1705459621
1705459622 这副双马镫出土于北燕的冯素弗墓,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双马镫,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的骑兵史乃至世界的骑兵史。
1705459623
1705459624 ——马宝杰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
1705459625
1705459626 重现 中国最早有实物可考的双马镫
1705459627
1705459628 铜鎏金木芯马镫于1965年在辽宁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年代是十六国北燕时期。墓葬出土的文物对了解当时中原和北方民族的文化关系有重要价值。
1705459629
1705459630 冯素弗是北燕的皇族,当时皇上冯跋的弟弟,车骑大将军。冯素弗在北燕位高权重,被封辽西公,据说他为人豪爽,所以一直受到尊重与爱戴。冯素弗去世时,传说冯跋先后7次到冯素弗的葬礼上,因为他相信重要的大臣去世,君王三次去臣子的灵堂探望,就可以唤醒死者。当然,他最终没能唤醒弟弟,于是给弟弟厚葬,也就有了冯素弗墓出土的近500件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目前已知的全世界仅此一件的鸭形玻璃注,中国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有纪年的步摇冠实物,以及这对铜鎏金木芯马镫。
1705459631
1705459632 铜鎏金木芯马镫的出土,使我们由此丰富了有关马镫的实物资料,且它是中国最早有实物可考的双马镫。
1705459633
1705459634 我们以“四大发明”为荣,但或许在西方人的眼里,为世界带来深刻变化的中国发明是这两个:一个是马镫,另外一个是火药。马镫被西方人称为“中国靴子”,它的出现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705459635
1705459636 参加过冯素弗墓发掘工作的辽宁省考古专家冯永谦表示,两件一副的马镫看似简单,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最早马镫的雏形是单镫。在游牧民族中,很早就有用于上下马的皮扣或木扣,但皮扣和木扣保存不易,容易变质腐烂。借鉴了游牧民族的做法,于是发明了单镫,但单镫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马镫。
1705459637
1705459638 “试想骑乘者只使用单只的马镫,将更容易失去平衡。所以,在骑乘过程中,单镫是不起作用的。”冯永谦说,秦始皇兵马俑2号坑中出土了许多与真马大小相仿的陶马,虽然马身上的马具很齐备,但没有发现马镫。在考古发掘中获得的真正的双马镫实物,其实是出自冯素弗墓。
1705459639
1705459640 冯永谦介绍说,这副铜鎏金木芯马镫,做工精细,造型规整。镫环以三棱体的桑木条揻成,因桑木有一定的弹性,这是其他材质不能比的,所以选择它作为马镫的芯。马镫的形状近似圆角三角形,木条两端向上合成镫柄,分裆处再填以三角形的木楔,这样踏脚承重时不致变形。
1705459641
1705459642 十六国时期,草原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十分频繁,东西的文化交流也不断融合。北燕冯素弗墓中出土的铜鎏金木芯马镫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705459643
1705459644 ——马萧林 河南博物院院长
1705459645
1705459646 今生 以梦为马,不负华夏
1705459647
1705459648 这副铜鎏金木芯马镫从南北朝中国骑兵的赫赫武功中走出,与当时历史互相融合,促进了欧洲的骑士时代,又催生了16世纪的英国马术运动。在2008年的北京,一位年轻的骑士踏马归来,续写了华夏古国的“马镫传奇”。
1705459649
1705459650 讲述人:华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马术三项赛骑士,2016年里约奥运会唯一中国骑士
[ 上一页 ]  [ :1.7054596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