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459795
1705459796
队长此时将长矛交到花木兰手上,并对她说:“我会好好配合你的!”
1705459797
1705459798
将军此时发号施令:“大家听好了!穿好铠甲、备好长矛,随我一同平息战火、保卫家园!”
1705459799
1705459800
在北魏将军的带领下,北魏军队发起了新一轮的冲击,勇猛如天兵天将飞起,冲出柔然五重包围,并将柔然大将射杀。柔然军顿时被搅得一片混乱,大败而逃。
1705459801
1705459802
1705459803
1705459804
1705459805
1705459806
1705459807
1705459809
国家宝藏 第十五章 《万岁通天帖》卷——笔墨乾坤
1705459810
1705459811
1705459812
1705459813
1705459814
国宝小传 摹本也珍贵
1705459815
1705459816
《万岁通天帖》又名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唐摹即唐代的摹本,它是书圣王羲之一门7位书法家作品集合成的一卷法帖摹本。
1705459817
1705459818
公元697年,武则天将王羲之后人王方庆进献的王氏一门十人二十八帖法书真迹交予弘文馆勾摹留存。真迹已佚,现仅存此卷摹本,且流传过程中仅剩七人十帖。
1705459819
1705459820
《万岁通天帖》是我国第二批(书画类)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共收录王氏七人十帖,包括:王羲之行书《姨母帖》、王羲之草书《初月帖》、王荟行草《疖肿帖》、王荟行草《翁尊体帖》、王徽之行书《新月帖》、王献之行楷《廿九日帖》、王僧虔行楷《太子舍人帖》、王慈行草《柏酒帖》、王慈草书《汝比帖》、王志行书《喉痛帖》。卷尾有“万岁通天二年王方庆进呈原迹”的衔名。
1705459821
1705459822
世传王羲之的书迹,原件真迹目前还未有现世。我们能看到的有两类:一是木版或石刻的碑帖,一是唐代蜡纸勾摹的墨迹本。《万岁通天帖》属于第二种,是最接近真迹的摹本,因此被称为“下真迹一等”,如今存世的王羲之唐代摹本也只不过9卷——足见其珍贵。
1705459823
1705459824
国宝守护人——宁静
1705459825
1705459826
1705459827
1705459828
1705459829
我要守护的国宝是一部名人法帖,中国书法名帖灿若星河,它却独独受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抬爱,它的名字叫作《万岁通天帖》。当我看到这幅作品时,被深深地震撼了,同时,也找到了它受到武则天喜爱的原因!
1705459830
1705459831
当这一卷法帖被翻开,任何人,都可以与“书圣”王羲之神交!在1320岁高龄的《万岁通天帖》中,漫卷透出的是书法的灵性,书法家通过字体,将自己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1705459832
1705459833
来历 一代女皇给后世留下的珍宝
1705459834
1705459835
中国书法艺术高古奥妙,无论我们了解多少,王羲之的名号估计每个人都听过。从北宋时期开始,王羲之墨迹就不易寻获,时至今日,真迹早已不复存在,能让大家感受到书圣气象的就是这件《万岁通天帖》。
1705459836
1705459837
它勾摹精妙,历经千年岁月流转至今,完整地保留了王羲之的笔韵和灵魂,有“下真迹一等”之美誉。我们都知道,王氏一门善书,此帖更是集王羲之、王献之等王氏七人的法书摹本,世间仅此一件。而我们现在能有幸看见这件作品,要得益于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一代女皇武则天。
1705459838
1705459839
据史料记载,武则天精通文史,熟谙艺术,尤其爱好书法,对于王羲之的字帖,更是爱如至宝,曾遍寻王羲之真迹。武则天在苦求王羲之真迹而不得之时,当朝宰相王方庆在御前站了出来,他向武则天奏道,自己是王羲之的十一代后人,愿意献上王氏一门书法真迹。武则天得到真迹后,自然是喜出望外,为此特别在武成殿召集群臣,共赏王氏书法真迹,并且命中书令崔融作《宝章集》,记录了这件大事。
1705459840
1705459841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记载了这件事。
1705459842
1705459843
则天以方庆家多书籍,尝访求右军遗迹。方庆奏曰:“臣十代从伯祖羲之书,先有四十余纸,贞观十二年,太宗购求,先臣并已进之。唯有一卷见今在。又进臣十一代祖导、十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高祖规、曾祖褒,并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已下二十八人书,共十卷。则天御武成殿示群臣,仍令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以叙其事,复赐方庆,当时甚以为荣。”
1705459844
[
上一页 ]
[ :1.705459795e+09 ]
[
下一页 ]